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旨在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能夠使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的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工作臺面和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卡接單元,還包括有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滑動機構、設于滑動機構上的置料部、驅動置料部移動的動力部、對置料部落料過程起導向作用的落料槽、置于落料槽上的氣缸托架以及塑膠彈片。動力部移動設于滑動機構上的置料部,置料部內的散熱管通過落料槽落置于氣缸托架上,氣缸托架將散熱管平鋪在移動的卡接單元上,再由塑膠彈片將散熱管撥入卡接單元的齒隙內,實現從落料到布管的機械自動化,能夠使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落料裝置,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飛躍發展,汽車配件的需求量猛增,散熱器是汽車冷卻系統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發動機水冷系統中的散熱器通常呈方框狀,由進水室、出水室、散熱帶及外形呈扁平管狀的散熱管等幾部分構成,裝配時,其散熱帶與散熱管彼此逐個交錯布置,依靠設置于其兩側的夾板實現相對于散熱帶與散熱管兩端的依次固定,同時依靠設置于其兩端的固定板實現散熱帶與散熱管兩端的卡接固定,固定板外側再套設塑膠層以與固定板間整體構成便于冷卻液流通的進、出水室。在工作時,其冷卻液由進水室進入,經過夾板上的預留孔隙進入散熱管管腔內,從而帶走部分沉積于散熱管外的熱量,由于散熱管與散熱帶彼此貼合,從而起到增大散熱面積的功效;此時,冷的冷卻液由于吸收熱量而變熱,熱空氣則因為冷卻液、散熱帶以及散熱管的聯合作用而降溫,從而形成熱交換過程。
[0003]目前,市場上的申請號為201220207177.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基于散熱管的導料機構,在進行散熱器組裝過程中仍依賴工作人員將散熱管放置在導向板上進行排布操作,并不能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特別是對于散熱管的鋪設而言,散熱器尺寸越大,其散熱帶的數量也就越多,鋪設就愈加費時費力,整體工作效率極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能夠使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的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包括工作臺面和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卡接單元,還包括有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滑動機構、設于滑動機構上的置料部、驅動置料部移動的動力部、對置料部落料過程起導向作用的落料槽、置于落料槽上的氣缸托架以及塑膠彈片。
[0006]所述的置料部包括有置料板,所述置料板一面設有相互平行的直齒條,所述相互平行的直齒條之間構成置料槽,所述的置料槽內設有散熱管。
[0007]所述的落料槽旁邊設有用于感應置料槽內散熱管的落料感應器。
[0008]所述的滑動機構設有分別用于感應滑動行程的極位感應器和復位感應器。
[0009]所述的落料槽設有氣缸拉臂。
[0010]一種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包括工作臺面和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卡接單元,還包括有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滑動機構、設于滑動機構上的置料部、驅動置料部移動的動力部、對置料部落料過程起導向作用的落料槽、置于落料槽上的氣缸托架以及塑膠彈片。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動力部移動設于滑動機構上的置料部,置料部內的散熱管通過落料槽落置于氣缸托架上,氣缸托架將散熱管平鋪在移動的卡接單元上,再由塑膠彈片將散熱管撥入卡接單元的齒隙內,實現從落料到布管的機械自動化,能夠使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六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1的8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1、工作臺面;2、卡接單元;3、滑動機構;4、置料部;5、動力部;6、落料槽;7、氣缸托架;8、塑膠彈片;9、落料感應器;10、氣缸拉臂;31、極位感應器;32、復位感應器;41、置料板;42、置料槽;43、散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6]一種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包括工作臺面1和設于工作臺面1兩側的卡接單元2,卡接單元2呈梳齒狀結構設置,該落料裝置還包括有設于工作臺面1兩側的滑動機構3、設于滑動機構3上的置料部4、驅動置料部4移動的動力部5、對置料部4落料過程起導向作用的落料槽6、置于落料槽6上的氣缸托架7以及塑膠彈片8。