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所述裝置主要由底座、墊板、引導孔板、銷子一、內六角螺栓、銷子二、銷子三、手柄組成;墊板設置在底座上;位于引導孔板與底座之間;墊板、引導孔板通過銷子一、內六角螺栓、銷子二固定在底座上;手柄設置在底座兩槽之間,通過銷子三固定;底座上設有V形槽,V形槽的位置與引導孔板的位置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利用V形槽控制零件位置,避免了鉆頭鉆傷零件表面的發生,在操作加工時不僅可以提高零件的品質,節省時間,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機械加工中,經常需要對零件進行鉆孔加工,在傳統的加工方法中,尤其此類零件的工藝比較小,尺寸位置不好控制,在加工過程中比較容易鉆傷零件表面,不僅浪費材料,還導致工作效率低,對零件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的鉆工藝孔組合裝置。
[0004]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該裝置主要由底座、墊板、引導孔板、銷子一、內六角螺栓、銷子二、銷子三、手柄組成;墊板設置在底座上;位于引導孔板與底座I之間;墊板、引導孔板通過銷子一、內六角螺栓、銷子二固定在底座上;手柄設置在底座兩槽之間,通過銷子三固定。底座上設有V形槽,V形槽的位置與引導孔板的位置相對應。
[0005]由于有的零件的工藝孔比較小,尺寸位置不好控制,在加工過程中容易鉆傷零件表面,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該問題,在裝夾零件時,零件的一端面靠在V形槽的一端就能很好的控制位置尺寸,該裝置不僅操作方便,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鉆工藝孔組合裝置的主視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鉆工藝孔組合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說明如下:
[0009]本實用新型針對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設計、自制了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
[0010]如圖1、圖2所示: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所述裝置主要由底座1、墊板2、引導孔板3、銷子一 4、內六角螺栓5、銷子二 6、銷子三7、手柄8組成;墊板2設置在底座I上;位于引導孔板3與底座I之間;墊板2、引導孔板3通過銷子一 4、內六角螺栓5、銷子二 6固定在底座I上;手柄8設置在底座I兩槽之間,通過銷子三7固定;底座I上設有V形槽,V形槽的位置與引導孔板3的位置相對應。
[0011]加工時將待加工零件放于底座的V形槽內,將零件固定于V形槽內,就可以開始鉆孔了。本實用新型利用V形槽來控制零件位置,在鉆孔時用引導孔板控制鉆頭,避免了鉆頭鉆傷零件表面的發生,在操作加工時不僅可以提高零件的品質,節省時間,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鉆工藝孔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要由底座(I)、墊板(2)、引導孔板(3)、銷子一(4)、內六角螺栓(5)、銷子二(6)、銷子三(7)、手柄(8)組成;所述墊板(2)固定在底座(I)上;位于引導孔板(3)與底座(I)之間;墊板(2)、引導孔板(3)通過銷子一(4)、內六角螺栓(5 )、銷子二( 6 )固定在底座(I)上;手柄(8 )設置在底座(I)兩槽之間,通過銷子三(7)固定;所述底座(I)上設有V形槽,V形槽的位置與引導孔板(3)的位置相對應。
【文檔編號】B23B47/28GK203495582SQ20132057974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楊盛強 申請人:遵義市節慶機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