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屬于工裝模具領域。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圓臺狀的主軸;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內襯模具經三次線切割而成,所述的內襯模具為具有中空內孔的圓柱體,內襯模具的外側面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所述的主軸與內襯模具的中空內孔相配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應用范圍廣,加工精度高,模具的徑向跳動可控制在0.001mm-0.01mm,為支承輥的修復再制造創造了條件,有效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專利說明】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裝模具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在熱連軋精軋機工作過程中,工作輥直接與軋件接觸,使軋件發生塑性變形,直接影響板帶的表面質量和板形,而支承輥承受了絕大部分的彎曲力矩,對于生產的穩定運行,特別是板帶鋼橫斷面的板形影響極大。
[0003]在實際應用中,一方面支承輥更換周期長,在工作壓力、沖擊、磨損、熱作用下,由于加工硬化、磨損不均勻、疲勞微裂紋、輥身端部倒角設計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支承輥表面磨損加大甚至局部脫落,另一方面支承輥的制造成本通常較高,利用表面堆焊技術對其進行修復無疑更具經濟性。目前,一般是采用堆焊方法對支承輥進行修復,使其恢復使用性能,甚至是超過原輥的使用壽命。例如,中國專利ZL 201110120326.4,發明名稱:大型冷軋支承輥堆焊修復工藝,該修復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焊前車削加工;無損探傷檢測;焊前預熱;堆焊稀釋層;堆焊支承層;堆焊工作層;中間去應力熱處理;焊后最終熱處理;輥身車削加工;成品無損探傷檢測;成品涂油包裝。該專利中的方法可以將已正常報廢的大型冷軋支承輥修復再利用,大幅度降低軋鋼企業的生產成本,經修復的大型冷軋支承輥其綜合性能和使用壽命優于購置的整體鍛鋼大型冷軋支承輥,利于實現修舊利廢,提質降耗,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目標。
[0004]目前,修復方法經過不斷地改進,支承輥的修復質量越來越好,但是不論采用何種修復方法,首先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得支承輥能夠牢牢的固定在修復設備上,使之對其進行修復加工,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該模具使得支承輥能夠與修復設備連接,且結構簡單、裝卸方便。
[0007]技術方案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9]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圓臺狀的主軸;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內襯模具經三次線切割而成,所述的內襯模具為具有中空內孔的圓柱體,內襯模具外側面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所述的主軸與內襯模具的中空內孔相配合。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凹槽呈圓環狀,與支承輥內部凸起相配合。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的三次線切割均是從內襯模具的中心軸垂直切割。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的尺寸各不相同。
[0013]有益效果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優點:
[0015]1、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依次放入支承輥的內部,瓦片上的凹槽與支承輥內部的突起相配合,再向由瓦片合成的內襯模具的中空內孔中放置主軸,主軸再與修復設備上相連接,對支承輥進行進一步地修復加工,使用完畢后再依次取出主軸、第三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一瓦片,使用簡單,裝卸方便。
[0016]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應用范圍廣,加工精度高,模具的徑向跳動可控制在0.0Olmm-0.0lmm,為支承輥的修復再制造創造了條件,有效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內襯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第一瓦片,2、第二瓦片,3、第三瓦片,4、主軸,5、內襯模具,6、凹槽,7、切割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1]實施例
[0022]如圖1所示,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包括第一瓦片1,第二瓦片2,第三瓦片3和圓臺狀的主軸4 ;所述的第一瓦片1,第二瓦片2和第三瓦片3是由內襯模具5經三次線切割而成,所述的內襯模具5為具有中空內孔的圓柱體,內襯模具5外側面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6,所述的主軸4與內襯模具5的中空內孔相配合。
[0023]所述的凹槽6呈圓環狀,與支承輥內部凸起相配合。所述的三次線切割均是從內襯模具5的中心軸垂直切割。所述的第一瓦片1,第二瓦片2和第三瓦片3的尺寸各不相同。
[0024]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依次放入支承輥的內部,瓦片上的凹槽與支承輥內部的突起相配合,再向由瓦片合成的內襯模具的中空內孔中放置主軸,主軸再與修復設備上相連接,對支承輥進行進一步地修復加工,使用完畢后再依次取出主軸、第三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一瓦片,使用簡單,裝卸方便。
【權利要求】
1.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圓臺狀的主軸;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內襯模具經三次線切割而成,所述的內襯模具為具有中空內孔的圓柱體,內襯模具的外側面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所述的主軸與內襯模具的中空內孔相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呈圓環狀,與支承輥內部凸起相配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次線切割均是從內襯模具的中心軸垂直切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輥內膨脹快速工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的尺寸各不相同。
【文檔編號】B21B29/00GK204135066SQ201420596598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朱建軍 申請人:馬鞍山市申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