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盤扣架調直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盤扣架電動液壓調直機。
背景技術:
對于盤扣架沒辦法采用棍軸式鋼管調直機進行調直,需要采用人工來進行調直,但是采用人工調直效率較低。目前國內盤扣架調直機存在的問題:①盤扣架調直機液壓缸不能進行速度調節;②盤扣架調直機多采用立式調直,體積較大;③盤扣架調直機夾裝盤扣架不方便,不便于對于盤扣架任一彎管處進行調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盤扣架電動液壓調直機,解決盤扣架調直機液壓缸不能進行速度調節,盤扣架調直機夾裝盤扣架不方便,不便于對于盤扣架任一彎管處進行調直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盤扣架電動液壓調直機,包括調直機箱體、液壓油缸、液壓站、轉向閥和盤扣架夾裝臺,所述液壓油缸通過油缸固定總件設置在調直機箱體上面一側,所述液壓油缸的油缸推桿前端設置有用于調直盤扣架的調直壓頭,所述盤扣架夾裝臺設置在與調直壓頭對應的調直機箱體上面另一側;所述液壓站設置在調直機箱體內通過轉向閥與液壓油缸控制連接。本實用解決了無法調節油缸速度等問題,對調制過程中速度進行合理的調節,使其滿足員工操作習慣,提高調制速度。該裝置結構簡單、外形美觀、操作方便、運用靈活等。除調節盤扣架之外,還可調節彎度較少的鋼管等需要調直的零件。
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站包括電動機、液壓泵、油箱、溢流閥、節流閥和壓力表,所述油箱設置在調直機箱體內的底部,所述油箱上面設置有油箱蓋板,所述電動機與液壓泵通過聯軸器連接后設置在油箱蓋板上,所述液壓泵通過油泵壓頭與三通彎管的一接頭連通,所述三通彎管的另外兩個接頭分別與溢流閥和轉向閥連接,所述溢流閥與三通的一接頭連通,所述三通的另外兩個接頭分別與節流閥和壓力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閥設置在調直機箱體外側壁上用于調控液壓油缸伸縮。
進一步的,所述調直壓頭為U型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盤扣架夾裝臺包括固定臺、導軌和用于卡裝盤扣架的移動架,所述固定臺上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導軌,所述移動架設置在導軌上滑動。設置盤扣架的專用卡裝設備盤扣架夾裝臺,通過盤扣架夾裝臺可以快速對盤扣架進行固定,并且盤扣架夾裝臺具有移動功能,可以對盤扣架的任一支持管部位進行調直。
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架包括用于與導軌配合的滑槽臺和盤扣架卡裝板,所述滑槽臺安裝在導軌上調節滑動,所述滑槽臺上面至少設置有兩件相互平行的盤扣架卡裝板,所述盤扣架卡裝板上開設有用于卡裝盤扣架的L型卡裝槽。
進一步的,所述盤扣架卡裝板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盤扣的楔形塊。
進一步的,所述楔形塊上設置有防止盤扣架脫落的銷鎖孔。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解決了無法調節油缸速度等問題,對調制過程中速度進行合理的調節,使其滿足員工操作習慣,提高調制速度。該裝置結構簡單、外形美觀、操作方便、運用靈活等。除調節盤扣架之外,還可調節彎度較少的鋼管等需要調直的零件。
設置盤扣架的專用卡裝設備盤扣架夾裝臺,通過盤扣架夾裝臺可以快速對盤扣架進行固定,并且盤扣架夾裝臺具有移動功能,可以對盤扣架的任一支持管部位進行調直。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一種盤扣架電動液壓調直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液壓系統的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盤扣架夾裝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盤扣架夾裝臺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1-調直機箱體,2-液壓油缸,3-液壓站,4-轉向閥,5-盤扣架夾裝臺,6-油缸固定總件,7-油缸推桿,8-盤扣架,9-調直壓頭,10