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槽鋼滾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槽鋼滾彎機。
背景技術:
滾彎機是將板材、圓鋼、方鋼、鋼管等型材按照一定的角度滾彎的設備,而槽鋼滾彎機則是專門適用于槽鋼滾彎的設備?,F有技術槽鋼滾彎機主要包括工作架,設于工作架上方的工作臺以及在工作臺端面上軸心相互平行的兩個下壓輥以及一個上壓輥,上壓輥設于兩個下壓輥之間,其中上壓輥為主動輥,下壓輥為從動輥,主動輥由電機帶動的減速機驅動,主動輥上設置有定位凹槽。
由上述結構可見,現有槽鋼滾彎機存在一些弊端:上壓輥與兩下壓輥相對位置固定,因此槽鋼的滾彎角度相對固定,不能滿足槽鋼不同滾彎角度的要求;難以保證兩下壓輥的絕對同步運轉,造成槽鋼滾彎過程中承受額外負荷;所適用的槽鋼的型號較為單一,對于不同型號槽鋼的滾彎作業需要更換設備,使用不便,槽鋼滾彎成本高;不能同時對多根槽鋼進行滾彎作業,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滿足槽鋼不同滾彎角度要求的槽鋼滾彎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槽鋼滾彎機,包括左側板、右側板、上壓輥、第一下壓輥、第二下壓輥、以及驅動機構,左側板與右側板相向平行設置;上壓輥、第一下壓輥以及第二下壓輥分別可轉動地設置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第一下壓輥以及第二下壓輥同水平設置;上壓輥與第一下壓輥以及第二下壓輥上下錯位平行布置;驅動機構與上壓輥、第一下壓輥、第二下壓輥中的一者相連,其中:還包括與左側板以及右側板垂直設置的上頂板,上頂板上設置有與上壓輥相連用于調節上壓輥上下位置的位置調節裝置。
進一步的,位置調節裝置包括U型架、襯板、手柄、螺柱、以及螺母,其中:螺柱的中間軸段加工有傳動螺紋,螺柱的一端加工有連接螺紋;U型架兩側翼板上分別開有與上壓輥軸徑匹配的通孔,U型架通過通孔套設在上壓輥上,U型架的底部還開設有用于螺柱端部穿過的通孔;襯板中心開有與螺柱的傳動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孔,襯板穿過上頂板,并且與上頂板固定連接;螺柱加工有連接螺紋的一端依次穿過襯板以及U型架,端部通過螺母定位,螺柱的另一端與手柄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槽鋼滾彎機還包括同步機構,同步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其中:第一齒輪套設在第一下壓輥的左端,第二齒輪旋轉連接在左側板上,第三齒輪套設在第二下壓輥的左端,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傳動,第二齒輪與第三齒輪嚙合傳動。
進一步的,驅動機構為電機,且與第一下壓輥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驅動機構還包括手輪,手輪與第二下壓輥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下壓輥上套設有多個成型壓模,第二下壓輥上與第一下壓輥相對應的位置套設有同樣的成型壓模。
進一步的,上壓輥上與成型壓模相對應的位置套設有軸承。
進一步的,第一下壓輥和第二下壓輥上均設置有多個定位凹槽,定位凹槽抵靠設于成型壓模的兩側。
進一步的,第一齒輪與第三齒輪的模數相同、齒數相等。
進一步的,左側板以及右側板上分別垂直開設有用于上壓輥上下滑動的導向槽。
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上頂板以及上頂板上位置調節裝置的設置,可以對上壓輥的上下位置進行調節,因此實現了上壓輥與第一下壓輥以及第二下壓輥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從而滿足了槽鋼不同滾彎角度的要求。
2、由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三齒輪組成的同步機構,實現了第一下壓輥與第二下壓輥之間的絕對同步運轉,避免了槽鋼滾彎過程中承受額外的負荷,保證了槽鋼的滾彎質量。
3、將下壓輥作為主動輥,并且一個下壓輥與電機相連,另一下壓輥與手輪相連,因此實現了既可以電動驅動也可以手動驅動,使得設備操作更加靈活。
4、第一下壓輥以及第二下壓輥上設置有多個成型壓模,成型壓模模型可相同也可不同,同模型成型壓模的設置實現了槽鋼滾彎機可以同時對多根槽鋼進行滾彎作業,生產效率高;不同模型成型壓模的設置實現了槽鋼滾彎機適用于不同型號槽鋼的滾彎作業;成型壓模的可更換,使得槽鋼滾彎機更適于實際的生產應用。
5、上壓輥上與成型壓模對應的位置套設有軸承,槽鋼可以在軸承與成型壓模之間利用第一下壓輥、第二下壓輥、以及軸承的轉動實現前進,并完成滾彎作業,因此避免了第一下壓輥、第二下壓輥、以及上壓輥與槽鋼上下表面擠壓接觸磨損,延長了槽鋼滾彎機的使用壽命。軸承的設置也避免了上壓輥的轉動,從而避免了上壓輥與U型架之間的滑動磨損,同樣延長了槽鋼滾彎機的使用壽命。
6、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結構設計簡單、巧妙,適用范圍廣,生產效率高,并且使用壽命長,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附圖。
