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設置電梯制造領域,尤其涉及廳門柔性生產線。
背景技術:
在電梯廳門的生產過程中,包括對板材依次進行沖孔、折邊、焊接或者鉚接折彎邊、噴淋、覆膜、包裝等工序,傳統的生產方式為人工送料至塔沖沖孔,沖孔完成后由人工搬運至折彎機,折彎機的換折彎邊操作也需人工操作,折邊工序完成后進行人工焊接或者將折彎后的板材運送至鉚接機進行鉚接,鉚接后將板材搬運至噴淋間進行噴淋,采用焊接方式的需等待冷卻后搬運至噴淋間,噴淋完成后進行人工覆膜并包裝。
傳統的工序效率低,而且需要很多工人同時協作,時間周期長且良品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生產高效,人工成本低的廳門柔性生產線。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廳門柔性生產線,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設置的自動送料裝置、模具沖床、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自動鉚接機、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自動噴淋線、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和自動覆膜裝箱流水線;所述自動送料裝置包括滑軌、鋼板送料車和送料裝置,所述送料裝置運送鋼板送料車上的鋼板至模具沖床,所述模具沖床為自動沖壓設備,所述模具沖床之和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間設置有自動翻面裝置,所述自動翻面裝置包括取料裝置、翻面機和送料裝置,取料裝置將在模具沖床中沖壓成型的鋼板輸送至翻面機進行鋼板翻面,送料裝置將翻面后的鋼板輸送至所述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的輸送帶上,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包括長邊自動折邊機、短邊自動折彎機以及設置在兩個自動折邊機之間的90度旋轉機,90度旋轉機將鋼板在水平方向旋轉90度后,運送至短邊自動折彎機的輸送帶上,短邊自動折彎機將鋼板的短邊折彎后通過輸送帶將鋼板輸送至自動鉚接機的輸送帶上,自動鉚接機工作完畢后將鋼板通過送料架運送至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送料架包括有用于將鋼板進行翻面的機械手臂,機械手臂將送料架上的鋼板翻面后放置于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的機械手上,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通過機械手將鋼板懸掛在自動噴淋線的掛料裝置上,掛料裝置攜帶鋼板進入自動噴淋線;自動噴淋線的工序末端設置有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將噴淋處理后的鋼板從掛料裝置中取下放置在自動覆膜裝箱流水線的始端。
所述鋼板送料車包括有兩個平行設置的長方形的機架,兩個機架之間設置有兩組呈對稱設置的升降裝置,下方的機架上固定有滑軌輪,所述滑軌輪滾動裝配在所述滑軌上,所述滑軌輪內側設置有防止滑軌輪偏離滑軌軌道的擋圈,所述上機架上方水平放置有儲料架,儲料架上放置有鋼板,儲料架的一側設置有兩個與儲料架上的鋼板同高的鋼板分頁器,所述兩個鋼板分頁器固定在下機架上,所述儲料架的一側設置有檢測鋼板高度的傳感器;所述滑軌具有兩組平行設置的兩條導軌,兩組平行設置的導軌呈垂直交叉布置,每兩條相交的導軌處設置有供所述滑軌輪的擋圈穿過的凹槽,所述滑軌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放置電源線的凹槽,所述兩個鋼板送料車分別滑動設置在兩組導軌上。
所述自動送料裝置固定在所述滑軌的一側,所述自動送料裝置包括有機架和機械手臂,所述機械手臂滑動裝配在機架上的直線導軌上,所述直線導軌延伸至模具沖床,所述機械手臂設置有一組吸盤口豎直向下的真空吸盤組;所述自動送料裝置還包括檢測物料位置的傳感器。
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兩個呈X型結構設置的長方形的框架,其中第一框架包含第二框架,兩個框架的交叉處通過轉動軸相連接,所述X型結構的相鄰兩端分別鉸接固定在上機架和下機架上,另外兩端滑動裝配在上機架和下機架上,所述兩個鉸接位置處于同一個豎直面上,所述兩個滑動裝配位置處于同一個豎直面上;所述升降裝置還包括活塞缸及其驅動裝置,活塞缸的一端鉸接固定在下機架上,活塞缸的另一端鉸接固定所述X型結構中滑動固定在上機架的端部。
