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A柱的生產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三動斜楔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側圍模具是覆蓋件模具中制造難度及加工精度最高的模具。其中,側圍A柱的截面寬度直接影響了駕駛員的視線,即寬度越大,視線盲區越大,視野障礙角越大。在如今的汽車設計中,通過盡可能的減少A柱截面寬度,增加A柱側壁深度,以減少視線盲區,提高車輛行駛安全性。傳統側圍A柱模具包括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凸模蓋板,和與凸模蓋板相對活動的凸模,凸模通過驅動塊斜向上運動,到位后再進行整形工作,這種機構結果簡單,凸模工作角度和回退行程較小,使用范圍受限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滿足大深度A柱加工要求的三動斜楔裝置。
為實現此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三動斜楔裝置,它包括一級滑車驅動塊;通過一級滑車驅動塊驅動、朝向遠離第一滑車驅動塊的方向水平移動的一級滑車;通過一級滑車驅動、朝向一級滑車外側、斜向上運動、用于加工A柱側壁的二級滑車;以及通過一級滑車驅動、朝向一級滑車外側、斜向上運動、用于加工A柱深度的三級滑車;所述三級滑車的運動傾斜角大于二級滑車的運動傾斜角。
具體的,所述一級滑車驅動塊朝向一級滑車的一側固定有傾斜塊,所述一級滑車朝向一級滑車驅動塊的一端固定有與傾斜塊配合的一級滑車運動塊。
具體的,所述傾斜塊的端面包括一與水平面成銳角的傾斜面和與傾斜面頂部連接的豎直面,所述一級滑車運動塊的的端面為豎直平面。
具體的,所述一級滑車包括一級滑車座和固定于一級滑車座一端的固定座,所述一級滑車座包括一級滑車直板和連接于一級滑車直板底部與一級滑車直板垂直的一級滑車水平板,所述一級滑車運動塊固定于固定座上。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滑車直板頂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二級滑車驅動斜塊,所述二級滑車背面設有與二級滑車驅動斜塊對應的二級滑車運動塊。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滑車水平板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三級滑車驅動斜塊,所述三級滑車底部設有與三級滑車驅動斜塊對應的三級滑車運動塊。
具體的,所述二級滑車包括二級滑車底座、與二級滑車底座成銳角的二級滑車板和固定于二級滑車板上的二級滑車支架,所述二級滑車支架與二級滑車板之間間隔固定有隔板;所述二級滑車支架、隔板和二級滑車板形成三級滑車過孔,所述三級滑車底部開有與隔板對應的凹槽,所述三級滑車設置于三級滑車過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二級滑車板上間隔設有三級滑車楔形導塊,所述三級滑車背面設有與三級滑車楔形導塊配合的三級滑車滑板,所述三級滑車楔形導塊與三級滑車滑板的配合面是一與二級滑車板成鈍角的傾斜面。
具體的,所述三級滑車包括三級滑車背板,所述三級滑車滑板設置于三級滑車背板的背面,所述三級滑車背板的正面下部設有三級滑車底座,所述三級滑車底座的底部設有三級滑車運動塊,所述三級滑車背板的正面上部設有用于加工A柱深度的整形模座。
優選的,所述三級滑車運動塊與三級滑車驅動斜塊的配合面為平面,所述三級滑車驅動斜塊與三級滑車運動塊的配合面包括與三級滑車運動塊貼合的平面和與一級滑車水平板成鈍角的傾斜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一級滑車的直線運動實現二級滑車和三級滑車運動方向的轉化,運動的往復行程大,滑車之間運動相互不干擾。保證了A柱整形深度和整形負角的需求。三動斜楔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市場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一級滑車驅動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一級滑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二級滑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三級滑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一級滑車驅動塊與一級滑車的配合主視圖;
