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扇輪轂上模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五扇輪轂上模芯,包括模芯塊,模芯塊中部開有錐形孔,錐形孔的孔壁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模芯塊的一側設有環形的上凸臺和下凸臺,上凸臺的外側邊緣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上凸臺上開有五個扇形凹槽,五個扇形凹槽沿模芯塊中心呈陣列排布,模芯塊上還設有四個定位孔。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簡單,生產效率高,生產出的產品外形美觀,可以滿足各種審美觀點的人士,而且對于生產單位來說,可以極大的減少次品的出現。
【專利說明】五扇輪轂上模芯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輪滾的模具領域,具體的是一種五扇輪轂上模芯。
[0003]【背景技術】:
[0004]汽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而汽車的輪轂是汽車上的一個重要部件,負責承載整個汽車的重量,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司乘人員的安全,另外其外形及視覺效果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0005]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的五扇輪轂上模芯。
[0007]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8]五扇輪轂上模芯,包括模芯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塊中部開有錐形孔,錐形孔的孔壁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模芯塊的一側設有環形的上凸臺和下凸臺,上凸臺的外側邊緣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上凸臺上開有五個扇形凹槽,五個扇形凹槽沿模芯塊中心呈陣列排布,模芯塊上還設有四個定位孔。
[0009]所述的五扇輪轂上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定位孔中的上部兩個定位孔左右對稱并且與中線的夾角為45。,下部的兩個定位孔與中線呈50。的夾角。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簡單,生產效率高,生產出的產品外形美觀,可以滿足各種審美觀點的人士,而且對于生產單位來說,可以極大的減少次品的出現。
[001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5]【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五扇輪轂上模芯,包括模芯塊1,模芯塊1中部開有錐形孔2,錐形孔2的孔壁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模芯塊1的一側設有環形的上凸臺3和下凸臺4,上凸臺3的外側邊緣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上凸臺3上開有五個扇形凹槽5,五個扇形凹槽5沿模芯塊1中心呈陣列排布,模芯塊1上還設有四個定位孔6,四個定位孔6中的上部兩個定位孔6左右對稱并且與中線的夾角為45°,下部的兩個定位孔6左右對稱與中線呈50°的夾角。
[0018]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現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和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五扇輪轂上模芯,包括模芯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塊中部開有錐形孔,錐形孔的孔壁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模芯塊的一側設有環形的上凸臺和下凸臺,上凸臺的外側邊緣與中軸線呈9°的夾角,上凸臺上開有五個扇形凹槽,五個扇形凹槽沿模芯塊中心呈陣列排布,模芯塊上還設有四個定位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扇輪轂上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定位孔中的上部兩個定位孔左右對稱并且與中線的夾角為45°,下部的兩個定位孔與中線呈50°的夾角。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4135177SQ201420487890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7日
【發明者】徐獻朝, 徐奇峰 申請人:安徽省斯特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