所述模具沖床包括有沖壓機床和沖壓模具,所述沖壓模具包括沖壓底座和頂出模具,所述頂出模具固定在沖壓機床的上滑塊上,所述沖壓底座固定在沖壓機床的下滑塊上;所述沖壓底座設置有沖壓孔和容納沖壓廢料的儲料倉,所述儲料倉位于位于沖壓孔的正下方,所述沖壓底座的四周設置有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滑塊和油缸,所述滑塊由油缸驅動。
所述自動翻面裝置的取料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臺和送料臺,所述取料臺滑動裝配在機架的上直線導軌上,所述送料臺滑動裝配在機架的下滑軌上,所述取料臺設置在送料臺的正上方,所述上直線導軌與所述自動送料裝置的直線導軌為一體,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所述取料臺還包括有真空吸盤組和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真空吸盤組的吸盤口豎直向下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送料臺為長方形框架,所述下滑軌延伸至翻面機的機架內,所述下滑軌上設置有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所述翻面機包括有固定在機架底部的至少兩個豎直方向運動的活塞桿,所述兩個活塞桿固定在翻面機的機架的長度方向的兩端且位于所述下滑軌的框架內,活塞桿的上端部為T型桿,所述T型桿的延伸方向與下滑軌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下滑軌設置有翻面裝置,所述翻面裝置為固定在翻面機機架上的長方形的框架,所述翻面裝置的框架臂上設置有機械爪和位置傳感器,所述翻面裝置還包括一個中轉軸,翻面裝置可在豎直方向上旋轉;所述送料裝置包括有設置在所述翻面裝置上方的取料吸盤,取料吸盤滑動裝配在水平導軌上,所述取料吸盤包括有一組吸盤口朝向下方的真空吸盤,所述取料吸盤的真空吸盤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送料裝置還包括水平布置的物料輸送臺和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所述物料輸送臺的水平臺面上布設有可轉動的鑲嵌在臺面的圓珠,所述圓珠露出水平臺面,所述物料輸送臺還包括一條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位于水平臺面中央,輸送帶連接固定有升降臺,所述輸送帶兩側的水平臺面上各開設有兩條垂直于輸送帶延伸方向的凹槽,凹槽內滑動裝配有擺桿。
所述90度旋轉機包括有兩組輸送帶,每組輸送帶包括兩條平行且間隙布置的輸送帶,兩組輸送帶位于同一條延伸線上且兩組輸送帶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90度旋轉機還包括一個十字型旋轉架,所述十字型旋轉架設置于所述90度旋轉機的輸送帶的間隙中,十字型旋轉架連接轉動驅動裝置和升降裝置,所述轉動驅動裝置驅動十字型旋轉架旋轉,升降裝置控制十字型旋轉架在豎直方向上往復運動,所述十字型旋轉架的四個支架均為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滑帶。
所述送料架包括兩條平行布置的支架,兩條支架的上表面設置有輸送帶,所述支架的兩端部設置有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所述支架上與自動鉚接機相接的始端設置有接料架,所述接料架延伸至自動鉚接的輸送帶處,接料架上表面布設有滑輪組;所述送料架的末端轉動裝配有機械手臂,所述機械手臂固定在與接料架輸送方向在水平面上垂直的旋轉軸上,所述機械手臂連接有轉動驅動裝置,所述機械手臂遠離旋轉軸的端部設置有平臺,所述平臺上布設有真空吸盤組。
所述自動噴淋線包括噴淋間和運料架,運料架為固定在立柱上的環形槽鋼,所述槽鋼內設置有運送鏈條,所述運送鏈條連接驅動裝置;運送鏈條上等間距掛設有掛鉤,掛鉤伸出槽鋼外,掛鉤上固定有掛料架,所述掛料架包括有T型板和兩個掛料鉤,所述T型板呈倒T型懸掛在所述掛鉤上,所述T型板的底邊上布設有一排圓孔,所述掛料鉤根據廳門寬度掛設在所述T型板的圓孔中;所述運料架穿過噴淋間。
