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孔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翻孔裝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翻孔凸模、固定凹模和活動凹模,固定凹模上設有第一缺口,活動凹模上設有第二缺口,固定凹模固定連接于下模座,活動凹模可移動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可與翻孔凸模配合的凹槽,翻孔凸模連接在上模座上,上模座可相對下模座移動使翻孔凸模伸入凹槽中。工件定位在活動凹模上,活動凹模朝著固定凹模移動和固定凹模構成完整的翻孔凹模,上模座向下移動,翻孔凸模跟隨上模座移動沖壓定位在翻孔凹模上的工件;上模座和活動凹模反向移動,翻孔凸模脫離翻孔凹模,活動凹模脫離固定凹模,工件也從第二缺口脫離固定凹模,易于取件,活動凹模的移動方向可多樣化設置,減少了占用空間,減少了模具成本。
【專利說明】
翻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領域,具體涉及翻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帶角度翻孔都是采用斜楔機構,然后把翻孔凹模整個退出后,才可以取件,這樣一般要在翻孔方向做滑車機構,當角度較大時,會占用很大的空間,而且當碰到結構復雜的工件時,工件會卡在下模上,無法取出,卸料困難,強制取出容易造成型面的嚴重變形。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翻孔裝置,方便翻孔凹模的退出及工件的取出,避免工件變形,減少占用空間,減少成本。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翻孔裝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翻孔凸模、固定凹模和活動凹模,所述固定凹模上設有第一缺口,所述活動凹模上設有第二缺口,所述固定凹模固定連接于下模座,所述活動凹模可移動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可與翻孔凸模配合的凹槽,所述翻孔凸模連接在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可相對下模座移動使翻孔凸模伸入凹槽中。工件定位在活動凹模上,活動凹模朝著固定凹模移動和固定凹模構成完整的翻孔凹模,也就是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完整的凹槽,上模座向下移動,翻孔凸模跟隨上模座移動沖壓定位在翻孔凹模上的工件;沖壓完成后,上模座和活動凹模反向移動,翻孔凸模脫離翻孔凹模,活動凹模脫離固定凹模,工件也從第二缺口脫離固定凹模,活動凹模脫離固定凹模方便,工件也易于從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中脫離,易于取件,避免工件變形,活動凹模相對固定凹模的移動方向可多樣化設置,相比于現有技術中退件時翻孔凹模需沿著翻孔方向移動,減少了占用空間,減少了模具成本。
[0005]改進的,翻孔裝置包括吊楔機構,所述吊楔機構包括滑動連接于上模座的吊楔、固定連接于下模座的第一斜楔以及連接在上模座和吊楔之間使吊楔復位的第一彈簧,所述翻孔凸模固定連接于吊楔。上模座下移使得吊楔和第一斜楔相抵接,上模座繼續下移使得吊楔沿著第一斜楔滑動,翻孔凸模隨著吊楔沿著滑動方向朝著翻孔凹模移動,對定位在翻孔凹模上的工件進行翻孔,通過吊楔機構實現翻孔凸模隨著上模座的下移朝著翻孔凹模移動,結構簡單,位移精確,上模座上移后第一彈簧可使得吊楔復位,方便下一次翻孔操作。
[0006]改進的,翻孔裝置包括普通斜楔機構,所述普通斜楔機構包括滑動連接于下模座的滑塊、固定連接于上模座的第二斜楔以及連接在滑塊和下模座之間使滑塊復位的第二彈簧,所述活動凹模固定連接于滑塊。上模座下移使得第二斜楔下移,第二斜楔下移過程中先抵接滑塊、再推動滑塊沿著下模座滑動,活動凹模隨著滑塊沿著滑動方向朝著固定凹模移動,直至活動凹模和固定凹模構成完整的翻孔凹模,上模座上移后第二彈簧可使得滑塊復位,方便下一次翻孔操作,滑塊和吊楔均有上模座驅動,活動凹模和翻孔凸模動作的協調度易于控制,同時節約了驅動元件。
[0007]改進的,所述固定凹模上設有第一斜面,所述活動凹模上設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斜率和第二斜面的斜率相同,所述第一缺口設在第一斜面的下端,所述第二缺口設在第二斜面的下端。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時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槽口傾斜向上的凹槽,翻孔凸模和翻孔凹模構成側沖孔機構,便于大角度翻孔,工件翻孔后易于從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脫離,方便取件。
[0008]改進的,所述下模座上設有限制滑塊位移的擋塊,所述擋塊設在滑塊靠近固定凹模的一側,所述滑塊抵接擋塊時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位于同一平面上。通過擋塊的設置限制滑塊的位移,保證活動凹模和固定凹模的充分配合。
[0009]改進的,所述下模座上設有限制滑塊位移的緩沖器,所述緩沖器設在滑塊遠離固定凹模的一側。通過緩沖器限位滑塊的位移,避免滑塊脫離下模座。
