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供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自動供料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軸承內圈的自動供料裝置。
背景技術:
在特微型軸承套的加工過程中,需要不斷為加工機器送料。現有的送料方式通常是在進料口懸掛一條放置有待加工工件的料帶,等到料帶中的工件加工完成后,再人工換上另一條料帶,繼續加工。但是由于加工速度較快,采用此種供料方式,需要專門配備一個工人更換料帶,不僅增加了勞動力成本,而且容易因工人的疏忽而影響加工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供料裝置,能夠在一次加料后長時間連續運行,節約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供料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盤,所述圓盤的上方設置有掛料盤,所述圓盤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圓盤與掛料盤之間掛有多根與所述通孔數量一致的且對應插入所述通孔中的懸掛棒,所述圓盤的下方設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位置與其中一個通孔的位置相對應。前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的后方設置有用于推出工件的推進桿,所述推進桿通過第一氣缸驅動。
前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內固接有一與其同心的轉動盤,所述轉動盤內設置有用于推動轉動盤轉動的撥塊,所述撥塊通過第二氣缸驅動。前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盤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塊供所述撥塊推動轉動盤的擋塊,所述擋塊的數量與通孔的數量一致。前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的下方設置有一與其下表面接觸的不可轉動的承接盤,與所述出料槽位置相對應處的承接盤上設有供工件通過的開口。前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四角處設置有相對其高度可調的支撐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出料槽的上方同時懸掛多條料帶,當其中一條料帶送料完成后,通過轉動盤的轉動,使另一條料帶來到出料槽的上方,保證了一次加料后可以連續運行4小時以上,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同時也保證了供料的連續性,提高了機器
加工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自動供料裝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的上方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盤2,所述圓盤2的上方設置有掛料盤3,所述圓盤2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個通孔21,所述圓盤2與掛料盤3之間掛有多根與所述通孔21數量一致的且對應插入所述通孔21中的懸掛棒4,所述圓盤2的下方設有出料槽9,所述出料槽9的位置與其中一個通孔21的位置相對應。通過在圓盤2與掛料盤3之間設置多根懸掛棒4,在懸掛棒4上懸掛待加工工件,當與出料槽9位置相對于出的懸掛棒4已經送料完畢后,通過轉動圓盤2,使下一根懸掛棒4來到出料槽9的上方,繼續送料,保證了一次加料后可以連續運行4小時以上,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同時也保證了供料的連續性,提高了機器加工效率。出料槽9的后方設置有用于推出工件的推進桿8,所述推進桿8通過第一氣缸11驅動,通過推進桿8推出工件至加工機器,在出料槽9處有彈簧(圖中未視出)推動,當有阻礙時出現空推,避免造成產品損傷。當推進桿8連續15次動作后無產品落下,則判定出料槽9上方的懸掛棒4上已無產品,觸發圓盤2轉動。所述圓盤2內固接有一與其同心的轉動盤5,所述轉動盤5內設置有用于推動轉動盤5轉動的撥塊6,所述撥塊6通過第二氣缸10驅動,所述轉動盤5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塊供所述撥塊6推動轉動盤5的擋塊51,所述擋塊51的數量與通孔21的數量一致。當推進桿8判定出料槽9上方的懸掛棒4上已無產品時,第二氣缸10驅動撥塊6,通過撥塊6推動擋塊51,使轉動盤5帶動圓盤2轉動一共工位,使下一個懸掛棒4到達出料槽9的上方繼續供料。所述圓盤2的下方設置有一與其下表面接觸的不可轉動的承接盤7,與所述出料槽9位置相對應處的承接盤7上設有供工件通過的開口(圖中未示出),通過承接盤7保證除了位于出料槽9上方的懸掛棒4上的工件會穿過通孔21下落外,其余懸掛棒4上的工件因承接盤7的阻擋而不 會下落。所述底座I的四角處設置有相對其高度可調的支撐柱12,可以根據不同加工機器的高度,調整整個自動供料裝置的送料高度。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供料裝置,能夠在一次加料后長時間連續運行,節約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供料裝置,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上方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盤(2),所述圓盤(2)的上方設置有掛料盤(3),所述圓盤(2)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個通孔(21),所述圓盤(2)與掛料盤(3)之間掛有多根與所述通孔(21)數量一致的且對應插入所述通孔(21)中的懸掛棒(4),所述圓盤(2)的下方設有出料槽(9),所述出料槽(9)的位置與其中一個通孔(21)的位置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9)的后方設置有用于推出工件的推進桿(8 ),所述推進桿(8 )通過第一氣缸(11)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2)內固接有一與其同心的轉動盤(5),所述轉動盤(5)內設置有用于推動轉動盤(5)轉動的撥塊(6),所述撥塊(6)通過第二氣缸(10)驅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盤(5)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塊供所述撥塊(6)推動轉動盤(5)的擋塊(51),所述擋塊(51)的數量與通孔(21)的數量—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2)的下方設置有一與其下表面接觸的不可轉動的承接盤(7),與所述出料槽(9)位置相對應處的承接盤(7)上設有供工件通過的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供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四角處設置有相對其高度可調的 支撐柱(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供料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盤,所述圓盤的上方設置有掛料盤,所述圓盤上等間距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圓盤與掛料盤之間掛有多根與所述通孔數量一致的且對應插入所述通孔中的懸掛棒,所述圓盤的下方設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位置與其中一個通孔的位置相對應。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供料時勞動力成本高,且容可靠性低下的問題,通過在出料槽的上方同時懸掛多條料帶,當其中一條料帶送料完成后,通過轉動盤的轉動,使另一條料帶來到出料槽的上方,保證了一次加料后可以連續運行4小時以上,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同時也保證了供料的連續性,提高了機器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B23Q7/02GK203141197SQ20132007503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蔣仁龍, 盛玉明 申請人:蘇州鐵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