所述自動覆膜裝箱流水線包括自動覆膜機、物料緩沖臺和打包機;所述自動覆膜機包括有水平設置在機架上的傳送帶和覆膜裝置,所述覆膜裝置包括高低平行設置的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第一轉軸高于第二轉軸,第一轉軸的兩端轉動裝配在豎直設置的第一支架上,第二轉軸的兩端轉動裝配在豎直設置的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兩個豎直設置的相互平行的槽鋼,所述兩個槽鋼的上端通過連接板焊接相連,所述兩個槽鋼的凹槽內滑動裝配有滑塊,滑塊上設置有固定所述第二轉軸端部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置有軸承,軸承內圈過盈裝配有所述第二轉軸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焊接固定在所述自動覆膜機的機架上,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中軸線垂直于所述自動覆膜機的傳送帶的延伸方向;所述自動覆膜機上傳送帶的中部上方設置有導向滑軌,所述導向滑軌包括兩個平行布置的折彎板,所述兩個折彎板的長度方向與所述自動覆膜機的輸送帶的延伸方向一致,折彎板的頂板設置有供螺栓穿過的長圓形孔,所述長圓形孔垂直于折彎板的長度方向,折彎板通過螺栓固定在自動覆膜機的機架上,所述兩個折彎板的兩個側板均朝向導向滑軌內側,所述兩個折彎板的側板在靠近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的端部設置有朝向導向滑軌外側的折彎邊;所述物料緩沖臺包括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框架的上表面布設有成排的轉動軸,所述滾動軸的上表面與所述自動覆膜機的輸送帶的上表面平齊;所述打包機為全自動打包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整個生產線進行全自動化改進,使得整條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僅僅在生產線首端需要人工將板材放置于自動送料裝置的儲料架上以及生產線末端打包機處需要人工搬運外,其他工序均省去了人工搬運的過程,使得操作人數降低了一半,而生產效率提高了將近一倍,同時,由于機械自動化生產,使得產品的一致性和互換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流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送料裝置中鋼板送料車和滑軌的結構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送料裝置中鋼板送料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自動翻面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90度旋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自動噴淋線和自動覆膜線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運送鏈條的剖面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掛料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自動覆膜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俯視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送料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的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闡述:
如圖1所示的廳門柔性生產線的實施例,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設置的自動送料裝置、模具沖床、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自動鉚接機、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自動噴淋線、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和自動覆膜裝箱流水線;所述自動送料裝置包括滑軌、送料車和自動送料裝置,所述自動送料裝置運送送料車上的鋼板至模具沖床,所述模具沖床為自動沖壓設備,所述模具沖床之和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間設置有自動翻面設備,所述自動翻面裝置包括取料裝置、翻面機和送料裝置,取料裝置將在模具沖床中沖壓成型的鋼板輸送至翻面機進行鋼板翻面,送料裝置將翻面后的鋼板輸送至所述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