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門鎖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門把手自動鉆孔、加釘、焊接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門和門鎖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用具,要開門鎖通常都是使用門把手打開門鎖,然后推開門,參照圖2、圖3,門把手通常在裝入門鎖的一端通過二顆螺釘將門把手與安裝塊固定為一體,為了提高結構強度,還會將螺釘焊接固死。而傳統的生產方式是手工生產,手工裝入螺釘,然后手工焊接,這種方式效率低下,對工人的健康不利,而且容易產生不良品,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門把手自動鉆孔、加釘、焊接加工設備,全自動完成生產流程,效率高,產品一致性好、質量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門把手自動鉆孔、加釘、焊接加工設備,包括機臺,所述機臺設置有位于中部的主氣缸以及鉆機、自動焊接機、螺釘輸送裝置,所述主氣缸的活塞桿端部連接有工件夾具,所述鉆機、自動焊接機、螺釘輸送裝置與主氣缸的活塞桿相垂直布置并且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鉆機連接有驅動其移動的第二氣缸,所述螺釘輸送裝置包括有第一氣缸以及前套筒,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穿過前套筒,所述前套筒連接有螺旋震動上料盤,所述前套筒的中部側壁上設有一通孔,所述螺旋震動上料盤連接該通孔;所述機臺還連接有用于控制啟動的腳踏開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工件夾具包括有連接于主氣缸的活塞桿的V型夾塊以及活動夾塊,所述活動夾塊設置有與V型夾塊相對的V型槽,所述活動夾塊上端面設置有半圓槽,所述活動夾塊與V型夾塊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臺上端面設置有直線滑槽,所述V型夾塊與活動夾塊的下端安裝在直線滑槽內。
進一步改進,所述鉆機、自動焊接機、螺釘輸送裝置以及螺旋震動上料盤均設置有二個并且分置主氣缸的兩側。
進一步改進,所述活動夾塊設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設置有球形握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工件夾具夾住門把手,踩下腳踏開關,主氣缸通過工件夾具帶動門把手移動,第一步對正鉆機,鉆機在第二氣缸的推動下前移從而在門把手上鉆出用于安裝螺釘的孔;第二步,門把手對正螺釘輸送裝置,螺旋震動上料盤將螺釘輸送入前套筒內,第一氣缸將前套筒內的螺釘推出送入第一步鉆出的孔內;第三步,門把手對正自動焊接機,由自動焊接機將螺釘焊接固死,生產流程全自動化,效率高,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2是門把手的主視圖;
圖3是門把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門把手自動鉆孔、加釘、焊接加工設備,包括機臺1,所述機臺1設置有位于中部的主氣缸2以及鉆機3、自動焊接機4、螺釘輸送裝置5,所述主氣缸2的活塞桿端部連接有工件夾具6,所述鉆機3、自動焊接機4、螺釘輸送裝置5與主氣缸2的活塞桿相垂直布置并且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鉆機3連接有驅動其移動的第二氣缸31,所述螺釘輸送裝置5包括有第一氣缸51以及前套筒52,所述第一氣缸51的活塞桿穿過前套筒52,所述前套筒52連接有螺旋震動上料盤7,所述前套筒52的中部側壁上設有一通孔,所述螺旋震動上料盤7連接該通孔;所述機臺1還連接有用于控制啟動的腳踏開關8。采用上述結構,全自動的完成鉆孔、加螺釘、焊接的全部工序,生產流程全自動化,效率高,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工件夾具6包括有連接于主氣缸2的活塞桿的V型夾塊以及活動夾塊,所述活動夾塊設置有與V型夾塊相對的V型槽,所述活動夾塊上端面設置有半圓槽,所述活動夾塊與V型夾塊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采用上述結構,拉開活動夾塊放入門把手,然后松開,在復位彈簧作用下,活動夾塊自動夾緊門把手,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可靠。
為了限定工件夾具6的移動軌跡,保證工件夾具6沿直線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機臺1上端面設置有直線滑槽,所述V型夾塊與活動夾塊的下端安裝在直線滑槽內。
為了提高作業效率,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鉆機3、自動焊接機4、螺釘輸送裝置5以及螺旋震動上料盤7均設置有二個并且分置主氣缸2的兩側,一次完成門把手的二個螺釘安裝、焊接工序。
為了便于個人拉開活動夾塊,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活動夾塊設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設置有球形握把以便于個人手握。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