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包括壓輪座,所述壓輪座包括座體以及裝設在座體上的多個壓輪,所述壓輪排列為一直線,座體內對應壓輪設置有多個軸承,所述軸承交錯設置在座體內,所述壓輪穿裝在軸承內,壓輪前端設置有V型槽或夾環;還包括座架,所述座架上設置有一組或多組壓輪座,每組壓輪座包括兩個以上相對設置的壓輪座,每組壓輪座上的壓輪呈品字分布,壓輪上的漸開槽或夾環相對設置構成井道。本實用新型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的壓輪座通過交錯裝設軸承的方法,縮小壓輪之間的軸距,使壓輪之間的軸距可縮至3?6cm;同時壓輪之間通過漸開槽或夾環相對,形成夾持線材的井道,可從多個方向對線材進行擠壓,提高調直的效果。
【專利說明】
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線材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背景技術】
[0002]鋼筋線材在生產后和保存時,鋼筋各處存在大量的應力,使鋼筋彎曲變形。鋼筋在使用前,需要進行調直,消除各處應力,得到較直的鋼筋,然后根據需要對調直后的鋼筋進行剪切和彎折為各種形狀。現有的一種調直方法是把鋼筋從壓輪組之間通過,壓輪從相對的方向對鋼筋進行擠壓調直,鋼筋兩側的壓輪一般排列為品字形,壓輪之間的軸距越小則調直的效果越好。在上述背景下,
【申請人】開發了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可用于對鋼筋線材自動進行高精度的調直加工。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包括
[0006]壓輪座,所述壓輪座包括座體以及裝設在座體上的多個壓輪,所述壓輪排列為一直線,座體內對應壓輪設置有多個軸承,所述軸承交錯設置在座體內,所述壓輪穿裝在軸承內,壓輪前端設置有V型槽或夾環,
[0007]座架,所述座架上設置有一組或多組壓輪座,每組壓輪座包括兩個以上相對設置的壓輪座,每組壓輪座上的壓輪呈品字分布,壓輪上的漸開槽或夾環相對設置構成井道。
[0008]進一步,所述座架上設置有調節滑座,所述調節滑座上裝設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一端連接壓輪座,壓輪座滑動設置在調節滑座內,轉動調節螺栓設置壓輪與線材之間的徑向距離。
[0009]進一步,所述調節滑座可移動安裝在座架上,移動調節滑座調節壓輪構成的井道的大小。[001 〇]進一步,所述座體上設置有安裝孔,調節螺栓連接在安裝孔上。
[0011]進一步,所述座體上設置有滑槽,座體通過滑槽滑動安裝在調節滑座上。
[0012]進一步,所述座體內設置有多個軸槽,所述壓輪分別裝設在軸槽內,所述軸槽內設置有軸承環,相鄰軸槽的軸承環互相交錯,軸承安裝在軸承環內。[0013 ]進一步,所述軸槽內設置有軸承壓套。
[0014]進一步,所述漸開槽為V型槽或U型槽。
[0015]此外,所述壓輪座上設置有傳動鏈輪,所述壓輪后部設置有第二傳動齒輪,所述壓輪座內設置有與第二傳動齒輪互相咬合的第一傳動齒輪,傳動鏈輪通過傳動齒輪驅動壓輪轉動。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實用新型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的壓輪座通過交錯裝設軸承的方法,縮小壓輪之間的軸距,使壓輪之間的軸距可縮至3-6cm;同時壓輪之間通過漸開槽或夾環相對,形成夾持線材的井道,可從多個方向對線材進行擠壓,提高調直的效果。【附圖說明】
[0018]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整體外觀圖。
[0020]圖2是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的內部結構圖。
[0021]圖3是壓輪座的結構示意圖(第一種壓輪)。[〇〇22]圖4是壓輪座的剖視圖。[〇〇23]圖5是座體的剖視圖。[〇〇24]圖6是第一種壓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是壓輪座與線材的位置關系圖(正面)。
[0026]圖8是壓輪座與線材的位置關系圖(側面)。[〇〇27]圖9是第二種壓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0是壓輪座的結構示意圖(第二種壓輪)。[〇〇29]圖11是第二種壓輪形成的井道示意圖。[〇〇3〇]圖12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〇〇31]圖13是第三實施例的傳動鏈輪示意圖。[〇〇32]圖14是第三實施例的壓輪座示意圖。
[0033]圖15是安裝在壓輪后部的第二傳動齒輪的示意圖。[〇〇34]圖16是第一傳動齒輪的示意圖。[〇〇35]圖17是第三實施例第一工作狀態的示意圖。[〇〇36]圖18是第三實施例第二工作狀態的示意圖。[〇〇37]附圖標號說明:
[0038]1、座架;2、壓輪座;[〇〇39]3、調節滑座;4、調節螺栓;
[0040]5、井道;6、線材;[〇〇41 ]21、座體;22、第一壓輪;
[0042]23、軸承;24、軸承壓套;
[0043]211、軸槽;212、安裝孔;
[0044]213、滑槽;221、壓輪桿;
[0045]222、漸開槽;223、夾環;
[0046]22’、第二壓輪;7、傳動鏈輪;[〇〇47]8、第一傳動齒輪;9、第二傳動齒輪。【具體實施方式】
[0048]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49]圖1和圖2分別顯示了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的整體外觀圖和內部結構,參照圖1、圖 2,所述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包括座架1,座架1上裝設有多組壓輪座,每組壓輪座包括至少兩個相對設置在線材6兩側的壓輪座2。所述座架1上設置有可移動的調節滑座3,所述調節滑座3上裝設有調節螺栓4,調節螺栓4 一端連接壓輪座2,所述壓輪座2滑動設置在調節滑座 3內。如圖7所示,兩個相對設置的壓輪座2分別位于線材6兩側,壓輪座2上的壓輪22呈品字形夾持線材,進行調直;當轉動壓輪座2上方的調節螺栓4時,可使壓輪座2上升分離,打開井道5。