的輸送帶上,全自動一體化折彎生產線包括長邊自動折邊機、短邊自動折彎機以及設置在兩個自動折邊機之間的90度旋轉機,90度旋轉機將鋼板在水平方向旋轉90度后,運送至短邊自動折彎機的輸送帶上,短邊自動折彎機將鋼板的短邊折彎后通過輸送帶將鋼板輸送至自動鉚接機的輸送帶上,自動鉚接機工作完畢后將鋼板通過送料架運送至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送料架包括有用于將鋼板進行翻面的機械手臂,機械手臂將送料架上的鋼板翻面后放置于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的機械手上,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通過機械手將鋼板懸掛在自動噴淋線的掛料裝置上,掛料裝置攜帶鋼板進入自動噴淋線;自動噴淋線的工序末端設置有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將噴淋處理后的鋼板從掛料裝置中取下放置在自動覆膜裝箱流水線的始端。
如圖2~圖4所示的送料裝置的實施例,包括第一鋼板送料車12、第二鋼板送料車13和滑軌,所述第一鋼板送料車12包括有兩個平行設置的長方形的上機架3和下機架7,上機架3和下機架7之間設置有兩組呈對稱設置的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兩個呈X型結構設置的長方形的框架,其中第一框架5包含第二框架6,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6的交叉處通過轉動軸相連接,所述X型結構的相鄰兩端分別鉸接固定在上機架3和下機架7上,另外兩端滑動裝配在上機架3和下機架7上,所述兩個鉸接位置處于同一個豎直面上,X型結構的兩個自由端轉動裝配有滑軌輪1,X型結構的上自由端和下自由端各設置有兩個滑軌輪1,所述上機架3的下端面設置有長方形凹槽,所述X型結構的上自由端的滑軌輪1內陷進所述上機架3的凹槽內,所述凹槽可以限定滑軌輪1的運動軌跡,即只能在所述凹槽內在圖1中的左右方向滑動。同樣的,所述下機架7的上端面設置有長方形凹槽,所述X型結構的下自由端的滑軌輪內陷進所述上機架3的凹槽內。所述升降裝置還包括活塞缸10及其驅動裝置,活塞缸10的一端鉸接固定在下機架7上,活塞缸的另一端鉸接固定第一框架的上自由端所設置的橫梁上;下機架7沿長度方向的兩側各設置有兩個滑軌輪8,所述上機架3上方水平放置有儲料架2,儲料架2上放置有鋼板,儲料架2的一側設置有兩個與儲料架2上的鋼板同高的鋼板分頁器4,鋼板分頁器4采用電磁原理將放置在儲料架2上的鋼板在豎直方向上分離出間隙,方便取料設備取走最上層鋼板而不會黏帶起下層鋼板。所述兩個鋼板分頁器4固定在下機架7延伸出的立柱上,所述儲料架2的一側設置有檢測鋼板高度的傳感器9,所述傳感器9連接升降裝置,傳感器9感應儲料架2上的鋼板高度位置,并將位置信息反饋給升降裝置,升降裝置對比設定的高度位置和傳感器9反饋的實時高度位置后,驅動活塞缸10伸縮運動,進而實現上機架3的上下運動。所述下機架7上表面的兩端各設置有兩根限定上支架最低位置的支撐桿11,所述支撐桿11的下端焊接固定在下機架7上,所述支撐桿11的上端面延伸有凸臺,所述凸臺上包設有橡膠緩沖墊。第二鋼板送料車13與第一鋼板送料車12的結構一樣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處在于第二鋼板送料車13的滑軌輪的滾動方向與第一鋼板送料車13的滑軌輪8的滾動方向垂直。所述滑軌包括兩組互相垂直相交設置的導軌,所述第一鋼板送料車12和第二鋼板送料車13放置在兩組導軌上;所述每組導軌包括兩條平行的鋼軌14,所述相交的兩條導軌在所述滑軌輪8的擋圈通過的一側開設有供擋圈穿過的開口,所述鋼軌的兩端設置有限位裝置16,所述限位裝置16為固定在鋼軌14兩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焊接固定在鋼軌14的端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朝靠近鋼軌14的一側設置有緩沖墊,緩沖墊為圓柱狀的橡膠墊。所述鋼軌14的底部包設有槽鋼15,所述鋼軌14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槽鋼15的底板上,所述槽鋼15的開口朝向所述鋼軌14。所述自動送料裝置固定在所述滑軌的一側,所述自動送料裝置包括有機架和機械手臂,所述機械手臂滑動裝配在機架上的直線導軌上,所述直線導軌延伸至模具沖床,所述機械手臂設置有一組吸盤口豎直向下的真空吸盤組;所述自動送料裝置還包括檢測物料位置的傳感器。鋼板分頁器4用于將疊設在一起的最上層鋼板與下層鋼板通過磁力分開一個開口,這樣使得自動送料裝置中的機械手臂便于吸起最上層的鋼板,同時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將最上層鋼板的高度反饋給控制器,當鋼板減少時,控制器驅動升降裝置抬升上機架,使得最上層的鋼板高度固定在合理的范圍內。
