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電磁加熱錨桿并同時實現鉚桿穿孔、鉚接和研磨工序的鉚桿安裝設備。
背景技術:
鋼結構的連接特別是鋼橋、船舶、高層建筑、軍工裝備等大型鋼結構的現場連接質量控制,一直是困擾國內外廣大設計及施工人員的難題。常用的焊接和栓接均各有利弊,而傳統的熱鉚工藝通過鉚釘與鋼板的擠壓、頂緊,使鉚桿鐓粗,同時鉚桿在冷卻時徑向收縮增加連接板的摩阻力,能承受較大的沖擊荷載和振動。相較焊接沒有熱影響區和殘余應力及殘余變形,相較高強螺栓連接節點強度更高、更耐沖擊和振動,且安全性能好、節點板小、節約鋼材。因此熱鉚兼有焊接和栓接的優勢。但由于傳統鉚接方法和設備落后,鉚釘加熱困難、穿孔、施鉚的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工作效率低,所以慢慢被焊接、栓接所替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利用電磁加熱錨桿并同時實現鉚桿穿孔、鉚接和研磨工序的鉚桿安裝設備。
特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鉚桿安裝設備,包括:
電磁熱鉚機,通過電磁加熱鉚桿,并將加熱后的鉚桿穿入待固定的鉚孔內;
電磁氣錘,對鉚桿穿出所述鉚孔的端頭進行熱鉚接固定;
鉚頭研磨機,對被所述電磁氣錘鉚接后的鉚桿端頭厚街整形研磨。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熱鉚機包括安裝各部件的槍體,所述槍體內安裝有,電磁支座,設置在所述槍體的一端,用于定位待穿鉚桿的鉚孔;
加熱室,位于所述電磁支座的一側,通過四周設置的電磁線圈對內部空間進行加溫;
推料裝置,位于所述加熱室與所述電磁支座相對的另一側,在控制開關的控制下,將鉚桿推至所述加熱室進行加熱,或將加熱后的鉚桿穿過所述電磁支 座后打入所述鉚孔。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室還設置有調整所述電磁線圈輸出電壓大小的變壓器。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熱鉚機內安裝有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電磁熱鉚機的工作過程,同時通過設置在所述槍體上的顯示屏,顯示當前工作狀態。
進一步地,在所述加熱室處設置有對所述加熱室外壁進行降溫的冷卻系統,所述冷卻系統包括風冷和水冷。
進一步地,在所述推料裝置處設置有與所述槍體外部相通的鉚桿添加通道。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室內加熱時的溫度為600℃~1100℃。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氣錘包括:
定位磁座,設置在所述錘架的一端,用于定位鉚桿穿出鉚孔的一端;
氣錘,設置在所述定位磁座的一側,用于對被所述定位磁座定位的鉚桿端頭進行加工;
錘架,用于安裝驅動所述氣錘動作的動力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錘架上安裝有方便操作人員掌握的防震把手。
進一步地,所述鉚頭研磨機包括:
研磨頭,用于套在被所述電磁氣錘鉚接后的鉚桿端頭上,并利用摩擦對鉚桿端頭進行打磨整形;
研磨架,用于安裝驅動所述研磨頭工作的動力設備;
研磨開關,控制所述動力設備的啟停。
本實用新型的電磁熱鉚機可以連續對特定位置上的鉚桿瞬間加熱至600℃~1100℃,然后自動將加熱后的鉚桿打進鉚孔內,一次實現鉚桿的送桿、接桿和穿桿過程。通過電磁氣錘和鉚頭研磨機,可實行對鉚桿同步進行擊打鉚合、研磨,改變了傳統方式中,一端人工頂緊,另一端人工擊打時的不協調、工作效率低且鉚接質量差的現象。本實施例中的鉚桿安裝設備可簡化傳統鉚接工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鉚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鉚桿安裝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鉚桿安裝設備的外部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電磁氣錘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鉚頭研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鉚桿安裝設備一般性地包括,電磁熱鉚機10、電磁氣錘20和鉚頭研磨機30。
