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包括下料工序;加熱工序;鐓粗工序;閉式復合擠壓工序;復合沖孔打字工序和鍛后余熱處理工序。本發明的加熱工序采用中頻感應快速加熱,減少氧化皮的形成,并增加鐓粗工序去除氧化皮,提高鍛件表面質量。所述中頻感應加熱中裝有紅外線測溫儀和報警分選裝置,有利于調整加熱參數和控制加熱溫度。采用閉式復合擠壓,使斗齒的成型受三向壓應力,提高鍛件內部質量。并且采用復合沖孔打字,減少一道工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鍛后余熱處理工序充分利用了余熱能源,降低生產成本。整個工藝的優化顯著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鍛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
【背景技術】
[0002]斗齒是挖掘機上的重要部件,類似于人的牙齒,也是易損件,是由齒座和齒尖組成的組合斗齒,二者靠銷軸連接。斗齒的工藝一般是鑄造和鍛造。其中,鑄造的成本最低同時工藝水平以及斗齒質量也不如鍛造。而鍛造雖然成本較高但工藝水平以及斗齒質量也是最好的。
[0003]鍛造成形是指對金屬施加外力,使金屬產生塑性變形,改變坯料的形狀和尺寸,并改善其內部組織和力學性能,獲得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于同樣材料的鑄件。
[0004]傳統的斗齒鍛造工藝流程一般是:下料一加熱一繳粗一預鍛一終鍛一切邊一沖孔—打字一熱處理。該工藝步驟較復雜,相對成本較高,普通的加熱方式鍛件溫降快,且溫度不易控制,鍛造效率低。該傳統工藝生產的斗齒產品內部質量較差,使用壽命較短。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該工藝的加熱采用中頻感應快速加熱,減少氧化皮的形成,并增加鐓粗工序去除氧化皮,提高鍛件表面質量。并且裝有紅外線測溫儀和報警分選裝置,有利于調整加熱參數和嚴格控制加熱溫度。采用閉式復合擠壓,使斗齒的成型受三向壓應力,提高鍛件內部質量。并且采用復合沖孔打字,減少一道工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鍛后余熱處理工序充分利用了余熱能源,降低生產成本。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8]A、下料工序,采用精密下料,且該坯料的長度下料公差為±0.5mm ;
[0009]B、加熱工序,采用中頻感應加熱,加熱溫度為1100°C -1200°C,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減少氧化皮形成;
[0010]C、鐓粗工序,所述鐓粗工序中坯料長度與直徑之比小于2.5 ;
[0011]D、閉式復合擠壓工序,采用的閉式熱擠壓模為兩層組合熱套膜;
[0012]E、復合沖孔打字工序,采用自制的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一次自動完成沖孔和打字工序;
[0013]F、鍛后余熱處理工序,利用鍛后熱斗齒鍛件余溫進行淬火處理。
[0014]所述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頻感應快速加熱中裝有紅外線測溫儀和報警分選裝置。
[0015]進一步,所述加熱溫度為1150°C。
[0016]所述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層組合熱套膜上配有旋環水道冷卻系統。
[0017]進一步,采用閉式復合擠壓可是斗齒成型時受三向壓應力,提高斗齒鍛件的內部質量。
[0018]所述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鍛后熱斗齒鍛件的溫度由紅外線測溫儀控制。
[0019]本發明通過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具有顯著效果體現在:1、平均每20秒生產I件,生產效率高,經濟效果顯著;2、擠壓件織纖維組織均勻連續分布,晶粒及組織細密,產品質量良好。3、抗拉強度大于1200N/mm2 ;沖擊值大于40J/mm2,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提高產品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斗齒鍛造工藝的流程圖。
[0021]圖2為閉式復合熱擠壓模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紅外線測溫儀溫控淬火示意圖。
[0025]圖2閉式復合熱擠壓模的結構示意圖中,201為模具內套,202為模具外套,203為冷卻水道。
[0026]圖3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的結構示意圖中,301為沖孔工部。
