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石墨鋼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石墨鋼環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石墨鋼環。
背景技術:
[0002]原有石墨鋼輥環4-4經過常規工藝流程加工,在電火花線切割鍵槽1-1后內孔2-2出現橢圓或錐度3-3的問題,如圖1所示,這樣在輥環與芯軸裝配時因配合不好會出現下列問題:[0003]1、輥環受力不均易出現裂斷造成大的軋制事故;[0004]2、輥環軸向易串動造成軋制產品質量不合格;[0005]3、加工質量常達不到圖紙要求而報廢或產生質量異議造成成本損失在43%,影響出口海關質量驗收及用戶質量管理。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墨鋼環,能夠解決目前石墨鋼環所出現的問題。[0007]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石墨鋼環,包括鋼環本體,所述鋼環本體內設有通孔,通孔上設有成品尺寸的一號鍵槽,一號鍵槽通過電火花線切割而成,所述一號鍵槽內設有二號鍵槽,二號鍵槽內設有切下塊。[0008]進一步的,所述鋼環本體、一號鍵槽、二號鍵槽和切下塊是一體化設置。[0009]進一步的,所述二號鍵槽的厚度為0.2mm。[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在使用時,先將石墨鋼環粗車后按成品鍵槽位置留一定加工余量預開小一些的二號鍵槽,保留從二號鍵槽內的切下塊;然后將輥環360°C保溫6小時回火熱處理消除應力;將保留的切下快放入二號鍵槽內成內孔并留磨削加工余量0.2mm ;再次切割鍵槽并留磨削加工余量0.2mm ;上內圓磨磨削輥環內孔至成品圖紙尺寸形位粗糙度;手工打磨鍵槽至圖紙規定尺寸形位粗糙度偏差要求;檢輥環與芯軸裝配過盈量并壓入法裝配輥環上芯軸。這樣后續石墨鋼環產品不會再因裝配問題出現事故;石墨鋼環因加工質量不合格造成的報廢量消失,這樣增加了使用壽命,是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便于推廣。
[0012]圖1為現有技術的主視圖;[0013]圖2為現有技術的剖視圖;[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0016]如圖3所示的一種石墨鋼環,包括鋼環本體1,所述鋼環本體I內設有通孔2,通孔2上設有成品尺寸的一號鍵槽3,一號鍵槽3內設有二號鍵槽4,二號鍵槽4內設有切下塊5。鋼環本體1、一號鍵槽3、二號鍵槽4和切下塊5是一體化設置。二號鍵槽4的厚度為0.2mmο[001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在使用時,先將石墨鋼環粗車后按成品鍵槽位置留一定加工余量預開小一些的二號鍵槽,保留從二號鍵槽內的切下塊;然后將輥環360°C保溫6小時回火熱處理消除應力;將保留的切下快放入二號鍵槽內成內孔并留磨削加工余量0.2mm ;再次切割鍵槽并留磨削加工余量0.2mm ;上內圓磨磨削輥環內孔至成品圖紙尺寸形位粗糙度;手工打磨鍵槽至圖紙規定尺寸形位粗糙度偏差要求;檢輥環與芯軸裝配過盈量并壓入法裝配輥環上芯軸。這樣后續石墨鋼環產品不會再因裝配問題出現事故;石墨鋼環因加工質量不合格造成的報廢量消失,這樣增加了使用壽命,是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便于推廣。[0018]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石墨鋼環,包括鋼環本體(1),所述鋼環本體(I)內設有通孔(2),通孔(2)上設有一號鍵槽(3),其特征是,一號鍵槽(3)內設有二號鍵槽(4),二號鍵槽(4)內設有切下塊(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鋼環,其特征是,所述鋼環本體(I)、一號鍵槽(3)、二號鍵槽(4)和切下塊(5)是一體化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鋼環,其特征是,所述二號鍵槽(4)的厚度為0.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石墨鋼環,包括鋼環本體,所述鋼環本體內設有通孔,通孔上設有成品尺寸的一號鍵槽,一號鍵槽通過電火花線切割而成,所述一號鍵槽內設有二號鍵槽,二號鍵槽內設有切下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這樣后續石墨鋼環產品不會再因裝配問題出現事故;石墨鋼環因加工質量不合格造成的報廢量消失,這樣增加了使用壽命,是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便于推廣。
文檔編號B21B31/07GK203018460SQ2013200006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4日
發明者趙林 申請人:江蘇鋼寶軋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