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柜生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機柜的生產大都是多個獨立設備分別完成,每臺設備之間沒有關聯,都是分別控制,每一臺都是獨立的控制系統,每個系統也不盡相同。由于每臺設備都需要分別操作,這就要求每一臺設備都需要相關的熟練操作技工來分別操作,比如輸入相關加工參數,搬運、定位工件等;為了達到較高的良品率,也就要求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個人素養較高,相關的管理成本等也比較大。較多的人員參與,使生產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每個工件沒有明確的標識,使工序之間的銜接誤操作增加;手動輸入控制參數,生產時間增加,誤操作增加;每道工序之間存在存儲和搬運浪費,不具備實時性,不具備遠程可控性,不能在線遠程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和生產狀態,無法及時了解和調整生產情況。不能實時查詢庫存,單位時間生產量調整彈性不大。設計和生產工藝的傳遞存在時差,實時性不好。從設計人員到生產工人之間存在著溝通浪費,信息傳遞容易出現誤差。手工操作的隨意性較大,每臺設備生產速度低,效率差。故急需一種能夠自動控制、方便遠程監控的機柜生產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控制、方便遠程監控的機柜生產裝置。本裝置可以全程掌控、任一板材的進度隨時可查,并且可以遠程查詢所有的進度。
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包括系統控制計算機,作用為對圖紙的解析、對設備的設定和控制、對產品的標識和識別以及數據庫的管理;噴碼機,系統控制計算機通過設定參數確定板材需要被裁剪為幾塊,噴碼機給每一塊板材噴上對應的二維碼,以便跟蹤和查詢進度;剪板機,把整塊的板材裁剪成設定的大小;數控沖床,做相應的沖孔工作;折彎機,對板材進行增加邊角的處理;焊接平臺,將板材自動焊接為需要的形狀;組裝臺,手動完成最后的組裝工作;掃描器,可以及時掃描板材上的二維碼,以確定每一塊板材的情況和進度;傳輸帶,板材在各設備之間移動所使用的工具;所述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通過傳輸帶依次相連,所述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上分別連有一臺掃描器,所述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分別與系統控制計算機相連,系統控制計算機根據需要判定每一道工序是否必須并設定好各臺設備的參數,板材會依次經過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如果系統控制計算機判定某一工序并不需要,則板材經過這一設備但是并不操作而進入下一步。上述方案中,還包括表面處理平臺,所述表面處理平臺通過傳輸帶與焊接平臺和組裝臺相連,所述表面處理平臺上連有掃描器,所述表面處理平臺與系統控制計算機相連。上述方案中,所述表面處理平臺包括打磨平臺,完成板材的打磨工作。上述方案中,所述表面處理平臺包括噴漆平臺,完成板材的噴漆工作。上述方案中,所述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通過機械手相連,機械手通過抓取將板材從前一設備移至下一設備。上述方案中,所述表面處理平臺通過機械手與焊接平臺和組裝臺相連,機械手通過抓取將板材從前一設備移至下一設備。上述方案中,還包括數據終端,所述數據終端與系統控制計算機相連,起到遠程連通、監視的作用,在系統控制計算機失效的時候可以作為備用控制器,同時還可以將數據發送出去。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把單獨的各臺設備高效的聯合起來的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組成生產網絡控制系統,并增加自動搬運、自動輸送、自動檢測、自動識別、自動運行的生產輔助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大量節省人力成本。及時性好,資料傳輸簡便,減少人為傳輸的誤差。設備利用率高。一 旦機床空閑,即刻將零件送上加工,同時將相應的數控加工程序輸入這臺機床。減少設備投資。能以較少的價格較低的設備來完成同樣的工作量。減少直接工時費用。由于機床是在計算機控制下進行工作,不需或很少工人去操縱,這就減少了工時費用。減少了工序中在制品量,縮短了生產準備時間。和一般加工相比,該系統在減少工序間零件庫存數量上有良好效果。改進了生產,有快速應變能力。系統有其內在的靈活性,能適應由于市場需求變化和工程設計變更所出現的變動,進行多品種生產。而且還能在不明顯打亂正常生產計劃的情況下,插入備件和急件制造任務。運行的靈活性提高。部分設備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能夠進行連續生產。產量的靈活性增強。平面布局規劃得合理,需要增加產量時,增加機床,以滿足擴大生產能力的需要。生產的可控制性提高。自動化程度決定了該系統中人對生產速度的影響較小,相對的生產可控制性比較高。生產的適應性好。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對人的依賴性,較少的人即可進行高速高質的生產,減少了低生產量時人員的浪費,較好的適應了生產量不穩定的訂單型生產。實時性好,信息可查詢,可遠程實時查詢各種信息。
