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鍛造模具預熱工具,特別涉及一種烤模架。
背景技術:
在鍛造自動線工裝模具作業流程中,其中較為重要的一步為模具在線預熱,即由于鍛造模具由于其熱加工工藝的特殊性,鍛造模具材料一般在200~300℃才具有綜合硬度、韌性和耐磨度,在此溫度范圍內模具壽命最長,故鍛造自動生產線鍛造生產前需進行模具預熱。
傳統的預熱工作,操作人員通常是手持火焰噴槍對整副鍛造模具進行烘烤,但是由于火焰噴槍射出的火焰覆蓋面積有限,反之,鍛造模具的體積較大,需要進行長時間烘烤才能達到理想溫度,預熱效率極低,影響了鍛造整體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烤模架,其能有效提升對鍛造模具預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烤模架,包括主模框、通氣管,所述主模框的內部設有烤模框,所述烤模框內設有通氣通道,所述烤模框的外側壁上設有若干主出氣孔,所述主出氣孔與通氣通道內部相通,所述通氣管一端與通氣通道內部相通,且另一端用于與外部供氣設備相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外部供氣設備會把易燃氣體通過通氣管通入到通氣通道內部,并且通氣通道內部的易燃氣體會直接從主出氣孔內冒出,點燃該易燃氣體,火焰所占面積會與烤模框所占面積保持一致,整體所展現的火焰面積較大,即使鍛造模具整體體積較大,整個烤模框也能大幅度縮短鍛造模具的預熱時間,提高預熱效率。
優選的,所述烤模框包括至少兩個主烤框,所述主烤框外側壁連接于主模框的內框壁上,通氣管的數量為至少兩個,且通氣管與主烤框一一對應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至少兩個主烤框的設置,能有利于提升烤模框的整體橫向占有面積,有助于提高最后的預熱效率;通氣管跟主烤框一一對應設置,能保證每一個主烤框內的出氣量保持恒定,減少出現不同主烤框所產生的火焰大小不同的情況。
優選的,相鄰兩個主烤框之間連接有連接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連接桿能用于直接加強兩個主烤框之間的連接強度。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內設有連接通道,相鄰兩個烤模框內的通氣通道通過連接通道實現內部相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充分利用了連接桿的連接結構,并在連接桿內也同樣設置了連接通道,相鄰兩個主烤框內的易燃氣體會直接通過連接通道實現內部相接,更進一步保證兩個主烤框之間的火焰大小保持一致,有助于均衡加熱鍛造模具。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外側壁上設有若干副出氣孔,所述副出氣孔與連接通道內部相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易燃氣體經過連通通道時,也會從副出氣孔冒出,此時,從副出氣孔冒出的易燃氣體被點燃之后,也同樣會呈現火焰,有效提升了該烤模架內的有效加熱面積。
優選的,所述主烤框與主模框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橫向滑移連接,所述連接桿包括兩根支連桿,兩根支連桿分別固定連接于對應主烤框,且兩個支連桿背離主烤框的端部相互套接且能實現橫向滑移,所述烤模框上設有用于限制主烤框滑移運動的限位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鍛造模具整體體積較小或較大時,擰松限位部,并使兩個主烤框沿著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的方向進行滑移,此時兩個支連桿也會發生對應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遠離的移動,當移動至理想位置時,擰緊限位部,從而使整個烤模框的整體形狀得到固定,以適應對應的大小的鍛造模具預熱。
優選的,每個主烤框的形狀為圓環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圓環形的主烤框,能有利于提升整個烤模架的烤制面積,且當外界硬物對主模框產生撞擊時,主烤框自身能承受一定的形變量,進而保證整個烤模架的使用使用穩定性。