圖6為本發明所設計的三動斜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中一級滑車與二級滑車和三級滑車配合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一級滑車驅動塊,2—一級滑車(2.1—一級滑車座,2.2—固定座),3—二級滑車(3.1—二級滑車底座,3.2—二級滑車板,3.3—二級滑車支架,3.4—隔板),4—三級滑車(4.1—三級滑車背板,4.2—三級滑車底座,4.3—整形模座),5—傾斜塊,6—一級滑車運動塊,7—一級滑車直板,8—一級滑車水平板,9—二級滑車驅動斜塊,10—二級滑車運動塊,11—三級滑車驅動斜塊,12—三級滑車運動塊,13—三級滑車過孔,14—凹槽,15—三級滑車楔形導塊,16—三級滑車滑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7所示的三動斜楔裝置,包括一級滑車驅動塊1;一級滑車驅動塊1朝向一級滑車的一側固定有傾斜塊5,傾斜塊5的端面包括一與水平面成銳角的傾斜面和與傾斜面頂部連接的豎直面,一級滑車2朝向一級滑車驅動塊1的一端固定有與傾斜塊5配合的一級滑車運動塊6,一級滑車運動塊6的的端面為豎直平面。一級滑車驅動塊1向下運動、一級滑車2朝向遠離第一滑車驅動塊1的方向水平移動。
如圖2所示,一級滑車2包括一級滑車座2.1和固定于一級滑車座2.1一端的固定座2.2,一級滑車座2.1包括一級滑車直板7和連接于一級滑車直板7底部與一級滑車直板7垂直的一級滑車水平板8,一級滑車運動塊6固定于固定座2.2上。一級滑車直板7頂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二級滑車驅動斜塊9。如圖3所示,二級滑車3背面設有與二級滑車驅動斜塊9對應的二級滑車運動塊10。二級滑車運動塊10與二級滑車驅動斜塊9的配合面為平面,二級滑車驅動斜塊9與二級滑車運動塊10的配合面包括與二級滑車運動塊10貼合的平面和與一級滑車直板7成鈍角的傾斜面。將二級滑車3安裝于下模座上,一級滑車2向右運動時、驅動二級滑車3斜向上運動,通過安裝于二級滑車3上的模具加工A柱側壁;如圖2所示,一級滑車水平板8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三級滑車驅動斜塊11,如圖4所示,三級滑車4包括三級滑車背板4.1,所述三級滑車滑板16設置于三級滑車背板4.1的背面,三級滑車背板4.1的正面下部設有三級滑車底座4.2,三級滑車底座4.2的底部設有三級滑車運動塊12,三級滑車背板4.1的正面上部設有用于加工A柱深度的整形模座4.3。三級滑車運動塊12與三級滑車驅動斜塊11的配合面為平面,三級滑車驅動斜塊11與三級滑車運動塊12的配合面包括與三級滑車運動塊12貼合的平面和與一級滑車水平板8成鈍角的傾斜面。一級滑車2向右運動時,三級滑車朝向一級滑車2外側、斜向上運動、將模具安裝于三級滑車4上,即可用于加工A柱深度;如圖3所示,二級滑車3包括二級滑車底座3.1、與二級滑車底座3.1成銳角的二級滑車板3.2和固定于二級滑車板3.2上的二級滑車支架3.3,二級滑車支架3.3與二級滑車板3.2之間間隔固定有隔板3.4;二級滑車支架3.3、隔板3.4和二級滑車板3.2形成三級滑車過孔13,如圖4所示,三級滑車4底部開有與隔板3.4對應的凹槽14,三級滑車4設置于三級滑車過孔3.4內。二級滑車板3.2上間隔設有三級滑車楔形導塊15,三級滑車4背面設有與三級滑車楔形導塊15配合的三級滑車滑板16,如圖3所示,三級滑車楔形導塊15與三級滑車滑板16的配合面是一與二級滑車板3.2成鈍角的傾斜面。進一步增加三級滑車16的運動行程,滿足A柱深度的加工要求。
本發明中,如圖7所示,三級滑車4的運動傾斜角大于二級滑車3的運動傾斜角。
三個斜楔的運動步驟及配合關系如下:一級滑車驅動塊1安裝在下模座上,通過上模的向下運動,產生向下的運動行程和作用力;一級滑車驅動塊1和一級滑車2通過傾斜塊5和一級滑車運動塊6配合,一級滑車驅動塊1向下的運動行程轉化成一級滑車2水平向右的水平運動;通過安裝在一級滑車2上的二級滑車驅動斜塊9和三級滑車驅動斜塊11,將一級滑車2的水平運動和轉化成二級滑車3和三級滑車4的斜向上運動。其中,二級滑車3和三級滑車4之間設有三級滑車楔形導塊15,通過三級滑車楔形導塊15與三級滑車滑板16滑配,三級滑車4行程比二級滑車3行程大,滿足A柱加工深度的要求。
本發明結果簡單,操作方便,可實現一級滑車2的運動行程對另兩個的滑車的運動方向的轉化,滿足了A柱整形深度和整形負角的需求。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結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