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行業的大H型鋼精軋機組以及大H型鋼軋機系統。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大H型鋼萬能軋機技術為SMS和DANIELI所壟斷,SMS采用的U-E-U精軋機組布置方式、X-H孔型;DANIELI采用的U-E-U+UF精軋機組布置方式、X-X孔型。
最早的大H型鋼工藝布置均采用跟蹤可逆式布置?;九渲脼橐患荛_坯機(BD)、一組由一架萬能軋機(Ur)及一架軋邊機(E)組成的萬能粗軋機組,一架萬能精軋機(Uf),即BD-UrE-Uf布置。這種布置軋制道次多、產量低、產品質量不高,缺少競爭力。如圖2。
20世紀70年代,由于自動控制技術、微張力控制技術的發展,一種投資省、生產品種規格范圍較大的串列式可逆軋機工藝布置也出現了,這就是在傳統的萬能粗軋機組中增加一架萬能軋機,在萬能精軋機組前增加一架軋邊機,萬能軋機區呈Ur-E-Ur-E-Uf布置。由于這時的萬能粗軋機組具有連軋功能,故產量提高幅度較大。如圖3。后來DANIELI將其優化成了1-3-1軋機布置形式,取消了萬能精軋機前的軋邊機,如圖4所示。
與此同時,SMS的X-H軋制工藝生產H型鋼技術被推向市場。它取消了萬能精軋機組,把第二架萬能軋機配置成直腿的“H”形孔型。與配一架獨立的精軋機架可逆機組不同的是,X-H軋制工藝只是一組軋機,該機組由一架萬能粗軋機(配X孔型),一架軋邊機和一架萬能精軋(配H孔型)組成。萬能軋機之間的水平機架既用于H型鋼軋邊又用于其它型鋼的成型。通常該機架為可移動,并有幾個孔槽。與傳統軋機布置的區別在于精軋機直接布置在萬能粗軋和軋邊機后面。是一種占地少、低投資、高效率和競爭力強的工藝生產方式,國內近年新建的幾條大H型鋼生產均采用了這種工藝。X-H的孔型示意圖見圖5,X-H軋制工藝布置見圖6。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占地少、效率高的大H型鋼精軋機組以及大H型鋼軋機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大H型鋼精軋機組,所述的精軋機組為往復萬能機組,所述的往復萬能機組由依次排列的萬能粗軋機和萬能精軋機組成;其中,軋件在上述的往復萬能機組往復軋制一次以上。
優選的,所述的萬能粗軋機和萬能精軋機間隔5-10米。
優選的,所述的大H型鋼為H1000x300以下規格。。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大H型鋼軋機系統,所述的軋機系統由粗軋機組和往復萬能機組組成;其中,所述的往復萬能機組由依次排列的萬能粗軋機和萬能精軋機組成;其中,軋件在上述的往復萬能機組往復軋制一次以上。
優選的,所述的粗軋機組由為萬能粗軋機。
優選的,所述的粗軋機組由為兩輥可逆粗軋機。
優選的,所述的萬能粗軋機和萬能精軋機間隔5-10米。
優選的,所述的大H型鋼為H1000x300以下規格。。
本實用新型綜合在SMS的三機架連軋機組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節省廠房和設備等投資,采用UR-UF精軋機組布置方式,UR是將一種將萬能孔型和軋邊孔型合二為一的孔型軋制技術。該軋機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減少H型鋼軋制時產生的腰部偏心(俗稱偏振),而這是其他類型工藝難以解決的缺陷。同時可以少建設一臺軋邊機,也避免了相應的軋輥消耗,經濟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大H型鋼軋機系統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跟蹤可逆式布置軋制工藝布置
圖3為現有串列式可逆軋制工藝布置
圖4為現有1-3-1軋制工藝布置
圖5為現有X-H孔型布置示意圖
圖6為現有1-3軋制工藝布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描述,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表并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大H型鋼軋機系統的實施例。所述的軋機系統由粗軋機組和往復萬能機組組成;其中,所述的往復萬能機組由依次排列的萬能粗軋機和萬能精軋機組成;其中,軋件在上述的往復萬能機組往復軋制一次以上。
其中,上述的粗軋機組由為萬能粗軋機或兩輥可逆粗軋機。
上述的萬能粗軋機和萬能精軋機間隔5-10米。
上述的大H型鋼為H600x200。
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
鋼坯經過加熱與粗軋后,軋制成左右對稱的狗骨型進入精軋機組,精軋機組為UR-UF布置,軋件在此往復軋制數道次后,完成精軋任務。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