[003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的原理框圖。圖中:1、噴碼機2、剪板機3、數控沖床4、折彎機5、焊接平臺6、組裝臺7、系統控制計算機8、數據終端9、掃描器10、傳輸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包括系統控制計算機7,作用為對圖紙的解析、對設備的設定和控制、對產品的標識和識別以及數據庫的管理;噴碼機1,系統控制計算機7通過設定參數確定板材需要被裁剪為幾塊,噴碼機I給每一塊板材噴上對應的二維碼,以便跟蹤和查詢進度;剪板機2,把整塊的板材裁剪成設定的大小;
數控沖床3,做相應的沖孔工作;折彎機4,對板材進行增加邊角的處理;焊接平臺5,將板材自動焊接為需要的形狀;組裝臺6,手動完成最后的組裝工作;掃描器9,可以及時掃描板材上的二維碼,以確定每一塊板材的情況和進度;傳輸帶10,板材在各設備之間移動所使用的工具;噴碼機1、剪板機2、數控沖床3、折彎機4、焊接平臺5、組裝臺6通過傳輸帶10或機械手依次相連,剪板機2、數控沖床3、折彎機4、焊接平臺5、組裝臺6上分別連有一臺掃描器9,噴碼機1、剪板機2、數控沖床3、折彎機4、焊接平臺5、組裝臺6分別與系統控制計算機7相連,系統控制計算機7根據需要判定每一道工序是否必須并設定好各臺設備的參數,板材會依次經過噴碼機1、剪板機2、數控沖床3、折彎機4、焊接平臺5、組裝臺6,如果系統控制計算機7判定某一工序并不需要,則板材經過這一設備但是并不操作而進入下一步。該裝置中還包括表面處理平臺,表面處理平臺通過傳輸帶10或機械手與焊接平臺5和組裝臺6相連,表面處理平臺上連有掃描器9,并且與系統控制計算機7相連。表面處理平臺包括打磨平臺和噴漆平臺,完成板材的打磨工作和噴漆工作。該裝置中還包括數據終端8,數據終端8與系統控制計算機7相連,起到遠程連通、監視的作用,在系統控制計算機7失效的時候可以作為備用控制器,同時還可以將數據發送出去。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統控制計算機、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掃描器和傳輸帶,所述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通過傳輸帶依次相連,所述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上分別連有一臺掃描器,所述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分別與系統控制計算機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表面處理平臺,所述表面處理平臺通過傳輸帶與焊接平臺和組裝臺相連,所述表面處理平臺上連有掃描器,所述表面處理平臺與系統控制計算機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處理平臺包括打磨平臺。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處理平臺包括噴漆平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通過機械手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處理平臺通過機械手與焊接平臺和組裝臺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數據終端,所述數據終端與系統控 制計算機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包括系統控制計算機、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掃描器和傳輸帶,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通過傳輸帶依次相連,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上分別連有一臺掃描器,噴碼機、剪板機、數控沖床、折彎機、焊接平臺、組裝臺分別與系統控制計算機相連。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制成的一種自動化機柜生產裝置,把單獨的各臺設備高效的聯合起來,組成生產網絡控制系統,并增加自動搬運、自動輸送、自動檢測、自動識別、自動運行的生產輔助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大量節省人力成本。及時性好,資料傳輸簡便,減少人為傳輸的誤差,設備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B23P23/00GK203092125SQ2013200471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
發明者梁燕清, 王濤 申請人:上海卡邦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