圖1為本發明槽鋼滾彎機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槽鋼滾彎機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槽鋼滾彎機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明槽鋼滾彎機的襯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槽鋼滾彎機的螺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槽鋼滾彎機的U型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側板、2-右側板、3-上頂板、4-上壓輥、5-第一下壓輥、6-第二下壓輥、7-成型壓模、8-定位凹槽、9-軸承、10-U型架、11-襯板、12-手柄、13-螺柱、14-螺母、15-第一齒輪、16-第二齒輪、17-第三齒輪、18-手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的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槽鋼滾彎機,包括左側板1、右側板2、上壓輥4、第一下壓輥5、第二下壓輥6、以及驅動機構,左側板1與右側板2相向平行設置;上壓輥4、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分別可轉動地設置在左側板1與右側板2之間;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同水平設置;上壓輥4與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上下錯位平行布置;驅動機構與上壓輥4、第一下壓輥5、第二下壓輥6中的一者相連,其中:還包括與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垂直設置的上頂板3,上頂板3上設置有與上壓輥4相連用于調節上壓輥4上下位置的位置調節裝置。
具體的,左側板1與右側板2主要用于其它部件的承載與安裝,優選的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為結構、形狀、以及尺寸一致的平板結構,但應保證左側板1與右側板2相向平行布置后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以及穩定性;上壓輥4、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為圓柱形輥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滾彎機具體的工作參數,直接采購市售的各類輥子進行安裝;優選的上壓輥4設置在第一下壓輥5與第二下壓輥6之間的中間位置的上方,這樣設備運行更為平穩,并且便于槽鋼彎曲角度的計算;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的兩端分別與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通過軸承旋轉連接,或者可以通過軸與軸孔的配合實現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的可轉動;上頂板3同樣為平板結構,主要用于位置調節裝置的安裝,上頂板3的兩端分別與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螺栓固定連接,也可通過焊接實現固定,三者也可通過鑄造一體成型;位置調節裝置可拆卸的安裝于上頂板3上,并與上壓輥4連接,實現上壓輥4相對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的可轉動,另外實現上壓輥4隨位置調節裝置的動作可上下移動,從而實現了上壓輥4與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之間的相對位置可調,使得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可以滿足槽鋼不同滾彎角度的作業要求;驅動機構主要用于帶動上壓輥4、第一下壓輥5、第二下壓輥6中的一者旋轉,其余為從動輥。本發明對左側板1、右側板2、上頂板3、上壓輥4、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的材質不做具體限定,均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
在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的實施例中,如圖1、圖4、圖5、以及圖6所示,對位置調節裝置進行了單獨結構設計,位置調節裝置主要包括U型架10、襯板11、手柄12、螺柱13、以及螺母14,其中:螺柱13的中間軸段加工有傳動螺紋,螺柱13的一端加工有連接螺紋;U型架10兩側翼板上分別開有與上壓輥4軸徑匹配的通孔,U型架10通過通孔套設在上壓輥4上,U型架10的底部還開設有用于螺柱13端部穿過的通孔;襯板11中心開有與螺柱13的傳動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孔,襯板11穿過上頂板3,并且與上頂板3固定連接;螺柱13加工有連接螺紋的一端依次穿過襯板11以及U型架10,端部通過螺母14定位,螺柱13的另一端與手柄12固定連接。
