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棒切割系統,特別是一種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
背景技術:
現在,為了方便生產,一般通過熱頂鑄造生產出較長的鋁棒,然后再將鋁棒進行鋸切,以獲得要求長度的鋁棒,并對切割好的鋁棒堆垛打包以便運輸。但是,現有的鋁棒切割裝置使用較不方便,而且由于鋁棒為圓柱形的,所以堆垛打包是容易滾動,打包不便。因此,現有的鋁材切割裝置存在著使用較不方便和打包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方便使用,還具有打包方便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包括傳送架,傳送架兩端部的側面分別連接有第一傾斜架和第二傾斜架;傳送架上設置有多個傳送輥,傳送架中部的上方還設置有鋸盤;所述第二傾斜架上設有多個梯形的凹槽,凹槽的上方連接有擋桿,擋桿的兩端連接有卡頭;所述第二傾斜架上對應卡頭的位置處設置有卡槽。
前述的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中,所述第一傾斜架和第二傾斜架的傾斜方向相反,第一傾斜架的傾斜方向朝向傳送架。
前述的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中,所述傳送架上連接有龍門狀的限位架,限位架的兩側均通過鎖緊螺釘與傳送架的側面連接。
前述的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中,所述鋸盤上連接有罩體,罩體的一端連接有把手。
前述的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中,所述第一傾斜架和第二傾斜架均設有相互并列的多個。
前述的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中,所述凹槽為等腰梯形,且底角為120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改進了現有的鋁棒切割裝置,通過設置傾斜向傳送架的第一傾斜架能夠在鋁棒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將鋁棒送至傳送架,然后通過傳送輥將鋁棒進行運輸,運輸至需要鋸切的位置后通過鋸盤對鋁棒進行切割,最后通過傾斜的第二傾斜架將切割好的鋁棒送至凹槽內進行堆垛,從而不僅方便了切割時的使用,還能夠方便打包;通過擋桿、卡頭和卡槽,還能夠將第二傾斜架上對應凹槽的上方位置處連接擋桿,能夠方便進行單堆打包或進行多堆打包,并還能控制多堆打包時相鄰兩堆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方便打包。此外,本實用新型還通過設置龍門式的限位架對鋁棒的端部進行限位,通過鎖緊螺釘還能夠調節限位架在傳送架上的連接位置,方便準確地切割不同長度要求的鋁棒,在方便使用的同時,還提高了切割的精度;通過設置罩體和把手能夠方便移動鋸盤,進一步方便使用;凹槽為底角120度的等腰梯形,形狀同正六邊形的一半,不僅方便打包,還能夠方便運輸時多個鋁棒包之間的堆放,方便運輸;通過設置多個第一傾斜架和第二傾斜架,還能夠對鋁棒進行多點支撐,使鋁棒平穩滾動,進一步方便使用。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方便使用,還具有打包方便、切割精度高和運輸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二傾斜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傳送架,2-第一傾斜架,3-第二傾斜架,4-傳送輥,5-鋸盤,6-凹槽,7-擋桿,8-卡頭,9-卡槽,10-限位架, 11-鎖緊螺釘,12-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方便使用的鋁棒切割系統,構成如圖1、2、3所示,包括傳送架1,傳送架1兩端部的側面分別連接有第一傾斜架2和第二傾斜架3;傳送架1上設置有多個傳送輥4,傳送架1中部的上方還設置有鋸盤5;所述第二傾斜架3上設有多個梯形的凹槽6,凹槽6的上方連接有擋桿7,擋桿7的兩端連接有卡頭8;所述第二傾斜架3上對應卡頭8的位置處設置有卡槽9。
所述第一傾斜架2和第二傾斜架3的傾斜方向相反,第一傾斜架2的傾斜方向朝向傳送架1;所述傳送架1上連接有龍門狀的限位架10,限位架10的兩側均通過鎖緊螺釘11與傳送架1的側面連接;所述鋸盤5上連接有罩體,罩體的一端連接有把手12;所述第一傾斜架2和第二傾斜架3均設有相互并列的多個;所述凹槽6為等腰梯形,且底角為120度。
工作原理:使用時,通過起吊裝置將鋁棒吊運至第一傾斜架2上,鋁棒能夠沿著第一傾斜架2的傾斜角度自動滾動至傳送架1上,然后通過傳送架1上的傳送輥4將鋁棒進行傳送;傳送至鋁棒的一端被限位架10擋住為止,然后向下拉動把手12,使鋸盤5對鋁棒進行鋸切;當需要鋸切獲得不同長度的鋁棒時,根據需要要求的鋁棒長度調節限位架10在傳送架1上的安裝位置即可,調節時通過鎖緊螺釘11能夠將龍門式的限位架10固定在傳送架1上的指定位置即可;鋸切完成后,通過第二傾斜架3能夠使傳送架1上的鋁棒沿著第二傾斜架3滾動,滾動至凹槽6內即可進行打包。通過擋桿7兩端的卡頭8和第二傾斜級架3上的卡槽9連接,能夠在第二傾斜架3上對應凹槽 6的位置處連接擋桿7,能夠開啟或關閉凹槽6,方便調節需要進行打包的位置,從而調節打包高度,方便操作人員進行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