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或雙面球形沖點收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專利涉及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或雙面球形沖點收口模具,適用于成對使用軸承的收口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軸承收口工藝均是針對單個軸承進行收口,故針對成對軸承的裝配件,往往先對一端軸承收口,然后再對另一端軸承收口。這種裝配方式一來是需要兩次收口過程較為復雜;二來是容易造成收口后,成對軸承的兩個軸承內孔同軸性比較差,有時很難穿上螺栓。故需要對這種傳統收口模具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專利提供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或雙面球形沖點收口模具,能夠在保證兩端軸承內孔同軸度的基礎上,減少收口過程的復雜度。
[0004]本發明專利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將收口模具分為帶有壓頭的上模具和模具,分別貼合在成對軸承的兩個外端面。在上、下模具中心處設有一個同心內孔,安裝有一根長導銷,該導銷在收口過程中與兩端軸承內孔同軸,并且采用間隙配合,該導銷與該鉸鏈處選用的螺栓直徑相同,能夠保證在收口前和收口后,兩端軸承內孔均能夠順利插入導銷或螺栓。通過該收口模具,可以確保確保一次收口工藝即可同時對兩端軸承進行固定,并且可以分別選擇兩端軸承的收口尺寸(或者一端軸承收口,另外一端軸承不收P ) O
[0005]本發明專利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過一次收口工藝,完成兩端軸承的收口固定。并且保證收口后的軸承內孔同軸度比較好,方便收口后插入螺栓。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專利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適用于成對軸承的雙面收口模具示意圖。
圖2是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收口模具示意圖。
[0008]圖中1.夾具,2.上模具,3.軸承,4.殼體,5.長導銷,6.下模具,7.固定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在圖1中,在收口準備階段,殼體(4)的兩端安裝孔內安裝有成對使用的兩個軸承(3),將殼體(4)夾持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6)之間,并在上模具(2)、下模具(6)和軸承
(3)的內孔處設有一根長導銷(5),通過機床(壓力機或鉆壓機)上的夾具(I)夾緊殼體
(4)及軸承(3),保證收口模具⑵和(6)的球形沖點頂住殼體⑷的外側端面。
[0010]當采用沖壓收口時,啟動壓力機,通過夾具⑴控制收口模具⑵和(6)施加載荷,從零開始逐步遞增,直到達到規定的收壓載荷,此時可以得到規定形狀的球形坑。泄壓后重新放置收口模具(2)和¢),再重復收壓工序,直到獲得圖紙上要求的球形坑數量為止(一般是6?10個)。
[0011]當采用滾輪收口時,啟動鉆壓床,使夾具(I)開始轉動,同時通過夾具(I)控制收口模具(2)和(6)施加載荷,從零開始逐步遞增,直到達到規定的收壓載荷,直到殼體表面形成環形凹槽時,則表示收壓完成。
[0012]在圖2中,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收口模具。在成對軸承中,當一個軸承需要收口,另外一個軸承不需要收口時,將下模具(6)或上模具(2)的其中一個替換為固定裝置(7)。在收口過程中,通過夾具(I)夾緊上模具(2)和固定裝置(7),再進行圖1中的工序,直到獲得圖紙上要求的球形坑數量為止。
[0013]以上實例僅表達了本發明專利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比較詳細和具體,但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情況下,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變形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或雙面球形沖點收口模具,其特征是:軸承收口過程中,采用上、下模具同時對成對軸承的兩側外端面進行收口,通過一根長導銷同時對兩個軸承的內孔進行引導,并且可以選擇只對一端軸承進行收口或者兩端軸承同時收口。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成對軸承的單面或雙面收口模具,通過上、下模具同時對成對軸承的兩側外端面進行收口,簡化了收口過程。并且在上、下模具的內孔設置一根長導銷,同時穿入成對軸承的兩個軸承內孔,能夠保證收口前、后兩端軸承內孔具有良好的同軸度。當成對軸承中一個軸承不需要收口時,可將其中的上模具或下模具替換為不帶球形沖點的固定裝置,即可實現單面收口。
【IPC分類】B21D39/00, B21D37/10
【公開號】CN105710211
【申請號】CN201410725365
【發明人】張偉, 屈宗源, 李敬
【申請人】中航通飛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