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油氣缸精密內孔的新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油氣缸廣泛地用于傳遞較大動力進行直線運動的各類機構中,如飛機的起落架、工程機械中的挖加工法。掘、鏟運機、礦山中用于巷道支撐的液壓護柱等。此類零件的內孔加工精度要求高,粗糙度小、耐磨性強等是加工中的難點之一,煤礦中的液壓護柱油缸,其內孔直徑100,長度為1000 mm,粗糙度要求尺Ra0.4-0.8um。
傳統的加工方法(1)毛坯成型較大尺寸的油氣缸其毛坯成形通常有2種方式:①采用球墨鑄鐵通過離心鑄造成型:②鋼質油氣缸則大多采用冷軋或熱軋鋼管直接進行機械加工。(2)機械加工無論是鑄造毛坯或鋼管毛坯,機械加工時其外輪廓在加工完成后進行工作內孔的加工。傳統的工藝過程:粗鏜內孔、精鏜內孔;磨內孔、珩磨內孔、研磨內孔。小型油氣缸工藝過程:鉆內孔、擴孔、鉸孔、研磨內孔。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提高了油氣缸的耐磨性.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的油氣缸精密內孔的新型加工方法。
本發明油氣缸精密內孔的新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先粗鏜內孔;
第二步,鏜滾綜合加工內孔至要求尺寸;且切削速度為200m/min;背吃刀量為0.5mm,進給量為1911mm/min。
本發明操作簡單,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提高了油氣缸的耐磨性.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油氣缸精密內孔的新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先粗鏜內孔;
第二步,鏜滾綜合加工內孔至要求尺寸;且切削速度為200m/min;背吃刀量為0.5mm,進給量為1911mm/min。
這種綜合加工工具最前端為可調浮動鏜刀.其尺寸可利用前端孔中的螺釘進行調整.中部為錐形滾柱.其最終尺寸也可通過其后端的螺旋套進行調整.后部為防止鏜桿懸浮產生振動而安裝的塑料支撐塊.用于支撐較長內孔的鏜桿。由于滾柱相對于工件直徑較小.故其接觸寬度較小.通常為線接觸.加工時為防止產生的切屑劃傷已加工表面.采用從工具后端向前噴出一定壓力的冷卻潤滑液使切屑從工件的待加工表面一端隨同冷卻潤滑液排出。
生產效率顯著提高應用鏜滾綜合加工法精加工油氣缸內孔時.加工1個1000 mm長、直徑為西100 mm的內孔,若主軸轉速為600r/min,進給量3mm/r.機動時間約為40s,即不到1 min時間就可加工1個油缸內孔,比傳統的磨削和珩磨加工的生產效率顯著提高:
提高了加工質量由采用鏜孔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和鏜滾綜合法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的對比試驗圖.可清楚地看出.該加工方法加工后粗糙度可達尺Ra0.2,接近鏡面;
提高了油氣缸的耐磨性,延長了使用壽命采用鏜滾綜合加工油氣缸內孔時不僅迅速降低了粗糙度.更主要的是內孔的表面層受到滾壓力后使其晶粒被擠壓產生位錯.密度增加形成殘余應力.這種壓應力使其纖維硬度提高HV8~12。顯著提高了耐磨性,使用壽命提高了20%~30%:
降低了生產成本由于所應用的工具在使用時一次投資.僅需更換浮動鏜刀頭和滾柱.一般情況下這種滾柱的使用壽命比較長.所耗費的人工和工具成本遠較磨削、珩磨或研磨低.這種裝置可直接在普通機床上使用.無需專用機床.因而其生產成本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