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裝置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
背景技術:
稱重彈性體是電子稱重儀器上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電子稱重儀器主要是依靠稱重彈性體上的應變片達到對物體稱重的目的,機械上對稱重彈性體零件上貼片焊接目前多由人工在機器上完成,加工過程需要的人工多,對工人的技術要求高,且效率及自動化程度都非常低,彈性體上所焊接的貼片質量不一致,容易出現彈性體貼片易損壞等問題,因此設計一種自動化程度高,效率高,貼片與彈性體之間的焊接牢固,吸頭吸附貼片時吸附順暢,托板在其上運動靈活,傳輸阻力小的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陷,設計了一種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
本發明所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包括托板、傳輸架,所述托板放置在所述傳輸架上,彈性體固定在所述托板上,還包括吸頭、機械臂、攝像頭、焊接頭、送料筒、大臂、滾筒,所述傳輸架上的所述滾筒轉動 將所述托板和彈性體一起運送至所述送料筒的前方,貼片放置在所述送料筒內,工作時,所述大臂轉動,所述機械臂也可以繞所述大臂轉動,所述吸頭運動至所述送料筒的上端,將貼片吸附住并運送至彈性體的上方,涂膠刷將膠水涂刷在彈性體的孔內,固定在頂部的所述攝像頭對彈性體和所述吸頭吸附的貼片之間的位置進行校準定心,所述焊接頭隨后運動至彈性體的頂部進行焊接操作,將貼片牢固地焊接在彈性體上。
所述吸頭采用氣動方式,吸附貼片時,吸頭上形成負壓。
所述焊接頭采用光纖焊接的方式進行焊接,而且焊接過程中所述焊接頭共進行兩個來回的焊接。
所述送料筒為圓筒形結構,孔徑大于貼片的直徑。
所述送料筒的頂部圓周方向設置有三個缺口槽。
所述傳輸架為兩條平行的桁架結構,其內部設置有長方形槽,滾筒即固定該長方形槽內,滾筒的頂面高于傳輸架的頂面。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采用托板、傳輸架、吸頭、機械臂、攝像頭、焊接頭、送料筒、大臂、滾筒相結合所設計的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吸頭采用氣動方式,吸頭對貼片的吸附可靠,焊接頭采用光纖焊接的方式進行焊接,而且焊接過程中焊接頭共進行兩個來回的焊接,貼片與彈性體之間的焊接牢固,送料筒為圓筒形結構,孔徑略大于貼片的直徑,貼片在其內部放置可靠,且吸頭吸附貼片時吸附順暢,送料筒的頂部圓周方向設置有三個缺口槽,在外面撥動貼片方便,傳輸架為兩條平行的桁架結構, 其內部設置有長方形槽,托板在其上運動靈活,傳輸阻力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傳輸架俯視示意圖;
圖中各組件和附圖標記分別為:1、彈性體;2、托板;3、吸頭;4、機械臂;5、攝像頭;6、焊接頭;7、送料筒;8、大臂;9、傳輸架;10、滾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包括彈性體1、托板2、吸頭3、機械臂4、攝像頭5、焊接頭6、送料筒7、大臂8、傳輸架9、滾筒10,托板2放置在傳輸架9上,彈性體1固定在托板2上,傳輸架9上的滾筒10轉動將托板2和彈性體1一起運送至送料筒7的前方,貼片放置在送料筒7內,工作時,大臂8轉動,機械臂4也可以繞大臂8轉動,吸頭3運動至送料筒7的上端,將貼片吸附住并運送至彈性體1的上方,涂膠刷將膠水涂刷在彈性體1的孔內,固定在頂部的攝像頭5對彈性體1和吸頭3吸附的貼片之間的位置進行校準定心,焊接頭6隨后運動至彈性體1的頂部進行焊接操作,將貼片牢固地焊接在彈性體1上,該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整個過程都無需人工參與,加工效率高。
吸頭3采用氣動方式,吸附貼片時,吸頭3上形成負壓,貼片的 重量很輕,吸頭3對貼片的吸附可靠。
焊接頭6采用光纖焊接的方式進行焊接,而且焊接過程中焊接頭6共進行兩個來回的焊接,貼片與彈性體1之間的焊接牢固。
送料筒7為圓筒形結構,孔徑略大于貼片的直徑,貼片在其內部放置可靠,且吸頭3吸附貼片時吸附順暢。
送料筒7的頂部圓周方向設置有三個缺口槽,當貼片在其內部被卡住時,在外面撥動方便。
傳輸架9為兩條平行的桁架結構,其內部設置有長方形槽,滾筒10即固定該長方形槽內,滾筒10的頂面略高于傳輸架9的頂面,托板2在其上運動靈活,傳輸阻力小。
本發明所公開的全自動貼片涂膠裝置,吸頭3采用氣動方式,吸頭3對貼片的吸附可靠,焊接頭6采用光纖焊接的方式進行焊接,而且焊接過程中焊接頭6共進行兩個來回的焊接,貼片與彈性體1之間的焊接牢固,送料筒7為圓筒形結構,孔徑略大于貼片的直徑,貼片在其內部放置可靠,且吸頭3吸附貼片時吸附順暢,送料筒7的頂部圓周方向設置有三個缺口槽,在外面撥動貼片方便,傳輸架9為兩條平行的桁架結構,其內部設置有長方形槽,托板2在其上運動靈活,傳輸阻力小。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 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