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在銑、鏜軸上開有豁口、長鍵槽,聯接鍵的兩側與鏜軸上的長鍵槽小間隙配合,間隙0-0.01mm,傳遞扭矩,一起旋轉,并且銑軸內的鏜軸可沿軸向自由滑動;銑軸的前端鑲有銅套,其內孔與鏜軸的外孔精密磨削,與鏜軸的配合間隙為0.008mm-0.012mm;銑軸與鏜軸2-3mm的間隙,將此間隙填充澆鑄樹脂層,進一步配合消除間隙;銑軸前、后軸承通過壓蓋固定在軸承座里,軸承間設有內、外隔套;結構布置和油氣潤滑方式,保證了主軸有足夠的剛性、轉速和旋轉精度,澆鑄樹脂的使用保證了主軸和鏜軸間的小配合間隙,由于隔離劑的隔離層厚度和澆鑄樹脂固化時的收縮作用,可得到配合間隙非常小的銑軸和鏜軸,提高了配合精度,降低了鏜軸伸出后的懸垂誤差。
【專利說明】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數控機床制造領域,涉及一種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做為一種通用型萬能機床,適用于多個行業。隨著機械制造水平不斷提高和新興市場的需求,對于機床的剛性、精度和主軸轉速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3]傳統的銑鏜床主軸軸承多采用脂潤滑,銑軸和鏜軸的配合完全由機械加工保證,因此主軸轉速不高,配合間隙較大,主軸伸出時下垂較大,影響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解決銑軸和鏜軸的加工精度只靠機加,配合間隙較大的問題,可滿足高轉速、高精度、高剛性要求。
[0005]本實用新型這種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包括鏜軸同心地套裝在銑軸內,外部由前軸承和后軸承支撐,其特征在于在鏜軸后端開有長鍵槽、銑軸后端開有豁口,銑軸、鏜軸的聯接鍵通過螺釘固定在銑軸、鏜軸后端的長鍵槽內,小間隙配合,間隙0-0.01mm,傳遞扭矩,一起旋轉,并且鏜軸可在銑軸內沿軸向自由滑動;銑軸的前端鑲有銅套,銅套的內孔與鏜軸的外表面精密磨削;銑軸內孔由前端至中間部位擴徑,并且加工成粗糙表面,形成與鏜軸的間隙,在與鏜軸配合的狀態下,將此間隙填充澆鑄樹脂,形成澆鑄樹脂層,進一步配合消除間隙;銑軸前端的前軸承通過壓蓋固定在前軸承座里,前軸承間設有內隔套和外隔套;銑軸后端的后軸承通過鎖緊螺母固定在后軸承套里,后軸承間設有內隔套和外隔套。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在銑軸的前端鑲有銅套,銑軸內的鏜軸可沿軸向自由滑動、鏜軸與銑軸通過鍵連接傳遞扭矩,一起旋轉;以及通過精密角接觸球軸承的布置和油氣潤滑方式,保證了主軸有足夠的剛性、轉速和旋轉精度,澆鑄樹脂的使用保證了主軸和鏜軸間的小配合間隙,由于隔離劑的隔離層厚度和澆鑄樹脂固化時的收縮作用,可得到配合間隙非常小的銑軸和鏜軸,提高了配合精度,降低了鏜軸伸出后的懸垂誤差。
[0007]綜上所述,本發明能滿足機床對主軸高剛性、高轉速、高精度的性能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軸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聯接鍵的聯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1]如圖1、圖2所示,該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鏜軸I套裝在銑軸8內,其特征在于銑軸8、鏜軸I的聯接鍵15通過螺釘16固定在銑軸8、鏜軸I后端的長鍵槽內,聯接鍵15中心凸出部兩側與長鍵槽小間隙配合,配合間隙0-0.01_,鏜軸I可在銑軸8內沿軸向自由滑動,并通過聯接鍵15聯接可以在銑軸8和鏜軸I間傳遞扭矩,一起旋轉。鏜軸I與銑軸8的結合:機加銑軸8內孔中間部位擴徑,并且加工成粗糙表面,粗糙度125,與鏜軸I之間預留2-3mm的間隙;鏜軸外表面的粗糙度要求高于1.6 ;裝配前預先在鏜軸I外表面涂抹隔離劑,將鏜軸I裝入銑軸8內孔,在裝配位置的配合間隙中用澆鑄樹脂填充預留的間隙:隔離劑與澆鑄樹脂9互不相溶,防止澆鑄樹脂9與鏜軸I粘連。澆鑄樹脂9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與固化劑,按質量比10.5?12混合,在20°C左右,灌入銑軸8,填充過程應該在25分鐘內完成,以確保澆鑄樹脂9為液態,具備良好的流動性,保證與鏜軸I和銑軸8充分接觸;銑軸8和鏜軸I垂直放置,以利于排除空氣;澆鑄樹脂9將在空氣作用下逐漸固化,繼續保持20?21°C恒溫,14?15小時,完全固化,與銑軸8牢固結合在一起,然后除去鏜軸I表面的隔離劑。
