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實際U字形圓桿生產中,經常遇到要將全直的圓桿材彎曲成U字形圓桿。在U字形圓桿成形加工中,傳統企業都會使用帶有銳角的固定式彎曲模,只要沖壓一次,就可成型完畢,但這樣必會對制品帶來挫傷,而且制品若在電鍍之前未去做去傷磨圓的前處理時,通常也得不到漂亮的表面,從而影響制品的價格。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及工作方法,不僅結構設計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包括V字形彎曲沖頭與活動下模組件,所述活動下模組件包含對稱設置在V字形彎曲沖頭中心線左右兩側的左翹臂下模與右翹臂下模,所述左翹臂下模與右翹臂下模分別經支銷鉸接在臺座的上端面。
優選的,所述V字形彎曲沖頭的下端部沿其輪廓開設有用以定位圓桿的第一定位凹槽。
優選的,所述左翹臂下模的上端面開設有用以定位圓桿的第二定位凹槽。
優選的,所述右翹臂下模的上端面開設有用以定位圓桿的第三定位凹槽。
優選的,所述右翹臂下模的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以定位圓桿的定位側板。
優選的,所述定位側板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定位圓桿的第四定位凹槽。
優選的,所述右翹臂下模的右側端設置有用以定位圓桿的定位銷。
優選的,所述臺座由隧道鋼制作而成。
一種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包含以下步驟:
(1)先把兩端已經攻好牙的直圓桿置放于左翹臂下模與右翹臂下模之上,直圓桿的一端碰到右翹臂下模的右側端的定位銷,定位無誤后,即可進行一彎的加工;
(2)V字形彎曲沖頭下沖,左翹臂下模與右翹臂下模同時繞著支銷翹起并向中心線轉動,從而進行第一次V形彎折,當V字形彎曲沖頭沖直圓桿成直角狀的時侯,第一次下沖程結束,得到L字形圓桿;
(3)V字形彎曲沖頭上升,將步驟(2)中得到的L字形圓桿由左側托出,反向放入左翹臂下模與右翹臂下模之上;
(4)利用第二定位凹槽、第三定位凹槽以及第四定位凹槽定位L字形圓桿,V字形彎曲沖頭再次下沖,左翹臂下模與右翹臂下模同時繞著支銷翹起并向中心線轉動,從而進行第二次V形彎折,當V字形彎曲沖頭沖L字形圓桿成直角狀的時侯,第二次下沖程結束,得到U字形圓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步驟簡單,將直圓桿經過兩次彎曲,完成成形,大幅提高產品外觀質量,不會對圓桿造成挫傷,經濟效益明顯。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次下沖程模具呈開啟狀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次下沖程模具呈開啟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次下沖程模具呈合模狀態的主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L字形圓桿的構造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U字形圓桿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V字形彎曲沖頭,2-左翹臂下模,3-右翹臂下模,4-支銷,5-臺座,6-第一定位凹槽,7-第二定位凹槽,8-第三定位凹槽,9-定位側板,10-第四定位凹槽,11-定位銷,12-L字形圓桿,13-U字形圓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5所示,一種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包括V字形彎曲沖頭1與活動下模組件,所述活動下模組件包含對稱設置在V字形彎曲沖頭1中心線左右兩側的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所述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分別經支銷4鉸接在臺座5的上端面,所述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之間具有用以旋轉的間隙,所述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的前端為圓弧狀,以能夠旋轉為準。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V字形彎曲沖頭1的下端部沿其輪廓開設有用以定位圓桿的第一定位凹槽6。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左翹臂下模2的上端面開設有用以定位圓桿的第二定位凹槽7。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右翹臂下模3的上端面開設有用以定位圓桿的第三定位凹槽8。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右翹臂下模3的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以定位圓桿的定位側板9。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側板9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定位圓桿的第四定位凹槽10。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右翹臂下模3的右側端設置有用以定位圓桿的定位銷11。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臺座5由隧道鋼制作而成。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凹槽7、第三定位凹槽8以及第四定位凹槽10均呈圓弧狀,優選的,呈半圓狀,與圓桿相適應。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包含以下步驟:
(1)先把兩端已經攻好牙的直圓桿置放于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之上,直圓桿的一端碰到右翹臂下模3的右側端的定位銷11,定位無誤后,即可進行一彎的加工;
(2)V字形彎曲沖頭1下沖,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同時繞著支銷4翹起并向中心線轉動,從而進行第一次V形彎折,當V字形彎曲沖頭1沖直圓桿成直角狀的時侯,第一次下沖程結束,得到L字形圓桿12;
(3)V字形彎曲沖頭1上升,將步驟(2)中得到的L字形圓桿12由左側托出,反向放入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之上;
(4)利用第二定位凹槽7、第三定位凹槽8以及第四定位凹槽10定位L字形圓桿12,V字形彎曲沖頭1再次下沖,左翹臂下模2與右翹臂下模3同時繞著支銷4翹起并向中心線轉動,從而進行第二次V形彎折,當V字形彎曲沖頭1沖L字形圓桿12成直角狀的時侯,第二次下沖程結束,得到U字形圓桿13。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U字形圓桿的折臂式彎模結構及工作方法。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