[0010]有益效果: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該實用新型翻孔裝置,工件定位在活動凹模上,活動凹模朝著固定凹模移動和固定凹模構成完整的翻孔凹模,也就是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完整的凹槽,上模座向下移動,翻孔凸模跟隨上模座移動沖壓定位在翻孔凹模上的工件;沖壓完成后,上模座和活動凹模反向移動,翻孔凸模脫離翻孔凹模,活動凹模脫離固定凹模,工件也從第二缺口脫離固定凹模,活動凹模脫離固定凹模方便,工件也易于從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中脫離,易于取件,避免工件變形,活動凹模相對固定凹模的移動方向可多樣化設置,相比于現有技術中退件時翻孔凹模需沿著翻孔方向移動,減少了占用空間,減少了模具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3]圖1為沖壓狀態下翻孔裝置的結構圖;
[0014]圖2為初始狀態下翻孔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翻孔裝置,包括上模座(圖中未畫出)、下模座(圖中未畫出)、翻孔凸模2、固定凹模3、活動凹模4、吊楔機構和普通斜楔機構。吊楔機構包括滑動連接于上模座的吊楔51、固定連接于下模座的第一斜楔52以及連接在上模座和吊楔之間使吊楔復位的第一彈簧(圖中未畫出),第一斜楔和吊楔上分別設有斜面,吊楔可沿著第一斜楔的斜面上下滑動,翻孔凸模固定連接于吊楔,翻孔凸模的沖壓方向即吊楔相對第一斜楔的滑動方向;普通斜楔機構包括滑動連接于下模座的滑塊61、固定連接于上模座的第二斜楔62以及連接在滑塊和下模座之間使滑塊復位的第二彈簧63,第二斜楔和滑塊上分別設有斜面,第二斜楔可沿著滑塊的斜面上下移動,進而推動滑塊沿著下模座的上表面水平移動,活動凹模固定連接于滑塊;固定凹模固定連接在下模座上,固定凹模上設有第一斜面,活動凹模上設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斜率相同,第一斜面的下端設有第一缺口,第二斜面的上端設有第二缺口,活動凹模隨著滑塊水平移動時可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此時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可與翻孔凸模配合的凹槽,也就是說活動凹模和固定凹模可構成與翻孔凸模配合的翻孔凹模,工件I定位在翻孔凹模上,下模座上設有限制滑塊位移的擋塊7和緩沖器8,擋塊設在滑塊靠近固定凹模的一側,滑塊抵接擋塊時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緩沖器設在滑塊遠離固定凹模的一側。
[0016]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翻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翻孔凸模(2)、固定凹模(3)和活動凹模(4),所述固定凹模上設有第一缺口(31),所述活動凹模上設有第二缺口(41),所述固定凹模固定連接于下模座,所述活動凹模可移動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構成可與翻孔凸模配合的凹槽,所述翻孔凸模連接在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可相對下模座移動使翻孔凸模伸入凹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孔裝置,其特征在于:翻孔裝置包括吊楔機構,所述吊楔機構包括滑動連接于上模座的吊楔(51)、固定連接于下模座的第一斜楔(52)以及連接在上模座和吊楔之間使吊楔復位的第一彈簧,所述翻孔凸模固定連接于吊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孔裝置,其特征在于:翻孔裝置包括普通斜楔機構,所述普通斜楔機構包括滑動連接于下模座的滑塊(61)、固定連接于上模座的第二斜楔(62)以及連接在滑塊和下模座之間使滑塊復位的第二彈簧(63),所述活動凹模固定連接于滑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翻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模上設有第一斜面,所述活動凹模上設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斜率和第二斜面的斜率相同,所述第一缺口設在第一斜面的下端,所述第二缺口設在第二斜面的下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翻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設有限制滑塊位移的擋塊(7),所述擋塊設在滑塊靠近固定凹模的一側,所述滑塊抵接擋塊時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設有限制滑塊位移的緩沖器(8),所述緩沖器設在滑塊遠離固定凹模的一側。
【文檔編號】B21D37/12GK204209002SQ201420688748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黃龍, 林志明, 楊喬寶, 呂煒東 申請人:浙江鐵牛汽車車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