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自動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n釘自動生產排列設備。
背景技術:
現在n釘的生產模式主要為在線板在沖床切斷,沖壓成型,人工進行排列組合,進行包裝。這樣的生產模式,因為后續程序是人工進行,不能進行高速生產。所以如今的n釘生產速度慢,耗費人力物力,導致整體成本高,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一些發明人研發可以實現n釘自動化包裝的技術,例如中國專利號為2015206767375的一種實現n釘相扣的設備,該申請公開的一種實現n釘相扣的設備,包括工作臺、支撐件、堆料裝置一、頂料機構、堆料裝置二、推料裝置,所述堆料裝置一、頂料機構、堆料裝置二、推料裝置均安裝在工作臺上;所述堆料裝置一與頂料機構在同一水平線上,堆料裝置二與推料裝置分別在堆料裝置的兩側。該申請的動作過程是先把n釘排成一列,然后與另外一列n釘實現相扣。但是該n釘的相扣操作難度略大,動作過程相對比較復雜,不能夠精準達到所需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如今n釘生產速率慢,需要大量人工的問題。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n釘自動生產排列設備,包括沖床、進料裝置、n釘扣合裝置、排列疊放裝置,所述沖床連接進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連接n釘扣合裝置,所述排列疊放裝置安裝在n釘扣合裝置下方。
所述進料裝置上包括翻轉機構、傳動帶、電機一,連接板,所述翻轉機構包括裝在傳送帶前端的電機二,與電機二連接的翻轉板,所述電機一安裝在傳送帶下面,所述連接板安裝在傳動帶的尾部,與所述n釘扣合裝置相接。
所述n釘扣合裝置包括工作板一、推料板一、控制機構一、控制機構二、檔板,所述工作板一連接進料裝置,所述工作板一左端安裝控制機構一,右端安裝控制機構二,所述控制機構一連接推板一,所述控制機構二連接擋板,所述工作板一右端通接料孔。
所述排列疊放裝置包括工作板二、控制機構三、頂料板、控制機構四、推料板二、控制機構五、推料板三、控制機構六、推料板四、控制機構七、推料板五,所述工作板二中部安裝頂料板,所述頂料板連接工作板二底下安裝的控制機構三,所述頂料板與控制機構三連接,所述控制機構四靠近頂料板,所述推料板二連接控制機構四,所述控制機構六、控制機構七安裝在頂料板兩側,分別與推料板四、推料板五連接,所述控制機構五安裝在控制機構四旁邊,所述推料板三與控制機構四連接。
所述控制機構一、控制機構二、控制機構三、控制機構四、控制機構五、控制機構六都包括控制電機、絲桿、連接塊、滑軌,所述控制電機控制絲桿帶動連接塊運動。
所述擋板通過控制機構二移動,調節合適的通料孔大小,所述頂料板與擋板相對活動設置。
所述的連接板與工作板一高度相差3~8cm。
優選的,所述工作板二為“t”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種n釘自動生產排列設備,包括沖床、進料裝置、n釘扣合裝置、排列疊放裝置,所述沖床連接進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連接n釘扣合裝置,所述排列疊放裝置安裝在n釘扣合裝置下方。因此,該n釘自動生產排列設備實現n釘的自動化排列疊放,減輕人力的投入。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進料裝置和n釘扣合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進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排列疊放裝置的俯視圖。
圖5是排列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控制機構的組成圖。
附圖標記說明:1、沖床;2、進料裝置;3、n釘扣合裝置;4、排列疊放裝置;
201、翻轉板;202、電機一;203、傳送帶;204、電機二;205、連接板;
