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現代建筑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花板鉆孔輔助工具。
背景技術:
在建筑裝修或室內裝潢中,經常需要用電鉆或沖擊鉆在天花板上打孔,此時需要登腳手架或梯子到達目標高度位置后進行操作,操作時產生的塵土對工人造成迷眼傷害,而且用傳統搭腳手架或登梯子進行操作費時費力,移動不便同時還有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天花板鉆孔輔助器,在天花板鉆孔時避免登高作業,操作安全便捷,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提高鉆孔垂直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天花板鉆孔輔助器,包括倒L型電鉆支架、四連桿機構、線墜、底座、腳輪;所述倒L型電鉆支架安裝在四連桿機構的頂部,倒L型電鉆支架上端能夠固定電鉆,下端固定有垂直線墜,且線墜設置在電鉆下方;所述四連桿機構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底部安裝有腳輪。
作為優選,底座底部安裝的腳輪為四個萬向腳輪,且其中兩個帶剎車裝置。
作為優選,四連桿機構與底座之間至少設有兩個輔助桿。
作為優選,四連桿機構包括操作桿、連桿、從動桿、支桿;所述連桿和支桿上分別設有等間距的至少兩個調節孔;所述從動桿的一端與連桿上部鉸接,另一端與支桿上部鉸接,所述操作桿的一端與連桿下部鉸接,另一端與支桿下部鉸接,且操作桿、連桿、從動桿、支桿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機構。
作為優選,操作桿的一側設有電鉆電源的控制開關。
作為優選,鉸接方式為螺桿或螺栓與蝶形螺母配合的鉸接形式。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電鉆固定設置在本實用新型的頂部,電鉆的電源開關設置在操作桿上,操作人員只需站在地面上,上下移動操作桿,通過鉸接的平行四邊形結構便可使電鉆上下移動,操作方便、安全,且效率更高。
2、本實用新型的支桿和托桿上均設有等間距的調節孔,可通過將從動桿和操作桿安裝在支桿和連桿上不同位置的調節孔來調節天花板鉆孔輔助器的高度,適用范圍更寬;且鉸接采用螺桿或螺栓與蝶形螺母配合的形式,拆裝快捷。
3、本實用新型的底座安裝有帶剎車的萬向腳輪,移動方便快捷,工作時將萬向輪調整至剎車狀態,操作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鉆;2、倒L型電鉆支架;3、四連桿機構;31、連桿;32、調節孔;33、調節孔;34、從動桿;35、支桿;36、電鉆電源的控制開關;37、操作桿;38、蝶形螺母;4、線墜;5、輔助桿;6、底座;7、腳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天花板鉆孔輔助器的一個實施例,包括倒L型電鉆支架2、四連桿機構3、線墜4、底座6、腳輪7。四連桿機構3包括操作桿37、連桿31、從動桿34、支桿35;所述連桿31和支桿35上分別設有等間距的至少兩個調節孔;從動桿34的一端與連桿31上部鉸接,另一端與支桿35上部鉸接,操作桿37的一端與連桿31下部鉸接,另一端與支桿35下部鉸接,且操作桿37、連桿31、從動桿34、支桿35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機構,操作桿37和連桿31形成杠桿機構,鉸接采用螺桿或螺栓與蝶形螺母38配合的形式,拆裝快捷。倒L型電鉆支架2安裝在四連桿機構3中連桿31的頂部,倒L型電鉆支架2下部固定有垂直線墜4,線墜設置在之后安裝的電鉆1位置的下方。四連桿機構3中支桿35底部固定在底座6上,并有四個輔助桿5連接四連桿機構3和底座6,以保證本實施例的整體平衡。底座6底部安裝有四個萬向腳輪7,其中有兩個帶有剎車裝置。
使用過程:
先在本實施例的倒L型電鉆支架2上部固定好電鉆1,電鉆1設置于線墜4的上方。再將本實施例通過底部的腳輪7移動到天花板需要打孔的下方,將腳輪7調節至剎車鎖緊狀態。操作人員通過調整操作桿37、連桿31、從動桿34、支桿35的鉸接位置,從而使本實施例上固定的電鉆1達到適合本次操作的高度,且此時仍保證操作桿37、連桿31、從動桿34、支桿35組成平行四邊形結構,線墜4與連桿31平行。操作人員只需站在地面上,按下操作桿37末端的電鉆電源控制開關36,并上下移動操作桿37,通過鉸接的平行四邊形結構便可使電鉆1上下移動進行鉆孔操作,整個操作過程方便、安全,且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