-電動機,11-液壓泵,12-油箱,13-溢流閥,14-節流閥,15-壓力表,16-油泵壓頭,17-三通彎管,18-三通,19-固定臺,20-導軌,21-移動架,22-滑槽臺,23-盤扣架卡裝板,24-L型卡裝槽,25-盤扣,26-楔形塊,27-銷鎖孔,28-支持管,29-銷軸,30-油箱蓋板,31-聯軸器,32-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本發明一種盤扣架電動液壓調直機,包括調直機箱體1、液壓油缸2、液壓站3、轉向閥4和盤扣架夾裝臺5,盤扣架8包括支持管28和盤扣25,一般一根支持管28上均布焊接2-4個盤扣25,調直機箱體1采用角鋼焊接呈框架型;框架上面放面板,面板上面焊接油缸固定板,零件固定板。
液壓油缸2通過油缸固定總件6設置在調直機箱體1上面一側,液壓油缸2的缸座通過銷軸29安裝在油缸固定總件6上,液壓油缸2的油缸推桿7前端設置有用于調直盤扣架8的調直壓頭9,調直壓頭9為U型結構,便于卡扣在盤扣架8的支持管28上,盤扣架夾裝臺5設置在與調直壓頭9對應的調直機箱體1上面另一側;盤扣架夾裝臺5用過固定盤扣架8,液壓站3設置在調直機箱體1內,液壓站3通過轉向閥4對液壓油缸2伸縮進行控制連接。轉向閥4設置在調直機箱體1外側壁上用于調控液壓油缸2伸縮。
液壓站3包括電動機10、液壓泵11、油箱12、溢流閥13、節流閥14和壓力表15,油箱12設置在調直機箱體1內的底部,油箱12上面設置有油箱蓋板30,電動機10與液壓泵11通過聯軸器31連接后設置在油箱蓋板30上,液壓泵11通過油泵壓頭16與三通彎管17的一接頭連通,三通彎管17的另外兩個接頭分別與溢流閥13和轉向閥4連接,溢流閥13與三通18的一接頭連通,三通18的另外兩個接頭分別與節流閥14和壓力表15連接。液壓系統部分,所有液壓元器件集中在一塊500×600mm的油箱蓋板30上,液壓系統各元器件聯接部分采用定做的焊接聯接管,減少了回油口,使其集中回油。本機器采用旁通式節流閥液壓系統,并對各液壓元器件進行合理布局,使其盡可能的小型化。
操作使用時,換向閥4處在中間位置時,換向閥4的進油口與回油口相連通,液壓泵11輸出的液壓油經過換向閥1直接回油箱12,此時液壓系統處于卸荷狀態,整個液壓系統壓力接近0。
換向閥4向左推動換向閥的手柄時(開啟),液壓泵11輸出的液壓油經換向閥4→油管,然后進入液壓油缸2的無桿腔,使活塞向右運動;液壓油缸2有桿腔的液壓油經油管32→換向閥4,流回油箱10,液壓油缸2的油缸推桿7向右運動,油缸推桿7前端設置有用于調直盤扣架8的調直壓頭9擠壓卡裝在盤扣架夾裝臺5上的直盤扣架8進行調直。調直狀態的運動速度由液壓泵11的流量及節流閥14的泄油量決定;非調直狀態的運動速度由液壓泵11的流量決定。液壓油由液壓泵11從油箱10進油,經過油泵壓頭16、三通彎管17流向換向閥4,經油管流進液壓油缸2,使油缸推桿7壓向盤扣架夾裝臺5中的盤扣架8,從而達到調制的目的。
換向閥1向右推動換向閥的手柄時(回位),液壓泵11輸出的液壓油經換向閥4→油管,然后進入液壓油缸2的有桿腔,使液壓油缸2的油缸推桿7向左運動;液壓油缸2無桿腔的液壓油經油管32→換向閥4,流回油箱10,液壓油缸2的油缸推桿7向左運動(回縮)。運動速度由油泵的流量決定。
實施例2
如圖3-4所示,本發明一種盤扣架電動液壓調直機,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盤扣架夾裝臺5包括固定臺19、導軌20和用于卡裝盤扣架8的移動架21,固定臺19的下面通過焊接或螺栓固在調直機箱體1上,固定臺19上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導軌20,導軌20采用工字型,便于卡接移動架21,移動架21設置在導軌19上滑動。移動架21包括用于與導軌19配合的滑槽臺22和盤扣架卡裝板23,滑槽臺22安裝在導軌19上調節滑動,滑槽臺22上面設置有兩件相互平行的盤扣架卡裝板23,盤扣架卡裝板23上開設有用于卡裝盤扣架8的L型卡裝槽24。盤扣架卡裝板23側壁上設置有一個固定盤扣25的楔形塊26。楔形塊26上設置有防止盤扣25架脫落的銷鎖孔27。
盤扣架8卡裝時,將盤扣架8的支持管28部分由L型卡裝槽24的入口放入,放入后將支持管28需要調直突出部分與調直壓頭9相互對應方向,然后將盤扣25上的插口插入楔形塊26進行定位及固定,可以使用工具敲擊卡死,為了防止盤扣架8脫落,在楔形塊26的銷鎖孔27內可以插入一個銷釘進行銷鎖,由于調直壓頭9不能沿支持管28軸向移動,所以通過移動架21設置在導軌19上滑動來實現支持管28上的折彎部分與調直壓頭9進行對直。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