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圓兜孔保持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為提高航空發動機主軸軸承保持架的耐磨損性,材料選用40CrNiMoA,加工前需進行調質處理。由于調質后硬度高,且此類保持架多數外徑尺寸大,帶有內臺階,兜孔直徑大,多帶有鎖點,加工困難,刀具磨損大。以某形軸承保持架為例, 圓周上兜孔20等分,要求兜孔等分差不超過±0.02mm;鋼球從外徑方向裝入后不得從內鎖口掉出;最大尺寸鋼球與保持架組合后能輕松地通過外圈的最小外內徑。常規工藝為:車成形、調質處理、粗磨外圓、細車內圓、細車第一、第二平面、打標記、鉆、鏜兜孔、終車外圓、終車內圓、車內臺階、去毛刺、動平衡、串光、酸洗、鍍銀、終檢、包裝。
加工中出現的問題有:(1)在工件外圓表面和內臺階表面圍繞兜孔存在車加工振紋;(2)兜孔表面存在明顯的加工痕跡,稱之為絲線;(3)鉆、鏜兜孔時刀具磨損快,更換頻率高,直接影響兜孔表面粗糙度和生產效率;(4)鉆、鏜兜孔時兜孔深度難控制,深則終車內圓后出現掉球;淺則裝配時裝不進外套。出現上述任何一種加工問題,都會導致產品不可修復而報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生產的工件質量和精度均滿足要求,且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圓兜孔保持架加工方法。
本發明圓兜孔保持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CK7815C機床上粗車第一平面及內圓;
第二步,在CK7815C機床上粗車第二平面及外圓;
第三步,熱處理,調質;
第四步,在CK7815C機床上細車第一平面及終車內圓;
第五步,在CK7815C機床上細車第二平面及車外圓;
第六步,在M1083機床上粗磨外圓;
第七步,在CK7815C機床上車內臺階;
第八步,打標記并在THA5632C機床上鉆、鏜兜孔;
第九步,在H123C機床上終磨外圓;
第十步,鉗,去毛刺;
第十一步,動平衡檢測;
第十三步,串光、酸洗、鍍銀、
第十四步,終檢、包裝。
本發明操作簡單,生產的工件質量和精度均滿足要求,且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圓兜孔保持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CK7815C機床上粗車第一平面及內圓;
第二步,在CK7815C機床上粗車第二平面及外圓;
第三步,熱處理,調質;
第四步,在CK7815C機床上細車第一平面及終車內圓;
第五步,在CK7815C機床上細車第二平面及車外圓;
第六步,在M1083機床上粗磨外圓;
第七步,在CK7815C機床上車內臺階;
第八步,打標記并在THA5632C機床上鉆、鏜兜孔;
第九步,在H123C機床上終磨外圓;
第十步,鉗,去毛刺;
第十一步,動平衡檢測;
第十三步,串光、酸洗、鍍銀、
第十四步,終檢、包裝。
本發明操作簡單,生產的工件質量和精度均滿足要求,且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將外圓的最終加工方式由車削加工改為磨削加工,并將該工序安排在鉆、鏜兜孔工序之后。改善了外圓的表面質量,杜絕了外圓表面上的車加工振紋。
將車內臺階工序安排在鉆、鏜兜孔之前完成。由于此時車削是連續車削,保持架抗力均勻,消除了內臺階表面上的車加工振紋。
將終車內圓工序安排在鉆、鏜兜孔之前完成。此工序的改變對保持架的精度基本上無影響,但鉆、鏜兜孔時兜孔深度易于掌握,因為此時兜孔鎖點的大小既為成品的大小,裝入鋼球后可直接檢驗鋼球能否從內鎖口掉出,最大尺寸鋼球與保持架的組合體能輕松地通過外圈的最小外內徑,大大降低了鉆頭、鏜刀的磨損率。兜孔表面的絲線減少,粗糙度得到改善。
采用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CK7815C終加工兩個端面和內臺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幾何精度和尺寸精度。如兩端面的平行差提高到0.01 mm,內臺階兩面尺寸相互差不超過0.0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