專利名稱: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數控銑床,特別涉及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制造的小數控銑床,多是在普通的小型鉆銑床結構改進的,結構布局不合理,立柱導軌是燕尾,立柱安裝多是的直柱式,使機床剛性不強,精度不高。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該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提高了機床的剛性,增加了立柱與底座的接觸面,提高了加工精度。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包括底座機構1、中滑座機構2、工作臺機構3、主軸機構4、主軸箱機構5、立柱結構6、主電機結構7、內防護機構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機構3作X、Y方向直線運動,主軸箱機構5作Z向直線運動;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4顆螺釘與底座機構I相連接為一體,立柱結構6的矩形導軌62與主軸箱機構5的矩形滑動面相接觸,主軸箱機構5的主軸箱體與立柱結構6通過壓板與鑲條結合;內防護機構8與立柱結構6通過螺釘固定,立柱結構6的內防上端用螺釘固定在主軸箱機構5的下部隨主軸箱作上下運動。進一步地,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4顆螺釘與底座機構I相連接為一體。本實用新型優點效果:此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結構簡單,加工省時,機床裝配便捷,機床整體剛性得到提聞。機床使用性能得到提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的立柱結構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的立柱結構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示:1為底座機構、2為中滑座機構、3為工作臺機構、4為主軸機構、5為主軸箱機構、6為立柱結構、61為人字型結構、62為矩形導軌、7為主電機結構、8為內防護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包括底座機構1、中滑座機構2、工作臺機構3、主軸機構4、主軸箱機構5、立柱結構6、主電機結構7、內防護機構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機構3作Χ、Υ方向直線運動,主軸箱機構5作Z向直線運動;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4顆螺釘與底座機構I相連接為一體,立柱結構6矩形導軌62與主軸箱機構5的矩形滑動面相接觸,主軸箱機構5的主軸箱體與立柱結構6通過壓板與鑲條結合;內防護機構8與立柱結構6通過螺釘固定,立柱結構6的內防上端用螺釘固定在主軸箱機構5的下部隨主軸箱作上下運動。進一步地,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4顆螺釘與底座機構I相連接為一體。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包括底座機構(I)、中滑座機構(2)、工作臺機構(3)、主軸機構(4)、主軸箱機構(5)、立柱結構(6)、主電機結構(7)、內防護機構(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機構(3)作X、Y方向直線運動,主軸箱機構(5)作Z向直線運動;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螺釘與底座機構(I)相連接為一體;立柱結構(6)設置矩形導軌¢2)與主軸箱機構(5)的矩形滑動面相接觸,主軸箱機構(5)的主軸箱體與立柱結構(6)通過壓板與鑲條結合;內防護機構(8)與立柱結構(6)通過螺釘固定,立柱結構(6)的內防上端用螺釘固定在主軸箱機構(5)的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4顆螺釘與底座機構(I)相連接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包括底座機構(1)、中滑座機構(2)、工作臺機構(3)、主軸機構(4)、主軸箱機構(5)、立柱結構(6)、主電機結構(7)、內防護機構(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機構(3)作X、Y方向直線運動,主軸箱機構(5)作Z向直線運動;所述立柱結構(6)的下端設置人字型結構(61)通過螺釘與底座機構(1)相連接為一體;立柱結構(6)設置矩形導軌(62)與主軸箱機構(5)的矩形滑動面相接觸,主軸箱機構(5)的主軸箱體與立柱結構(6)通過壓板與鑲條結合。本實用新型優點效果該立柱結構小數控銑床結構簡單,加工省時,機床裝配便捷,機床整體剛性得到提高。機床使用性能得到提高。
文檔編號B23Q1/01GK202921993SQ20122056501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
發明者梁家裕 申請人:滕州市高登數控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