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工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拉升力均勻的助力機構。
背景技術:
面對全球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產能的不斷提高及多車型共線的逐步依賴,對生產過程中工人勞動強度的關注越來越嚴格。在機械加工中,需要采用工裝對工件進行定位和夾緊。現有汽車工裝常用的定位銷為固定式定位銷,固定式定位銷安裝在工裝上后,其位置不能變動,且定位銷大小尺寸也不能變動。
由于定位銷需要插入工件的定位孔中,所以需要氣缸進行推送。在現有的氣缸定位銷中,手動氣缸結構手柄安裝位置局限,工人對于氣缸的推送比較吃力甚至會出現推不動的情況,對于手柄轉軸和固定轉軸位置選擇的不合理都會導致受力不均勻,從而導致工人施加更大的力進行推送氣缸,綜合以上因素大大超出了人機工程學對于工人生產作業的要求定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定位銷受力均勻性的拉升力均勻的助力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拉升力均勻的助力機構,用于促使氣缸受力均勻,所述氣缸包括缸體及主軸,所述機構從左往右依次包括安裝板、襯套、連接塊及杠桿,所述襯套右側的中部設有水平凹槽,襯套的下部設有固定板,所述安裝板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一根輔助軸與所述連接塊的上下兩端連接,所述輔助軸穿過所述襯套水平凹槽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杠桿分別通過轉軸a和轉軸b與所述的連接塊和固定板連接。
所述氣缸的缸體位于所述襯套水平凹槽的中部,氣缸的主軸穿過襯套與所述安裝板的中心連接。在安裝板與主軸、輔助軸連接點之間設置定位銷。
所述連接塊包括一個與氣缸主軸垂直的凸起以及設置在凸起兩端的底板,所述底板與輔助軸連接,所述凸起的中部通過轉軸a與所述杠桿連接。
所述輔助軸的一端設有止塊,所述止塊與所述連接塊上的底板連接,所述止塊的面積大于所述輔助軸穿過襯套的孔面積。
所述轉軸a位于所述氣缸主軸所在直線上。手柄位置的柔性化設計在不影響定位要求的情況下,符合了人機操作高度的要求。手柄轉軸和固定轉軸的特定位置選擇,促使氣缸受力均勻,大大減輕了工人對于氣缸推送時所需要用的力。輔助軸的增加不但增強了定位需求的精度還使得整個結構更加穩定,更契合了多點力傳輸的穩定性。綜上所訴此機構不但可以達到工人在生產操作時省時省力的效果,還能更好的保證對于工件定位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將杠桿的上端往前推,通過轉軸a帶動連接塊前移,然后通過輔助軸使得安裝板前移,直至輔助軸上的止塊與襯套抵接,由于襯套通過固定板進行固定,所以安裝板與襯套之間的距離變長,及氣缸的主軸伸長處于頂升狀態,然后對定位銷進行下一步的工裝操作,如焊接等。工裝操作完成后,將杠桿的上端往后推動,帶動主軸收縮,進行下一次工件的裝夾。
上述結構轉軸a必須確保與氣缸中心軸在同一直線上,當杠桿的手柄用力往前推的時候兩根輔助軸同時受到相同大小的推力且這股力一直保持在兩根輔助軸中心,這樣就能達到受力均勻的效果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通過杠桿和導向軸的靈活運用,利用連桿機構能夠緩解工人勞動強度,可以使工人在高節拍的生產環境中得到一些體力上的緩解,真正達到機械服務于人的狀態;
(2)通過機械杠桿原理和多點力傳輸原理使得氣缸推送機構受力更加均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初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氣缸頂升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杠桿,2為轉軸a,3為連接塊,4為轉軸b,5為固定板,6為氣缸,61為主軸,7為止塊,8為襯套,9為輔助軸,10為安裝板,11為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
一種拉升力均勻的助力機構,其結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氣缸6包括缸體及設置在缸體一側中心的主軸61,氣缸6的缸體設置在襯套8的水平凹槽內,且主軸61穿過襯套8的中心與安裝板10固定;安裝板10的上下端分別通過一根輔助軸9與連接塊3的上下兩端連接,輔助軸9穿過襯套8,且輔助軸9與連接塊3連接的地方設有止塊7,該止塊7的面積大于輔助軸9穿過襯套8所用的通孔的面積。襯套8的下方固定有固定板5,該固定板5的位置始終保持不動。連接塊3包括一個與氣缸主軸61垂直的凸起以及設置在凸起兩端的底板,底板與止塊7連接;該機構還設有一個V字形的杠桿1,杠桿1一條邊的一端通過轉軸b4與固定板5連接,這條邊的中部通過轉軸a2與連接塊3凸起的中部連接,且轉軸a2的位置剛好落在主軸61的延長線上。另外,在安裝板上固設有定位銷11,定位銷11位于輔助軸9和主軸61與安裝板10的固定點之間.
在初始狀態時,該機構的狀態如圖2所示,即安裝板11和襯套8的距離較近,止塊7未與襯套8抵接,氣缸6未處于頂升狀態;當需要安裝工件時,將杠桿1的上端向前推動,杠桿1通過轉軸b4再由轉軸a2帶動連接塊3,再由連接塊3通過輔助軸9最終帶動氣缸6頂升,促使定位銷11到達工作位置,此時止塊7與襯套8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