模具沖床包括有沖壓機床和沖壓模具,所述沖壓模具包括沖壓底座和頂出模具,所述頂出模具固定在沖壓機床的上滑塊上,所述沖壓底座固定在沖壓機床的下滑塊上;所述沖壓底座設置有沖壓孔和容納沖壓廢料的儲料倉,所述儲料倉位于位于沖壓孔的正下方,所述沖壓底座的四周設置有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滑塊和油缸,所述滑塊由油缸驅動。
所述自動翻面裝置的取料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臺和送料臺,所述取料臺滑動裝配在機架的上直線導軌上,所述送料臺滑動裝配在機架的下滑軌上,所述取料臺設置在送料臺的正上方,所述上直線導軌與所述自動送料裝置的直線導軌為一體,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即兩者共用同一條直線導軌。所述取料臺還包括有真空吸盤組和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真空吸盤組的吸盤口豎直向下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送料臺為長方形框架,所述長方形框架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滑帶,所述下滑軌延伸至翻面機的機架內,所述下滑軌上設置有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如圖5所示的自動翻面機的實施例,包括機架和自動翻面裝置,所述機架設置有水平臺面,所述水平臺面為長方形框架結構,所述水平臺面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臂的上表面上均勻布設有滾輪組21,所述滾輪組21兩端的兩個滾輪連接驅動電機,滾輪組的兩端設置有位置感應器22,所述水平臺面的中空部設置有至少兩個沿豎直方向運動的活塞桿20,所述活塞桿20連接液壓缸23,所述位置感應器22連接驅動裝置;所述活塞桿20均勻布設所述水平臺面的中空部處,活塞桿20的上端部為T型桿,所述T型桿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水平臺面的長度方向垂直,所述T型桿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防滑帶。所述自動翻面裝置設置在所述水平臺面的正上方,所述翻面裝置為固定在機架17上的長方形的框架18,所述翻面裝置的框架18內側沿長度方向的側臂上設置有機械爪19和檢測鋼板到位的傳感器29,所述翻面裝置的兩個短側壁的外側延伸出有中轉軸,所述傳感器連接機械爪和旋轉電機18。送料裝置位于框架18的正上方,送料裝置通過滑軌輪固定在機架頂端的滑軌上,滑軌為長圓形桿,滑軌輪為具有臺階面的雙柱狀結構,滑軌輪的小直徑部分的周面放置在滑軌上,兩側對應的兩個滑軌輪的臺階面朝向外側,這樣的設置使得滑軌輪不會脫離滑軌的軌道運行,安全可靠。滑軌輪連接有驅動電機26,驅動電機26固定在取料盤的上表面,取料盤24中部固定有伸縮油缸25,伸縮油缸25的自由端固定有長方形平臺24,長方形平臺24的下表面布設有真空吸盤組27。所述送料裝置還包括水平布置的物料輸送臺和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所述物料輸送臺的水平臺面上布設有可轉動的鑲嵌在臺面的圓珠,所述圓珠露出水平臺面,由于有凸起的圓珠存在,使得鋼板在臺面上滑動時的阻力大大減小。所述物料輸送臺還包括一條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位于水平臺面中央,輸送帶連接固定有升降臺,所述輸送帶兩側的水平臺面上各開設有兩條垂直于輸送帶延伸方向的凹槽,凹槽內滑動裝配有擺桿,當鋼板放置在臺面上時,驅動擺桿使得鋼板落于輸送帶上,提高輸送效率。
如圖6所示的90度旋轉機的實施例,包括有機架30和兩組輸送帶38,機架30包括一個正方形邊框和位于中部的長方形支架,每組輸送帶38包括兩條平行且間隙布置的輸送帶38,所述輸送帶38的兩端固定在機架1上,左側的輸送帶38的右端部連接有驅動連桿39,右側的輸送帶38的左端部連接有驅動連桿40,驅動連桿39的一端通過齒輪連接電機31,驅動連桿40的一端通過齒輪連接電機32,所述兩組輸送帶38的間隙中設置有十字型旋轉架35,所述十字型旋轉架35的交叉部位連接轉動旋轉電機41和升降裝置,圖中升降裝置未畫出,升降狀可采用推動油缸,帶動整個旋轉電機41和十字型旋轉架35做上下往復運動,旋轉電機驅動十字型旋轉架35旋轉,十字型旋轉架35的四個支架均為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的T型端遠離所述十字型旋轉架35的交叉部位,所述T型支架的T型端還設置有位置傳感器37,所述位置傳感器37連接所述旋轉電機41、升降裝置、電機31和電機32;所述十字型旋轉架35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滑帶36。