[0012]固化后澆鑄樹脂層9達到穩定的物理性能:抗壓強度可達到125N/mm2,肖氏硬度可達到85(HRC59),彈性模量4000N/mm2,膨脹系數45 X 10_6m/°C,最大工作溫度可以達到50°C。以上物理特性接近金屬材料的性能,有足夠的強度和剛性滿足主軸工作的需要。由于隔離劑的隔離層厚度和澆鑄樹脂9固化時的收縮作用,可得到配合間隙非常小的銑軸8和鏜軸I,提高了配合精度。
[0013]銑軸8的前端鑲有銅套2,銅套2的內孔與鏜軸I的外表面精密磨削,銅套2的內孔與Il軸I的外表面的配合間隙為0.008mm-0.012mm,統軸8后端與鍵軸I的配合間隙同樣為 0.0OHmm-Q.012mm。
[0014]前軸承4為一對25。接觸角的精密角接觸球軸承4,背靠背布置,軸承4之間有等高的內外隔套5和6,在外隔套6上沿周向開有八個潤滑孔,每個軸承對應四個潤滑孔,混合后的油氣從潤滑孔噴出給軸承潤滑。前軸承4由壓蓋3通過螺釘固定在前軸承套7內。
[0015]后軸承11為一對25°接觸角的精密角接觸球軸承11,背靠背布置,軸承之間有等高的內外隔套13和12,在外隔套12上沿周向開有八個潤滑孔,每個軸承對應四個潤滑孔,混合后的油氣從潤滑孔噴出給軸承潤滑。后軸承11由鎖緊螺母14通過銑軸8上的螺紋固定在后軸承套10內。
[0016]聯接鍵15的形狀見圖2,其截面為T形,中間突出高度大于銑軸壁的厚度,兩側對稱平面有螺釘孔。在鏜軸I后端變小徑的外壁上開有軸向兩條長鍵槽、徑向對稱,長鍵槽寬度與聯接鍵15的中間突出寬度相對應。銑軸8后端最小外徑部位有軸向豁口、徑向對稱,豁口寬度與聯接鍵15的中間突出寬度相對應,豁口長度與鏜軸I的長鍵槽相同,并且銑軸8豁口部位外壁是平面,與聯接鍵15的中間突出外的兩側內平面寬度相對應。
[0017]本實施例使用了澆鑄樹脂9做為銑軸8和鏜軸I的主要配合面,可以降低銑軸8內孔的加工難度,減小配合間隙,增加系統剛性;使用了精密角接觸球軸承,并采用了油氣潤滑,提高了主軸轉速。綜上所述,本實施例提高了主軸組件的綜合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控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包括鏜軸(I)同心地套裝在銑軸(8)內,外部由前軸承(4)和后軸承(11)支撐,其特征在于在鏜軸(I)后端開有長鍵槽、銑軸(8)后端開有豁口,銑軸(8)、鏜軸(I)的聯接鍵(15)通過螺釘(16)固定在銑軸(8)、鏜軸(I)后端的長鍵槽內,小間隙配合,間隙0-0.01mm,傳遞扭矩,一起旋轉,并且鏜軸(I)可在銑軸(8)內沿軸向自由滑動;銑軸(8)的前端鑲有銅套(2),銑軸(8)內孔由前端至中間部位擴徑,并且加工成粗糙表面,形成與鏜軸(8)的間隙,在與鏜軸(8)配合的狀態下,將此間隙填充澆鑄樹脂,形成澆鑄樹脂層(9),進一步配合消除間隙;銑軸(8)前端的前軸承(4)通過壓蓋⑶固定在前軸承座(7)里,前軸承⑷間設有內隔套(5)和外隔套(6);統軸⑶后端的后軸承(11)通過鎖緊螺母(14)固定在后軸承套(10)里,后軸承(11)間設有內隔套(13)和外隔套(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其特征是:銑軸(8)的前端鑲有銅套(2),銅套(2)的內孔與鏜軸(I)的外表面精密磨削,銅套(2)的內孔與鏜軸(I)的外表面的配合間隙為0.008mm-0.012mm,統軸⑶后端與Il軸(I)的配合間隙同樣為0.0OHmm-Q.012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刨臺式銑鏜加工中心的主軸結構,其特征是:聯接鍵(15)的形狀:其截面為T形,中間凸出部的寬度與銑軸(8)、鏜軸(I)上的長鍵槽同寬、高度大于銑軸(8)上的長鍵槽兩側面高度,并進入鏜軸(I)的槽內,T形橫端水平,有對稱螺孔; 在鏜軸(I)后端變小徑的外壁上開有軸向兩條長鍵槽、徑向對稱,長鍵槽寬度與聯接鍵(15)的中間突出寬度相對應; 銑軸(8)后端最小外徑部位有對稱軸向豁口,豁口寬度與聯接鍵(15)的中間突出寬度相對應,豁口長度與鏜軸(I)的長鍵槽相同,并且銑軸(8)豁口部位外壁是平面,與聯接鍵(15)的中間突出外的兩側內平面寬度相對應。
【文檔編號】B23B19/02GK203635941SQ201320804518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楊天博, 高長才, 蔣琳, 姜楠, 郭志超 申請人:中捷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