[0027]圖4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的側面結構示意圖中,401為打字沖頭。
[0028]圖5紅外線測溫儀溫控淬火示意圖中,501為紅外線測溫儀,502為溫度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0]如圖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包括:
[0031]步驟101:下料工序,采用精密下料,且該坯料的長度下料公差為±0.5mm。
[0032]步驟102:加熱工序,采用中頻感應加熱,加熱溫度為1150°C,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減少氧化皮形成。
[0033]在步驟102中裝有紅外線溫控儀對坯料測溫,根據輸入要求的溫度,調整加熱參數,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在裝有紅外線測溫儀又增加配置報警和分選裝置,對超過或低于材料加熱規范溫度分別進行分選處理。
[0034]步驟103:鐓粗工序,坯料鐓粗去除周圍氧化皮,并用氣吹去除上下面氧化皮,提高鍛件表面質量和提高模具壽命,并保持鐓粗時坯料長度與直徑之比小于2.5。
[0035]步驟104:閉式復合擠壓工序中,上模隨油壓機滑塊向下運動,壓緊毛坯,至金屬充滿整個型腔,斗齒毛坯在模內由上模向下復合擠壓成型,油壓機滑塊回程,頂出成型擠壓件,整個擠壓成型工序結束。模具設計為兩層組合熱套膜,分別為模具內套201,模具外套202。其中,各層組合模配有旋環水道冷卻系統203,確保模具工作溫度。
[0036]步驟105:復合沖孔打字工序,采用自制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將熱擠壓成型斗齒毛坯放入沖孔凹模定位座上,壓緊油缸活塞推出,壓緊塊壓緊斗齒毛坯,壓緊后兩側沖孔油缸活塞同時推出,兩沖頭部件同時完成沖孔工步301后沖頭部件退回,完成沖孔工步后沖頭部件退回后,打子油缸活塞推出,隨著打子沖頭401完成打子后退回,壓緊油缸活塞退回取出斗齒毛坯,這樣沖孔、打字自動完成一個循環過程。
[0037]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由本公司自行研發,于2013年8月19日申請,申請號為201310361781.2,并于2013年12月11日公布。
[0038]步驟106:鍛后余熱處理,利用鍛后熱斗齒鍛件余溫進行淬火處理。其中鍛后余熱處理的溫度受紅外線溫控裝置控制,在淬火處理中,裝有紅外線測溫儀501,達到要求規定溫度后投入淬火,并受溫度控制裝置502的控制,保證淬火溫度。
[0039]本發明通過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具有顯著效果體現在:1、平均每20秒生產I件,生產效率高,經濟效果顯著;2、擠壓件織纖維組織均勻連續分布,晶粒及組織細密,產品質量良好。3、抗拉強度大于1200N/mm2 ;沖擊值大于40J/mm2,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提高產品使用壽命。
[0040]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下料工序,采用精密下料,且該坯料的長度下料公差為±0.5mm ; B、加熱工序,采用中頻感應加熱,加熱溫度為1100°C-1200°C,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減少氧化皮形成; C、鐓粗工序,所述鐓粗工序中坯料長度與直徑之比小于2.5 ; D、閉式復合擠壓工序,采用的閉式熱擠壓模為兩層組合熱套膜; E、復合沖孔打字工序,采用自制的全液壓自動控制沖孔打字機,一次自動完成沖孔和打字工序; F、鍛后余熱處理工序,利用鍛后熱斗齒鍛件余溫進行淬火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頻感應快速加熱中裝有紅外線測溫儀和報警分選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層組合熱套膜上配有旋環水道冷卻系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齒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鍛后熱斗齒鍛件的溫度由紅外線測溫儀控制。
【文檔編號】B21J1/06GK104259750SQ201410382801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柯玉輝, 蔣長銘, 李建衛, 謝舒敏, 王建通 申請人:泉州恒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