優選的,所述主模框外側壁上設有吊環。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吊環的設置,一方面,能給予使用者一定的把持空間,方便烤模架的移動;另一方面,在對應鍛造模具上可設置吊裝點,吊環安裝于吊裝點,整個烤模架便可直接置于對應的鍛造模具上,然后無需其他支撐點,便可對鍛造模具的對應加熱點進行加熱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用于展示實施例的總體結構;
圖2為實施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用于展示實施例的內部配合關系;
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
圖4為圖2的B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主模框;2、通氣管;3、烤模框;31、主烤框;32、連接桿;321、支連桿;4、連接通道;5、副出氣孔;6、通氣通道;7、主出氣孔;8、限位部;9、吊環;10、貫穿槽;11、限位滑塊;12、限位滑槽;13、貫穿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烤模架,參見圖1以及圖2所示,包括整體呈方向的主模框1,主模框1的內部設置了烤模框3,烤模框3內設有通氣通道6,烤模框3的外側壁上設有若干主出氣孔7,主出氣孔7與通氣通道6內部相通,在烤模框3上連接有通氣管2,該通氣管2一端與通氣通道6內部相通,另一端用于與外部供氣設備相接;外部供氣設備會通過通氣管2通入易燃氣體,該易燃氣體通過通氣通道6從出氣孔中噴出,點燃,整個烤模框3外側壁便會存在較大面積的火焰,可同時對面積較大的鍛造模具進行預熱烘烤操作。
以下針對烤模框3做詳細介紹:
參見圖2、圖3以及圖4所示,烤模框3包括兩個主烤框31,每個主烤框31的形狀均為圓環形,若干主出氣孔7則以主烤框31的中部為中心呈圓周陣列設置,在兩個主烤框31之間連通有連接桿32,通氣通道6位于主烤框31內,且通氣通道6的總體形狀同樣也為圓環形,而在連接桿32內也設有連接通道4,連接桿32外側壁上設有若干副出氣孔5,若干副出氣孔5沿著連接桿32的長度方向進行排布,副出氣孔5與連接通道4內部相通,連接通道4的兩端分別連通于兩個通氣通道6,在每個主烤框31上均連接有通氣管2,該通氣管2與主烤框31內的通氣通道6內部相通;
為了實現主烤框31的左右滑移,參見圖1、圖3以及圖4所示,每個主烤框31外側壁上均設有限位滑塊11,該限位滑塊11為T型滑塊,在主模框1的內框壁上設有限位滑槽12,該限位滑槽12為T型滑槽,限位滑槽12的長度方向與兩個主烤框31的排列方向保持一致,限位滑塊11能沿著限位滑槽12進行橫向左右移動;另外,連接桿32則分為兩個支連桿321,兩根支連桿321分別固定連接于對應主烤框31,兩個支連桿321背離主烤框31的端部相互套接,在主模框1上設置了貫穿孔13,通氣管2穿過貫穿孔13,當主烤框31進行左右滑移時,支連桿321之間也同樣進行同步滑移,通氣管2則能沿著貫穿孔13進行滑移,防止出現通氣管2與主模框1發生干涉,為了能限定主烤框31的位置,在烤模框3上還設置了限位部8,該限位部8可選用限位螺栓,在主模框1上設有貫穿槽10,該限位部8貫穿于貫穿槽10,并且螺紋連接于限位滑塊11。
為了提升安裝的便捷性,參見圖2所示,在主模框1外側壁上設有吊環9,吊環9設置有多個且可分別位于不同的主模框1框壁上,以供鍛造模具上的鉤連件鉤連。
實際工作過程中:
外部供氣設備將易燃氣體通過通氣管2注入到通氣通道6內,然后一部分從主出氣孔7冒出,另一部分則通過連接通道4從副出氣孔5冒出,點燃從主出氣孔7或者副出氣孔5冒出的易燃氣體,能使整個烤模框3帶有火焰,可直接對鍛造模具進行預熱;
當鍛造模具整體體積較小或較大時,擰松限位部8,并使兩個主烤框31沿著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的方向進行滑移,此時兩個支連桿321也會發生對應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遠離的移動,當移動至理想位置時,擰緊限位部8,從而使整個烤模框3的整體形狀得到固定,以適應對應的大小的鍛造模具預熱。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性實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