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焊接輔助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保溫焊條筒。
背景技術:
焊條由焊條芯和藥皮構成,在一般情況下電焊條由塑料袋和紙盒包裝,為了防止吸潮,在焊條使用前,不能隨意拆開,盡量作到現用現拆。焊條在使用前必須烘干,提高焊條焊接性能,露天操作時,隔夜必須將焊條妥善保管、不允許露天存放,應該保溫存放,否則次日使用前必須重新烘干。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使焊條更容易焊接,常常都會通過在焊接前將焊條加熱來實現,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一些運輸距離較遠,且經常需要攜帶大量的焊條,且大量的焊條攜帶起來也非常的麻煩。所以焊條在運輸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熱損的現象,大大的降低了焊條的使用功能,并且給工程質量留下了安全質量隱患。
針對這一現象,常常需要將加熱好的焊條放置于保溫焊條筒內運輸,但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焊條保溫筒,往往結構簡單,尤其是在取出和更換電焊條的時候會非常的不方便,極易燙傷使用者。而且在實際應用中,往往由于焊工工作時的疏忽大意,保溫焊條筒的筒蓋未能及時閉合而導致熱能損失及焊條受潮降溫,如此以來,不僅需要將焊條再次烘干浪費時間,還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焊接安全質量問題。焊條往往會因吸潮降溫而使焊接工藝性能變壞,造成電弧不穩、飛濺增大,并容易產生氣孔、裂紋等質量缺陷。
目前現有的保溫焊條筒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普通的保溫焊條筒,另一類為具有自動送出焊條的保溫焊條筒。前者不足之處在于取焊條時,存在焊條不宜取出及焊條筒蓋不能自動閉合造成熱能損失大的缺點;對于具有自動送出的焊條保溫筒,普遍存在結構復雜、出焊條動作不夠靈敏準確等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溫焊條筒,以解決現有焊條筒焊條取用不便和焊條筒蓋不能自動閉合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保溫焊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置于所述外筒內;在所述內筒頂端,所述內筒與筒蓋由轉動連接裝置連接;所述外筒有保溫層,所述保溫層在所述外筒筒壁內側;所述筒蓋分為兩層,所述筒蓋上層轉動側外邊緣為弧形。
進一步的,所述外筒有防潮層。
進一步的,所述防潮層在所述保溫層內側。
進一步的,所述外筒側邊中部有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外筒外部底端有底座。
進一步的,所述筒蓋上層外邊緣與所述外筒外邊緣對齊,所述筒蓋下層外邊緣與所述內筒外邊緣對齊。
進一步的,所述筒蓋外部頂端有手柄。
進一步的,所述內筒筒底凹凸不平,相鄰凹凸處的中心距離不小于所放焊條的直徑。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因為筒蓋上層轉動側外邊緣為弧形,與外筒外邊緣對齊,松開固定扣提出內筒,打開筒蓋時,內筒會自動拉出外筒一部分,這時候再用電焊鉗直接夾取電焊條,整個操作過程不需要通過手與電焊條接觸,大大增加了其操作時的安全性。
2.所述內筒筒底凹凸不平,相鄰凹凸處的中心距離不小于所放焊條的直徑;由于焊條筒底部凹凸不平,會使焊條參差不齊的放置在保溫焊條筒內,便于焊工拿取。
3.本發明內筒與筒蓋旋轉連接,筒蓋會因內筒重力的作用,松開筒蓋時,筒蓋會自動閉合,避免由于焊工工作時的疏忽大意,沒有及時關閉筒蓋,造成焊條與空氣長時間接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截面示意圖;
圖中:1-手柄、2-筒蓋、3-內筒、4-外筒、5-保溫層、6-防潮層、7-把手、8-轉動連接裝置、9-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參見圖1,一種保溫焊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筒3和外筒4,所述內筒置于所述外筒內;在所述內筒頂端,所述內筒與筒蓋2由轉動連接裝置8連接;所述外筒有保溫層5,所述保溫層在所述外筒筒壁內側;所述筒蓋分為兩層,所述筒蓋上層轉動側外邊緣為弧形;因為筒蓋上層轉動側外邊緣為弧形,與外筒外邊緣對齊,打開筒蓋時,內筒被提升,內筒上段會被拉出外筒,這時候再用電焊鉗直接夾取電焊條,整個操作過程不需要通過手與電焊條接觸,大大增加了其操作時的安全性;同時,筒蓋會因內筒重力的作用,松開筒蓋時,筒蓋會自動閉合,減少焊條與空氣接觸時間。
參見圖1,所述外筒有防潮層6,防止焊條受潮,可以選擇吸水樹脂和木炭為制作原料,吸收進入焊條筒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因為烘干后的焊條極為干燥,對水分的吸收也相對較強。
參見圖1,所述防潮層在所述保溫層內側。
參見圖1,所述外筒側邊中部有把手7,方便使用過程中保溫焊條筒的取用和移動。
參見圖1,所述外筒外部底端有底座,提高焊條筒的穩定性,防止焊條筒傾倒。
參見圖1,所述筒蓋上層外邊緣與所述外筒外邊緣對齊,所述筒蓋下層外邊緣與所述內筒外邊緣對齊。
參見圖1,所述筒蓋外部頂端有手柄1。
參見圖1,所述內筒筒底凹凸不平,相鄰凹凸處的中心距離不小于所放焊條的直徑;由于焊條筒底部凹凸不平,會使焊條參差不齊的放置在保溫焊條筒內,便于焊工拿取。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