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包括床身、第一直線電機機構、底座、第二直線電機機構、工作臺主體及工作臺面板。當給第一電機動子中通入交流電流時,第一電機動子與第一電機定子相互作用,可驅動底座及第一滑塊沿第一導軌移動,當給第二電機動子中通入交流電流時,第二電機動子與第二電機定子相互作用,可驅動工作臺主體及第二滑塊沿第二導軌移動,從而可實現工作臺面板在二維坐標內復合式移動。第一直線電機機構和第二直線電機機構形成復合式移動結構,大大減輕了激光光路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上的難度,使整機結構簡單緊湊。采用直線電機直接驅動,充分利用了高加速度起停能力,使工作臺面板能瞬時獲得高速度的移動和瞬時準確停止,提高鉆孔效率。
【專利說明】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PCB激光鉆孔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
【背景技術】
[0002]PCB激光鉆孔機的結構中常常需要一個能夠實現二維坐標內復合式移動的工作平臺系統,其構成類型有多種,而其驅動方式通常采用旋轉電機和絲桿單元的組合模式。另外,PCB制造行業為了提高效益,將PCB板料的尺寸越做越大。而為了將PCB放置在鉆孔機工作平臺面板上及增加相應的移動行程,鉆孔機工作平臺系統的尺寸也需要相應加大,這樣就加大了其它構件的結構尺寸,給其它構件加工制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導致整機在結構上結構復雜,鉆孔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結構復雜的問題,提供一種整體結構簡單緊湊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
[0004]一種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包括:
[0005]床身;
[0006]第一直線電機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定子、第一電機動子、第一導軌及第一滑塊,所述第一電機定子及第一導軌設置于所述床身上,所述第一電機動子與所述第一電機定子相對應,所述第一滑塊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第一導軌上;
[0007]底座,設置于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電機動子設置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床身的表面上;
[0008]第二直線電機機構,包括第二電機定子、第二電機動子、第二導軌及第二滑塊,所述第二電機定子及所述第二導軌設置于所述底座背向于所述床身的表面,所述第二電機定子與所述第二電機動子相對應,所述第二滑塊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第二導軌上;
[0009]工作臺主體,設置于所述第二滑塊上,所述第二電機動子設置于所述工作臺主體上;及
[0010]工作臺面板,設置于所述工作臺主體上。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床身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通過所述第一凸起安裝于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工作臺主體面向所述床身的表面設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工作臺主體通過所述第二凸起安裝于所述第二滑塊上。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與所述第一滑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一調整墊板,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第二滑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二調整墊板。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工作臺主體上開設有多個凹槽,所述工作臺面板與多個所述凹槽的側壁共同圍成多個密閉的真空腔體。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軌的數量為四個,所述第一電機定子設置于中間兩個所述第一導軌之間。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第一導軌上設置兩個所述第一滑塊。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導軌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一電機定子設置于兩個所述第二導軌之間。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第二導軌上設置四個所述第二滑塊。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床身上設置有階梯,所述第一導軌及所述第一電機定子設置于所述階梯上。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通孔。
[0020]上述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至少包括以下優點:
[0021]當給第一電機動子中通入交流電流時,第一電機動子與第一電機定子相互作用,可驅動底座及第一滑塊沿第一導軌移動,當給第二電機動子中通入交流電流時,第二電機動子與第二電機定子相互作用,可驅動工作臺主體及第二滑塊沿第二導軌移動,從而可實現工作臺面板在二維坐標內復合式移動。第一直線電機機構和第二直線電機機構形成復合式移動結構,大大減輕了激光光路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上的難度,使整機結構簡單緊湊。采用直線電機直接驅動,充分利用了高加速度起停能力,使工作臺面板能瞬時獲得高速度的移動和瞬時準確停止,提高鉆孔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一實施方式中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的爆炸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所示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的局部示意圖;
[0024]圖3為圖1所示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的另一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0026]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28]請參閱圖1,為一實施方式中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10的爆炸示意圖。該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10主要應用于PCB激光鉆孔機中,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10包括床身100、第一直線電機機構200、底座300、第二直線電機機構400、工作臺主體500及工作臺面板600。[0029]請一并參閱圖2,床身100可以大致為長方體結構,床身100上設置有階梯110。以床身100設置第一直線電機機構200的表面為基準面建立二維坐標系,以床身100的寬度方向為X軸,以床身100的長度方向為Y軸。復合式移動即工作平臺可以沿X軸方向移動,也可以沿Y軸方向移動。