具體的,螺柱13中間軸段的軸徑大于兩端的軸徑,軸肩對手柄12以及U型架10的安裝進行定位;U型架10套設在上壓輥4上,從而實現了可帶動上壓輥4上升或下降,并且使得上壓輥4相對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可轉動,U型架10上開設的用于螺柱13端部穿出的通孔的直徑大于螺柱13端部軸段的軸徑,并且小于螺柱13中間軸段的軸徑,從而可以實現當螺柱13端部穿過U型架10后,通過螺柱13軸肩對U型架10進行限位,再通過螺母14壓緊固定;螺柱13與上頂板3之間設置襯板11,襯板11可以為凸臺形狀,凸圓部分穿過上頂板3,凸臺四周通過螺栓與上頂板3固定,襯板11與螺柱13之間的螺紋連接實現了螺柱13的螺旋上升與下降,因此可帶動U型架10上升或下降,從而帶動上壓輥4上下移動;手柄12可以為任意形狀,便于螺柱13的旋轉。應該指出,這里所提供的位置調節裝置的具體結構僅是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位置調節裝置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的上述結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對上壓輥4上下位置的調節功能,具有相同功能的機械結構均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例如,本發明的位置調節裝置也可不設置襯板11,螺柱13直接與上頂板3螺旋連接,以實現螺柱13的螺旋上升與下降;又如本發明的位置調節裝置中螺柱13的作用也可通過在上壓輥4兩端設置豎直的傳動絲杠來實現。
優選的,左側板1以及右側板2上分別垂直開設有用于上壓輥4上下滑動的導向槽,以使得上壓輥4的上下移動更為平穩、垂直度更高。另外在上壓輥4的端部還可以設置滾子、滑輪等,以使上壓輥4與滑槽之間的滑動摩擦轉變為滾動摩擦,從而使得上壓輥4的上下移動更為順暢。
在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還包括同步機構,同步機構包括第一齒輪15、第二齒輪16、和第三齒輪17,其中:第一齒輪15套設在第一下壓輥5的左端,第二齒輪16旋轉連接在左側板1上,第三齒輪17套設在第二下壓輥6的左端,第一齒輪15與第二齒輪16嚙合傳動,第二齒輪16與第三齒輪17嚙合傳動。通過設置同步機構,可以保證第一下壓輥5與第二下壓輥6之間的絕對同步運轉,因此可以避免槽鋼滾彎過程中承受額外的負荷,保證了槽鋼的滾彎質量。
具體的,第一齒輪15以及第三齒輪17分別與第一下壓輥5的左端以及第二下壓輥6的左端鍵連接;左側板1上固定設置有與第二齒輪16軸孔配合的凸出光軸,第二齒輪16旋轉套設在光軸上;第一齒輪15、第二齒輪16、以及第三齒輪17可以同時布置在左側板1的外側,也可以同時布置在左側板1的內側;第一齒輪15、第二齒輪16、以及第三齒輪17的具體模數、齒數等參數本發明不做具體限定,均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但應保證第一齒輪15以及第三齒輪17的模數、齒數等參數一致,以確保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的同步旋轉。本發明描述中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第三”“左”“右”等只是為了描述的方便,而不應該理解為對本發明實質內容的限制。
進一步的,驅動機構為電機,且與第一下壓輥5固定連接,優選的,驅動機構還包括手輪18,手輪18與第二下壓輥6固定連接,從而實現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即可手動驅動,亦可電機驅動,操作方便。
在本發明的槽鋼滾彎機的上述實施例中,第一下壓輥5上套設有多個成型壓模7,第二下壓輥上6與第一下壓輥5相對應的位置套設有同樣的成型壓模7。各對成型壓模7的模型可相同也可不同,同模型成型壓模7的設置實現了槽鋼滾彎機同時對多根槽鋼進行滾彎作業,生產效率高;不同模型成型壓模7的設置實現了槽鋼滾彎機適用于不同型號槽鋼的滾彎作業;成型壓模7可更換的套設在第一下壓輥5以及第二下壓輥6上,使得槽鋼滾彎機更適于實際的生產應用。
進一步的,第一下壓輥5和第二下壓輥6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槽鋼兩翼板定位的定位凹槽8,定位凹槽8抵靠設于成型壓模7的兩側,從而可以避免槽鋼在滾彎過程中錯位。
更為優選的,上壓輥4上與成型壓模相對應的位置套設有軸承9,軸承9內徑與上壓輥4過盈配合。具體的,軸承9可以為滾動軸承,軸承9的具體型號本發明不做具體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上壓輥4的軸徑自行確定;槽鋼在軸承9與成型壓模7之間利用第一下壓輥5、第二下壓輥6、以及軸承9的轉動前進完成滾彎作業,從而避免了第一下壓輥5、第二下壓輥6、以及上壓輥4與槽鋼上下表面擠壓接觸磨損,延長了槽鋼滾彎機的使用壽命。同時,軸承9的設置也避免了上壓輥4的轉動,從而避免了上壓輥4與U型架10之間的滑動磨損,同樣延長了槽鋼滾彎機的使用壽命。
以上借助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了進一步描述,但是應該理解的是,這里具體的描述,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實質和范圍的限定,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本說明書后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的各種修改,都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