所述十字型旋轉架35與所述傳送帶垂直的兩個T型支架的兩端各設置有滾輪驅動裝置,所述滾輪驅動裝置包括兩個沿所述T型支架對稱布置的兩個滾輪34,所述兩個滾輪34連接驅動連桿39和驅動連桿40,所述滾輪轉動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如圖中所示,還設置有兩個輔助輸送帶34,輔助輸送帶34連接驅動連桿40,驅動連桿40帶動輸送帶34運動。
如圖12所示的送料架的實施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兩條平行布置的支架65,所述支架65的一端設置有連接桿71,所述支架65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輸送帶66,所述輸送帶66兩端的支架65上設置有檢測鋼板位置的傳感器67和傳感器64,所述支架65上的一端設置有接料架63,所述接料架63上設置有第二輸送帶,第二輸送帶連接驅動裝置62,接料架63的前端設置有感應轎廂門位置的位置傳感器61;所述支架65的另一端的連接桿71上轉動裝配有機械手臂72,支架固定有機械手臂72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阻擋鋼板滑出支架65的擋板70,所述擋板上設置有緩沖層69;所述機械手臂72為U型結構,所述機械手臂72的一個側臂的自由端轉動裝配在所述連接桿11上,所述機械手臂72連接有轉動驅動裝置73,所述機械手臂72遠離旋轉軸的端部設置有真空吸盤組,所述平臺上設置有檢測鋼板位置的位置傳感器。
如圖7~圖12所示:噴淋線和自動覆膜機的實施例,包括噴淋間42和運料架43,運料架43為固定在立柱45頂端的環形槽鋼,所述立柱45的頂端固定有直角三腳架,所述直角三角架的一條直角邊固定在立柱45的周面上,所述環形槽鋼固定在直角三腳架遠離立柱45的頂點上;所述槽鋼的兩個側壁的自由端向所屬槽鋼內側彎折形成平臺,所述槽鋼內設置有運送鏈條,所述運送鏈條連接驅動裝置,驅動裝置步進電機;運送鏈條上等間距掛設有掛板,掛板伸出槽鋼外,掛板上固定有掛料架。所述運料架43穿過噴淋間42,噴淋間42內還設置有時間控制器,時間控制器連接驅動裝置,時間控制器通過控制驅動裝置來控制運料架43中運送鏈條的運動速度,用來保證轎廂門在噴淋間42中可充分完成噴淋過程。新型電梯轎廂門全自動噴淋線的實施例還包括設置的設置有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50,所述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50包括具有一個自由端的可三維立體運動的機械手臂,所述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50的自由端設置有取料吸盤,所述取料吸盤包括真空吸盤組,真空吸盤組成矩形排列,所述取料吸盤上還設置有第一位置感應器,所述運料架上設置有第二位置感應器。第一位置感應器和第二位置感應器相互感應控制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50可以將轎廂門掛在掛料架44上;在噴淋間的輸出端的運料架的一側設置有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51,所述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51包括具有一個自由端的可三維立體運動的機械手臂,所述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51的自由端設置有取料盤,所述取料盤上還設置有第三位置感應器,所述運料架上設置有第四位置感應器,第三位置感應器和第四位置感應器相互感應控制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51可以將轎廂門從掛料架44上取下。所述運送鏈條包括一條閉合的運送帶,運送帶的兩側固定有轉軸一端,轉軸的另一端轉動裝配有滾輪,所述滾輪放置在所述槽鋼的平臺上,運送帶下端設置有伸出所述槽鋼的掛板46。掛料架44包括有T型板48和兩個掛料鉤49,所述T型板48呈倒T型設置,所述T型板48下端的底邊上布設有一排圓孔,所述掛料鉤49呈S型,掛料鉤49的下端端部套設有保護套。所述掛料鉤49的上端根據廳門寬度掛設在所述T型板48的圓孔中;所述T型板48上端連接有U型桿47,所述U型桿47的一個側邊的自由端通過螺栓組件固定在T型板48的上端。