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夾具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樣咀夾具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機床夾具通常使用螺紋底座,簡單得通過螺絲將夾具與機床固定,這種固定方式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松動,導致定位不準確,加工的精度會有所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定位精準,適合不同種類樣咀使用,更換夾具無需進行多次定位,裝卸方便的樣咀夾具安裝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樣咀夾具安裝座,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四周的底座上均布有若干安裝孔,所述第一通孔內設置有樣咀,所述樣咀的中心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內固定有設置有上連接件,所述底座下表面設置有與上連接件固定的下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與下連接件配合連接底座與樣咀。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機床配合的定位槽。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連接件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底蓋,所述底座下端面設置有底蓋槽,所述底蓋設置在底蓋槽內,所述底蓋上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下連接件穿過第三通孔與上連接件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樣咀的底部設置有上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設置有下定位孔,裝配時所述上定位孔與下定位孔位置相對,且通過一定位銷相互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連接件為螺釘,所述下連接件為內螺紋螺絲,所述螺釘與內螺紋螺絲緊固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一種樣咀夾具安裝裝置,樣咀通過底座與機場連接,更換樣咀時無需更換底座,樣咀與底座通過定位銷定位,使得定位更精確,加工效果更好,減少了因定位不準而出現的殘次品;而且樣咀與底座通過螺紋連接,使得連接更緊固,加工過程中不易松脫,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的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與圖3,一種樣咀夾具安裝裝置,包括一底座1,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的四周均布有三個安裝孔12,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與機床定位的定位槽13,所述安裝孔12用于將底座1與機床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槽13用于底座1與機床固定時的精準定位。所述第一通孔11內設置有樣咀2,所述樣咀2的中心設置有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內固定有設置有上連接件3,所述底座1下表面設置有與上連接件3固定的下連接件4,所述上連接件3與下連接件4配合連接底座1與樣咀2。所述上連接件3為螺釘,所述下連接件4為內螺紋螺絲,所述螺釘與內螺紋螺絲緊固連接。所述下連接件4與底座1之間設置有底蓋5,所述底座1下端面設置有底蓋槽,所述底蓋5設置在底蓋槽內,底蓋5是為了減少底座1與下連接片的摩擦,避免底座1磨損,還能提高下連接件4與上連接件3的緊固程度,避免脫落。
所述樣咀2的底部設置有上定位孔22,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下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孔22與下定位孔位置相對,且通過一定位銷6相互連接,當樣咀2進行更換時,不同的樣咀2與底座1只用根據定位銷6進行定位,這樣定位方便,不需使用其他輔助工具,而且使得零件的加工根據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
在裝配時,首先在下定位孔內放入定位銷5,然后將樣咀3插入第一通孔11且保證定位銷5設置在上定位孔內,在底座1的下底面的底蓋槽內放入底蓋5,將上連接件3放入第二通孔,將內螺紋螺絲穿過底蓋5和第二通孔21與上連接件3連接擰緊,這樣底座1便于與樣咀3連接完成,然后將底座1通過安裝孔12與機床螺紋連接,當要更換樣咀2時,只需卸下上連接件3,然后換上不同的樣咀2即可,拆卸裝夾方便快捷,能大大提高加工精度與速率。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