[0030]請繼續參閱圖2,第一直線電機機構200包括第一電機定子210、第一電機動子220、第一導軌230及第一滑塊240。第一電機定子210及第一導軌230設置于床身100上,具體地,第一電機定子210及第一導軌230設置床身100上的階梯110上。當然,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還可以省略階梯。第一電機定子210與第一電機動子220相對應。第一導軌230沿X軸方向延伸,第一滑塊240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一導軌230上。具體到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導軌230的數量為四個,每一第一導軌230上設置兩個第一滑塊240。因為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所以在第一導軌230上設置兩個第一滑塊240,保證兩個第一滑塊240帶動底座300穩定的沿第一導軌230移動。第一電機定子210設置于中間兩個第一導軌230之間。
[0031]底座300設置于第一滑塊240上。具體地,底座300面向床身100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凸起(圖未不),底座300通過第一凸起安裝于第一滑塊240上。第一凸起與第一滑塊240之間還設置有第一調整墊板250,裝配時,通過配修第一調整墊板250的厚度尺寸,以消除底座300制造加工時產生的整體精度誤差。底座300上還開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通孔310,以減小底座300的重量。底座300可以采用球墨鑄鐵材料,以便應對其長而薄的結構特點,使其在做成重量較輕的空架結構的同時獲得較高輕度、剛度的承力性能,減小加工時的形位誤差。
[0032]請一并參閱圖3,第二直線電機機構400包括第二電機定子410、第二電機動子420、第二導軌430及第二滑塊440。第二電機定子410與第二電機動子420相對應。第二電機定子410及第二導軌430設置于底座300背向于床身100的表面,具體地,第二導軌430沿Y軸延伸,第二導軌430的數量為兩個,第二電機定子410設置于兩個第二導軌430之間。第二滑塊440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二導軌430上,具體地,每一第二導軌430上設置四個第二滑塊440。因為底座300的長度較大,所以設置四個第二滑塊440有利于保證工作臺主體500及工作臺面板600穩固地沿第二導軌430移動。
[0033]第二電機動子420設置于工作臺主體500上,具體地,第二電機動子420可以通過固定板460固定于工作臺主體500上,還可以在固定板460上開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通孔461,以減輕重量。當然,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還可以省略固定板,將第二電機動子直接固定于工作臺主體上。
[0034]請繼續參閱圖3,工作臺主體500設置于第二滑塊440上。工作臺主體500面向床身100的表面設置有第二凸起(圖未示),工作臺主體500通過第二凸起安裝于第二滑塊440上。具體地,還可以在第二凸起與第二滑塊440之間設置第二調整墊板450,裝配時,通過配修第二調整墊板450的厚度尺寸,以消除工作臺主體500制造加工時產生的整體精度誤差。工作臺主體500上開設有多個凹槽510,工作臺面板600設置于工作臺主體510上,且工作臺面板600與多個凹槽510的側壁共同圍成多個密閉的真空腔體。工作臺主體500采用ZLlOlA鑄鋁材料,以便使其毛坯獲得較好的固溶強化熱處理效果,以提高其變形抗力。
[0035]上述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10至少包括以下優點:[0036]當給第一電機動子220中通入交流電流時,第一電機動子200與第一電機定子210相互作用,可驅動底座300及第一滑塊240沿第一導軌230移動,當給第二電機動子420中通入交流電流時,第二電機動子420與第二電機定子410相互作用,可驅動工作臺主體500及第二滑塊440沿第二導軌430移動,從而可實現工作臺面板600在二維坐標內復合式移動。第一直線電機機構200和第二直線電機機構400形成復合式移動結構,大大減輕了激光光路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上的難度,使整機結構簡單緊湊。采用直線電機直接驅動,充分利用了高加速度起停能力,使工作臺面板600能瞬時獲得高速度的移動和瞬時準確停止,提高鉆孔效率。
[003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身; 第一直線電機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定子、第一電機動子、第一導軌及第一滑塊,所述第一電機定子及第一導軌設置于所述床身上,所述第一電機動子與所述第一電機定子相對應,所述第一滑塊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第一導軌上; 底座,設置于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電機動子設置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床身的表面上; 第二直線電機機構,包括第二電機定子、第二電機動子、第二導軌及第二滑塊,所述第二電機定子及所述第二導軌設置于所述底座背向于所述床身的表面,所述第二電機定子與所述第二電機動子相對應,所述第二滑塊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第二導軌上; 工作臺主體,設置于所述第二滑塊上,所述第二電機動子設置于所述工作臺主體上;及 工作臺面板,設置于所述工作臺主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床身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通過所述第一凸起安裝于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工作臺主體面向所述床身的表面設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工作臺主體通過所述第二凸起安裝于所述第二滑塊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與所述第一滑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一調整墊板,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第二滑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二調整墊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主體上開設有多個凹槽,所述工作臺面板與多個所述凹槽的側壁共同圍成多個密閉的真空腔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的數量為四個,所述第一電機定子設置于中間兩個所述第一導軌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導軌上設置兩個所述第一滑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軌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一電機定子設置于兩個所述第二導軌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二導軌上設置四個所述第二滑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設置有階梯,所述第一導軌及所述第一電機定子設置于所述階梯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移動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通孔。
【文檔編號】B23K26/70GK203817643SQ201420201809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楊宏振, 李強, 翟雪濤, 楊朝暉, 高云峰 申請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