301、工作板一;302、推料板一;303、控制機構一;304、控制機構二;305、擋板;
401、工作板二;402、控制機構三;403、頂料板;404、控制機構四;405、推料板二;406、控制機構五;407、推料板三;408、控制機構六;409、推料板四;410、控制機構七;411、推料板五;
501、控制電機;502、絲桿;503、連接塊;504、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n釘自動生產排列設備,包括沖床1、進料裝置2、n釘扣合裝置3、排列疊放裝置4,所述沖床1連接進料裝置2,所述進料裝置2連接n釘扣合裝置4,所述排列疊放裝置4安裝在n釘扣合裝置3下方。
所述進料裝置2上包括翻轉機構、傳動帶203、電機一202,連接板205,所述翻轉機構包括裝在傳送帶203前端的電機二204,與電機二204連接的翻轉板201,所述電機一202安裝在傳送帶203下面,所述連接板205安裝在傳動帶203的尾部,與所述n釘扣合裝置3相接。通過電機二204改變翻轉板201的旋轉方向,使得n釘在傳送帶203上一正一反地交替傳送。
所述n釘扣合裝置3包括工作板一301、推料板一302、控制機構一303、控制機構二304、檔板305,所述工作板一301連接進料裝置2,所述工作板一301左端安裝控制機構一303,右端安裝控制機構二304,所述控制機構一301連接推料板一302,所述控制機構二304連接擋板305,所述工作板一301右端通接料孔。
所述的連接板205與工作板一301高度相差3~8cm。傳送帶203上一個正方向的n釘先進入工作板一301,隨后一個反方向的n釘與前面的正方向的n釘相扣合,實現n釘的扣合。
所述排列疊放裝置包括工作板二401、控制機構三402、頂料板403、控制機構四404、推料板二405、控制機構五406、推料板三407、控制機構六408、推料板四409、控制機構七410、推料板五411,所述工作板二401中部安裝頂料板403,所述頂料板403連接工作板二401底下安裝的控制機構三402,所述頂料板403與控制機構三402連接,所述控制機構四404靠近頂料板403,所述推料板二405連接控制機構四404,所述控制機構六408、控制機構七410安裝在頂料板403的兩邊,分別與推料板四409、推料板五411連接,所述控制機構五406安裝在控制機構四404旁邊,所述推料板三407與控制機構四404連接。在各個推板的作用下,使得n釘排列疊放在工作板二401上。
所述控制機構一303、控制機構二304、控制機構三402、控制機構四404、控制機構五406、控制機構六408都包括控制電機501、絲桿502、連接塊503、滑軌504,所述控制電機501控制絲桿502帶動連接塊503運動。
所述擋板305通過控制機構二304移動,調節合適的通料孔大小,所述頂料板403與擋板305相對活動設置。
所述工作板二401為“t”型,實現空間的最佳放置。
工作時,n釘經過沖床1的切斷沖壓成型,先進入翻轉板201,翻轉板201在電機二204的作用下,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n釘正方向落下傳送帶203,下一個n釘進入翻轉板201,翻轉板201逆時針旋轉,使得n釘反方向落下傳送帶203,n釘一正一反地在傳送帶203上傳動;控制機構二304控制擋板305,調節擋板305移動的合適距離;正方向的n釘先通過連接板205,進入比連接板205低的工作板一301,接著反方向的n釘接著進入工作板一301,與正方向的n釘相扣合。
控制機構一303推動推料板一302,把扣合的n釘推進接料孔,控制機構三402在n釘進入接料孔前,控制頂料板403上升,接住扣合的n釘,然后下降一個n釘單位的距離,接住下兩個扣合起來的n釘,直到工作板二401上。
頂料板403下降到工作板二401后,控制機構四404控制推料板二405,推動疊合的一列n釘向前,直到控制機構六408、控制機構七410控制的推料板四409、推料板五411中間,然后推料板二405回到原來位置,控制機構六408控制推料板四409前進,控制機構七410控制推料板五411后退,然后推料板四409回到原來位置。當推料板二405推動下一列n釘過來時,就重復前面的動作,直到n釘排列成所需的列數,控制機構五406控制推料板三407移動,推動排列疊好的n釘。
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