該電磁熱鉚機10利用電磁加熱原理通過電磁加熱鉚桿40,并將加熱后的鉚桿40穿入待固定的鉚孔內,解決了傳統熱鉚工藝中鉚桿40加熱后送桿、接桿、穿桿的難題。
該電磁氣錘20通過擊打的方式,將已經穿過鉚孔的鉚桿40端頭進行熱鉚接固定,使鉚桿40端頭的直徑大于鉚孔的直徑,從而將鉚桿40限定在鉚孔中,形成穩定的固定有關系。
該鉚頭研磨機30對被電磁氣錘20鉚接后的鉚桿40端頭表面進行整形研磨,使鉚桿40的端頭整潔且形狀統一。
本實施例中,電磁熱鉚機10可以連續對特定位置上的鉚桿40瞬間加熱至600℃~1100℃,然后自動將加熱后的鉚桿40打進鉚孔內,一次實現鉚桿40的送桿、接桿和穿桿過程。通過電磁氣錘20和鉚頭研磨機30,可實行對鉚桿40同步進行擊打鉚合、研磨,改變了傳統方式中,一端人工頂緊,另一端人工擊打時的不協調、工作效率低且鉚接質量差的現象。本實施例中的鉚桿40安裝設備可簡化傳統鉚接工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鉚接質量。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具體的電磁熱鉚機10可以包括用于安裝各部件的槍體11,該槍體11主要供操作人員在工作時方便把持。在槍體11內可以安裝電磁支座12、加熱室13和推料裝置14。
該電磁支座12設置在槍體11的一端,用于自動或半自動地將電磁熱鉚機10定位在待穿鉚桿40的鉚孔處。該加熱室13與電磁支座12相鄰,用于提供加熱鉚桿40的空間,在加熱室13的側壁上設置有電磁線圈131,電磁線圈131利用電磁感應對加熱室13內的鉚桿40進行加熱;電磁線圈131一般由相對的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提供電力的電容器組構成。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還可以設置可調整當前電磁線圈131加熱量大小的變壓器132。
該推料裝置14位于加熱室13與電磁支座12相對的另一側,在控制開關17的控制下,可以將鉚桿40推至加熱室13內進行加熱,或將加熱后的鉚桿40穿過電磁支座12后打入鉚孔內。推料裝置14具備更換和添加鉚桿40的鉚桿添加通道,其采用夾持的方式固定鉚桿40的一端,對其進行推送加熱和送入鉚孔。具體的控制開關17可以是設置在槍體11上的手動扳機,而推料裝置 14可以設置二段式的控制機構,通過手動板機控制推料裝置14的階段性工作。如第一次開關啟動加熱程序,而第二次開關則確認將鉚桿送入鉚孔。
進一步地,為方便控制鉚桿40的處理過程,可以在電磁熱鉚機10內安裝控制模塊,該控制模塊配合操作人員控制電磁熱鉚機10的工作過程,能夠自動或半自動的實現一些輔助工作。此外,在槍體11上還可以設置顯示屏15,顯示屏15與控制模塊及設置在加熱室13的溫度傳感器連接,顯示屏15可以顯示加熱溫度、鉚桿40尺寸等一些工作狀態信息。進一步地,該顯示屏15還可以是觸摸式顯示屏,使操作人員通過顯示屏15操作控制模塊,以對當前工作參數進行設置或調整。
進一步地,為降低加熱室13內部溫度對外部的影響,可以在加熱室13的內部或外表面處設置對加熱室13外壁進行降溫的冷卻系統。具體的冷卻系統可以同時包括風冷和水冷。如風扇、循環水等。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電磁氣錘20一般性地包括用于定位鉚桿40穿出鉚孔的一端的定位磁座21,和用于對被定位磁座21定位的鉚桿40端頭進行加工的氣錘22,以及用于安裝驅動氣錘動作的動力設備的錘架23。定位磁座21設置在錘架23的一端,而氣錘22設置在定位磁座21的一側。工作時,定位磁座21用于將鉚桿40穿出鉚孔的端頭限定住,然后氣錘22在動力設備的驅動下,對鉚桿40的端頭進行熱鉚,使鉚桿40完全限制在鉚孔中。為方便操作人員工作,可以在錘架23上安裝方便操作人員掌握的防震把手24。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鉚頭研磨機30包括用于套在被電磁氣錘20鉚接后的鉚桿40端頭上并利用摩擦對鉚桿端頭進行打磨整形的研磨頭31,和用于安裝驅動研磨頭31工作的動力設備的研磨架32,以及設置在研磨架32上以控制動力設備的啟停的研磨開關33。在工作時,當電磁氣錘20對鉚桿40熱鉚完成后,再將鉚頭研磨機30的研磨頭31套在熱鉚后的鉚桿40上,通過研磨開關33啟動動力設備使研磨頭31旋轉,利用摩擦,將鉚桿40的端頭打磨光滑。具體的動力設備可以是電機,而研磨頭31可以是帶有內凹結構的砂輪。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實用新型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 其他變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