一種電梯轎廂門自動覆膜機的實施例,包括有水平設置在機架52上的傳送帶53和覆膜裝置,所述覆膜裝置包括自左向右依次高低平行設置的第一轉軸55和第二轉軸54,所述第一轉軸55高于第二轉軸54,第一轉軸55的兩端轉動裝配在豎直設置的第一支架上,第二轉軸54的兩端轉動裝配在豎直設置的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兩個豎直設置的相互平行的槽鋼,所述兩個槽鋼的上端通過連接板焊接相連,所述兩個槽鋼的凹槽內滑動裝配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上端面固定有U型板,U型板的兩個側板的自由端焊接在所述滑塊的上端面,所述U型板的底板上設置有供螺栓穿過的圓孔,所述U型板的底板通過長螺栓與所述連接板固定,所述長螺栓依次穿過所述圓孔和螺栓孔并通過旋入連接板上端的螺母中;滑塊上設置有固定所述第二轉軸54端部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置有軸承,軸承內圈過盈裝配有所述第二轉軸54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折彎板56的上側折彎邊上,折彎板56的下冊折彎邊焊接固定在機架52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折彎板57的上側折彎邊上,折彎板57的下冊折彎邊焊接固定在機架52上,所述第一轉軸55和第二轉軸54位于傳送帶53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轉軸55和第二轉軸54的旋轉切線方向與所述傳送帶53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轉軸55的周面包設有覆膜材料,所述第二轉軸54的周面包設有防滑層;所述傳送帶53的中部上方設置有導向滑軌,所述導向滑軌包括兩個平行布置的擋板59,所述兩個擋板59的長度方向與所述自動覆膜機的輸送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兩個擋板59的寬度方向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擋板59固定在所述機架52上,所述兩個擋板59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二轉軸54的左側,所述兩個擋板59的左端部設置有折彎邊,所述兩個擋板59的折彎邊形成左側開口的喇叭狀。所述兩個擋板59的上端向外側延伸有90度折彎邊,所述擋板59的折彎邊的下側面固定有折彎板58,所述折彎板58包括兩個呈90度的折彎邊,所述折彎板58的一個折彎邊的內側焊接固定在所述機架59上,另一個折彎邊上開設有固定螺栓用的長圓孔,所述長圓孔的長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固定在機架60上的折彎邊所在的平面。
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從生產線或者儲料區取得帶噴淋的轎廂門后,通過第一位置傳感器與第二位置傳感器之間的協同作用,將轎廂門懸掛于掛料架44上的掛料鉤上,掛料完成后,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發送信息給運料架43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驅動運料架43上的運送鏈條,將已經懸掛好的轎廂門移動至下一道工序位置處。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51上的第三位置感應器感應第四位置感應器的位置信息,使噴粉自動下料機器人51的機械手臂可準確抓取轎廂門,然后將轎廂門轉移走。這樣完成了轎廂門在新型自動噴淋線上通過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50上料,然后經過運料架將轎廂門運送至噴淋間,經過噴淋間噴淋后,經過噴粉自動上料機器人51將轎廂門轉移至自動覆膜機,完成覆膜過程。所述打包機為全自動打包機。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為最優實施例,但并不是對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限定,任何采用劣化或者等同變換的方案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本實用新型中未提及的技術均為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