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罐車L型鋁合金梁折彎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L型鋁樑折彎方法。
背景技術:
罐車L型梁原為鋼材、近年隨著汽車輕量化,各汽車廠逐步用鋁型材取代鋼材。為配合車架安裝,需在長度方向折正反兩道彎,成z字型,因L型鋁樑折彎難度大,容易脆裂、壓傷等,行業里折彎時往往將承受拉伸或擠壓那條邊切開,待折彎后再補焊恢復,而且還需要幫筋板加固,這樣一來造成:多處切割、焊接及增加加強筋板,外觀不美;車樑設計成L型主要是增加強度,但主受力邊被切開后受力強度大大降低;切割、焊接時鋁型材被退火,硬度降低,達不到T6狀態,影響整個樑的支撐強度;切割、焊接過程工件表面其它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型鋁樑折彎方法,設計合理,鋁型材折彎時不脆裂、壓傷和劃痕,成型簡單,相比切割焊接方式強度高,外形更加美觀。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L型鋁樑折彎方法,鋁樑需先經過加熱后冷卻,再折彎成型,最后通過時效爐恢復到鋁合金熱處理的T6狀態。
所述的加熱后冷卻后鋁樑鋁合金熱處理為T4狀態、表面硬度5及以下。
所述的加熱采用中頻爐加熱到330度后冷卻。
所述的折彎成型用模具進行折彎,模具上R角與產品的R角匹配、表面熱處理、上下模上增加滑塊,減少折彎和退料過程中對產品的擠壓、增加模具對產品控制的長度、折彎角考慮到鋁型型材的反彈、并在模具兩端加木墊塊固定產品,減少變形等一系列改善后。
L型鋁樑折彎方法,鋁樑過水為T4狀態時,進行擠壓成型、折彎成型,最后通過時效爐處理鋁合金為T6狀態。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L型鋁樑折彎方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鋁型材折彎時不脆裂、壓傷和劃痕,成型簡單,相比切割焊接方式強度高,外形更加美觀。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跟客戶要求:將長12006mm,一條邊160mm,另一條邊75mm,厚10mm的L型罐車樑在160邊上折正反2道168度彎,以取代原來切割、折彎后再焊接加工工藝,增加強度和美觀。
折彎、加熱爐退火、時效處理淬火試驗過程如下:
L型鋁樑折彎方法,鋁樑需先經過加熱后冷卻,用中頻爐加熱到330度冷卻,表面硬度由HB14降到HB5以下折彎:可以折彎,但折彎角度、形狀不達標,表面壓傷、刮痕嚴重。需要修改模具;剛開始用簡易模,存在折彎角度168度達不到、折彎中料向內則彎曲,模具拉劃、擠壓產品嚴重,折彎后產品取出困難等問題.通過重開模和精密加工、模具上R角與產品的R角匹配、表面熱處理、上下模上增加滑塊,減少折彎和退料過程中對產品的擠壓、增加模具對產品控制的長度、折彎角考慮到鋁型型材的反彈、并在模具兩端加木墊塊固定產品,減少變形等一系列改善后。
時效處理淬火:用時效爐加熱到250度,料表面完好無損,通過5小時時效處理,硬度可以達到T6,試驗成功
T6狀態下的L樑表面硬度較高為HB14,不能直接折彎,需經過加熱冷卻成T4狀態、表面硬度5及以下,折彎成型,再通過時效爐恢復到T6狀態
進一步改良:L型鋁樑折彎方法,鋁樑過水為T4狀態時,進行擠壓成型、折彎成型,最后通過時效爐處理鋁合金為T6狀態。
這樣減少第一道加熱降低硬度工序,也就不需要中頻加熱爐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