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氣霧劑閥門封杯自動生產線,尤指一種帶螺紋的氣霧劑閥門封杯自動生產線。
背景技術:
生產帶螺紋的氣霧劑閥門封杯過程中涉及多道加工工序,分別是拉伸、整形、搓絲、反拉伸、沖孔、切邊、卷邊、成形,一般是每道工序分開進行,中間過程需人工運送,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實現自動化生產的一種帶螺紋的氣霧劑閥門封杯自動生產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螺紋的氣霧劑閥門封杯自動生產線,包括一次級進模沖壓機、螺紋機、二次級進模沖壓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級進模沖壓機一側設有第一送料槽,第一送料槽上方設有與所述第一送料槽相接的第一傳送帶、連接第一傳送帶和所述一次級進模沖壓機的第一送料通道,所述第一送料通道上方設有第一傳感器,所述一次級進模沖壓機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一次級進模沖壓機相接的第一出料通道;
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下方設有第二送料槽,第二送料槽上方設有與所述第二送料槽相接的第二傳送帶、連接第二傳送帶和所述螺紋機的第二送料通道,所述第二送料通道上方設有第二傳感器,所述螺紋機另與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相對的一側設有與所述螺紋機相接的第二出料通道;
所述第二出料通道下方設有第三送料槽,第三送料槽上方設有與所述第三送料槽相接的第三傳送帶、連接第三傳送帶和所述二次級進模沖壓機的第三送料通道,所述第三送料通道上方設有第三傳感器,所述二次級進模沖壓機與所述第三送料通道相對的一側設有與所述二次級進模沖壓機相接的第三出料通道。
作為優選,所述第三出料通道下方設有出料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生產線是將經過自動排料沖壓機打出的基礎蓋加工成帶螺紋的氣霧劑閥門封杯的全自動生產線,自動完成拉伸、整形、搓絲、反拉伸、沖孔、切邊、卷邊、成形等多道工序,能夠穩定生產,保證質量,高效率運轉。
第一道工序是拉伸整形工序,待加工物料倒入第一送料槽,通過第一傳送帶送入第一送料通道,經過第一送料通道進入一次級進模沖壓機,本工序加工完成后進入第一出料通道,第一送料通道和第一出料通道傾斜設置,通過重力作用實現傳輸,第一傳感器控制第一傳送帶的運行,當待加工物料在第一送料通道的隊列末尾低于設定位置時,第一傳感器發出指令使第一傳送帶開始工作,將待加工物料向上傳輸到第一送料通道,第一傳送帶根據設定的時間自動停止工作,等待第一傳感器的下一次運行指令,以節約能源。
第一出料通道的物料進入第二送料槽,第二送料槽、第二傳送帶、第二送料通道、第二傳感器、第二出料通道及第三送料槽、第三傳送帶、第三送料通道、第三傳感器、第三出料通道與第一送料槽、第一傳送帶、第一送料通道、第一傳感器、第一出料通道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僅在于工序不同,第二道工序是用螺紋機完成搓絲工序,第三道工序是反拉伸、沖孔、切邊、卷邊、成形工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表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帶螺紋的氣霧劑閥門封杯自動生產線,將所需加工工序集中在三臺機器上完成,即一次級進模沖壓機1、螺紋機2、二次級進模沖壓機3,一次級進模沖壓機1一側設有第一送料槽11、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一次級進模沖壓機1相接的第一出料通道15;第一送料槽11上方設有與所述第一送料槽11相接的第一傳送帶12和第一送料通道13,第一送料通道13上方設有第一傳感器14,第一送料通道13連接第一傳送帶12和一次級進模沖壓機1。第一出料通道15下方設有第二送料槽21,第二送料槽21上方設有與所述第二送料槽21相接的第二傳送帶22,連接第二傳送帶22和所述螺紋機2的第二送料通道23,第二送料通道23上方設有第二傳感器24,螺紋機2與所述第二送料通道23相對的一側設有與所述螺紋機2相接的第二出料通道25;第二出料通道25下方設有第三送料槽31,第三送料槽31上方設有與所述第三送料槽31相接的第三傳送帶32,連接第三傳送帶32和所述二次級進模沖壓機3的第三送料通道33,第三送料通道33上方設有第三傳感器34,二次級進模沖壓機3與所述第三送料通道33相對的一側設有與所述二次級進模沖壓機3相接的第三出料通道35,第三出料通道35下方設有出料槽36。
本實用新型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