[0050]參照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壓輪座2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壓輪座2包括座體21 以及裝設在座體21上的多個第一壓輪22。所述座體21上設置有與調節螺栓4對應的安裝孔 212,座體21側壁設置有滑槽213,調節滑座3上設置有與滑槽213配合的滑軌,壓輪座2通過滑槽213滑動安裝在調節滑座3上。所述壓輪座2上的第一壓輪22排列為一直線。參照圖6,所述第一壓輪22包括穿裝在座體21內的壓輪桿221,第一壓輪22前端設置有漸開槽222,所述漸開槽222優選為V型槽或U型槽。[〇〇511參照圖5,圖5顯示了座體21的內部剖視圖,所述座體21內設置有多個并列的軸槽 211,所述軸槽211上開設有用于安裝軸承23的軸承環,相鄰軸槽211上的軸承環交錯設置。 參照圖4,圖4顯示了安裝有第一壓輪22的壓輪座2的內部剖視圖,所述軸承23安裝在軸承環內,也是交錯設置,第一壓輪22的壓輪桿221穿過軸承23安裝在軸槽211內。軸槽211后部設置有軸承壓蓋24。[〇〇52]參照圖7、圖8,圖7和圖8分別從正面和側面顯示了壓輪座2與線材6的位置關系。所述壓輪座2相對設置在線材6兩側,壓輪座2上的壓輪22呈品字形夾持線材6,兩個壓輪座2上的壓輪22的漸開槽222相對,構成夾持線材6的井道5,線材6從井道5中穿過。轉動調節螺栓4 時,可調節壓輪座2上的壓輪與線材6之間的徑向距離,從而打開或閉合井道5,也可調節井道5的直徑大小;而移動調節滑座3可調節壓輪構成的井道5的直徑大小,適應不同線徑的線材6〇
[0053]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壓輪座2的另一種實現方式,參照圖9至圖11,圖9是第二壓輪 22’的結構示意圖,圖10顯示了采用第二壓輪22’的壓輪座2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第二壓輪 22’形成的井道5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壓輪22’的前端設置有夾環223,代替原有的漸開槽222。兩個壓輪座2上的第二壓輪22’的夾環223相對,配合壓輪桿221組成井道5。本實施例的優點是加工更加方便。[〇〇54] 上述兩種實施例中的壓輪座2都無需設置動力進行驅動,參照圖12至圖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第三種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其中至少一個壓輪座2上設置有驅動部件。
[0055]參照圖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座架1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壓輪座2,其中一個壓輪座2固定設置在座架1上,另一個壓輪座2的座體21滑動設置在座架1的調節滑座3上,并通過調節螺栓4進行上下滑動調節。所述壓輪座2內設置有多個第一壓輪22,第一壓輪22的軸承3 交錯裝設在座體21內,且第一壓輪22后部設置有第二傳動齒輪9,如圖15所示。圖13提供了壓輪座2后部的傳動鏈輪7的結構示意圖,圖16提供了第一傳動齒輪8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 13、圖16,所述壓輪座2后部設置有傳動鏈輪7,傳動鏈輪7通過與壓輪后部的第二傳動齒輪9互相咬合的第一傳動齒輪8,驅動壓輪轉動。
[0056]參照圖17,本實施例處于第一工作狀態,兩個壓輪座2的第一壓輪22互相配合,形成夾持鋼筋6的夾道5,對通過的鋼筋6進行調直。參照圖18,本實施例處于第二工作狀態,其中一個壓輪座2通過調節螺栓4的調節而上升,使其第一壓輪22抬升,放開鋼筋6通過。[〇〇57]從上述實施例可得,本實用新型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的壓輪座2通過交錯裝設軸承23的方法,縮小壓輪之間的軸距,使壓輪之間的軸距可縮至3-6cm;同時壓輪之間通過漸開槽222或夾環223相對,形成夾持線材6的井道5,可從多個方向對線材6進行擠壓,提高調直的效果。[〇〇58]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壓輪座,所述壓輪座包括座體以及裝設在座體上的多個壓輪,所述壓輪排列為一直線, 座體內對應壓輪設置有多個軸承,所述軸承交錯設置在座體內,所述壓輪穿裝在軸承內,壓 輪前端設置有漸開槽或夾環,座架,所述座架上設置有一組或多組壓輪座,每組壓輪座包括兩個以上相對設置的壓 輪座,每組壓輪座上的壓輪呈品字排列分布,壓輪上的V型槽或夾環相對設置構成井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上設置有調節滑 座,所述調節滑座上裝設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一端連接壓輪座,壓輪座滑動設置在調節滑 座內,轉動調節螺栓設置壓輪與線材之間的徑向距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滑座可移動安裝 在座架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上設置有安裝 孔。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上設置有滑槽。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內設置有多個軸 槽,所述壓輪分別裝設在軸槽內,所述軸槽內設置有軸承環,相鄰軸槽的軸承環互相交錯, 軸承安裝在軸承環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槽內設置有軸承壓套。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疊合井道式調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座上設置有傳動 鏈輪,所述壓輪后部設置有第二傳動齒輪,所述壓輪座內設置有與第二傳動齒輪互相咬合 的第一傳動齒輪,傳動鏈輪通過傳動齒輪驅動壓輪轉動。
【文檔編號】B21F1/02GK205702244SQ20162053993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日
【發明人】馮廣建
【申請人】馮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