如圖1所示,滑動機構3可在工作臺面1的兩側滑移活動,置料部4設置在滑動機構3上,可通過動力部5的電機轉動絲桿,從而帶動置料部4在滑動機構3上滑移,置料部4通過置料槽42放置散熱管43,因此可通過置料部4 一次性放置較多的散熱管43,當置料部4內的散熱管43通過落料槽6落置于氣缸托架7上,并且卡接單元2在工作臺面1上移動時(由于該技術屬于現有技術,因此本申請不做贅述),氣缸托架7會將散熱管43平鋪在移動的卡接單元2上,然而散熱管43平鋪在卡接單元2上后不會自動滑落插接在卡接單元2內的齒隙中,因此需要再由塑膠彈片8將散熱管43撥入卡接單元2的齒隙內,此處需說明的是,塑膠彈片8是固定不動的,卡接單元2在移動時帶動上面的散熱管43滑移經過塑膠彈片8下方,塑膠彈片8將經過其的第一個散熱管43向上撥起,使平鋪在卡接單元2上的第一個散熱管43落入卡接單元2的齒隙內,并且平鋪在第一根散熱管43后的散熱管43會像卡米諾骨牌一樣落入卡接單元2的齒隙內,實現從落料到布管的機械自動化,能夠使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0017]所述的置料部4包括有置料板41,所述置料板41 一面設有相互平行的直齒條,所述相互平行的直齒條之間構成置料槽42,所述的置料槽42內設有散熱管43。工作人員一次性可將更多的散熱管43放置在置料槽42內,避免工作人員在完成一次布管操作后需要再次放散熱管43進行下一輪布管操作,提高對應速度。
[0018]所述的落料槽6旁邊設有用于感應置料槽42內散熱管43的落料感應器9。動力部5通過落料感應器9感應落料槽6所對應置料槽42內的散熱管43,在當前置料槽42內沒有了散熱管43時,動力部5移動設于滑動機構3上的置料部4,將下一個有散熱管43的置料槽42移動到落料槽6所對應的位置,實現落料自動化,并且避免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而造成的失誤和損失。
[0019]所述的滑動機構3設有分別用于感應滑動行程的極位感應器31和復位感應器32。動力部5驅動置料部4在滑動機構3上移動,但滑動機構3的滑動行程有限,因此在其最大的滑動行程位置上設有極位感應器31,以及動力部5驅動置料部4在回復初始的位置上設有復位感應器32,設有極位感應器31和復位感應器32的滑動機構3在工作過程中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該動力部5可通過步進電機轉動絲桿實現帶動置料部4在滑動機構3上移動。
[0020]所述的落料槽6設有氣缸拉臂10。當置料部4內的散熱管43更寬或更大時,氣缸托架7將散熱管43平鋪在移動的卡接單元2上后塑膠彈片8撥不動散熱管43,因為散熱管43更寬或更大時平鋪的散熱管43會變重,塑膠彈片8將撥不動散熱管43,因此需要氣缸拉臂10來確保第一根散熱管43能準確到位,平鋪在第一根散熱管43后的散熱管43會像卡米諾骨牌一樣落入卡接單元2的齒隙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包括工作臺面和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卡接單元,其特征是:還包括有設于工作臺面兩側的滑動機構、設于滑動機構上的置料部、驅動置料部移動的動力部、對置料部落料過程起導向作用的落料槽、置于落料槽上的氣缸托架以及塑膠彈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置料部包括有置料板,所述置料板一面設有相互平行的直齒條,所述相互平行的直齒條之間構成置料槽,所述的置料槽內設有散熱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落料槽旁邊設有用于感應置料槽內散熱管的落料感應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動機構設有分別用于感應滑動行程的極位感應器和復位感應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散熱器芯體裝配器的落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落料槽設有氣缸拉臂。
【文檔編號】B23P19/00GK204135637SQ201420528027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蔡婷婷 申請人: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