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片的制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制備具有長短散熱片的散熱器的模具。
背景技術:散熱器是指將機械或其他器具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及時轉移以避免影響其正常工作的裝置或儀器。實際生產中,需要生產由兩種長度不一致的散熱片相互扣合形成的散熱器。目前行業內制備該散熱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利用兩種模具,將長散熱片和短散熱片分別沖壓加工后再進行組合;二是將利用一種模具同時生產長、短兩種散熱片,但是短散熱片需要利用連料片進行連接,所述的連料片在傳統模具技術中是連接散熱片與料帶的,為保證尺寸和工藝性,為增加強度而設計的,在產品中是不需要的,最后需要切除。但所述的現有的模具中先生產出長散熱片,再生產出連接有連料片的短散熱片,并在模具上對連料片和散熱片的連接部位進行預沖斷,最后由人工將連料片掰斷后和長散熱片進行扣合形成所需的散熱器。以上的兩種方法均需進行二次加工,制作工藝繁瑣,人工與時間成本高,無法保障產品的精度和合格率。
技術實現要素:基于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將長短散熱片一次成型為散熱器的,效率高的,精度高的自動化制備模具,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制備具有長短散熱片的散熱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底部設置有沖頭部件;所述的下模包括兩排浮升導料銷、導軌、刀口、折彎部件和扣合部件;所述的導軌為兩排浮升導料銷形成的通道;所述的浮升導料銷配套有定位針,所述的定位針用于插入料片上的定位孔,使料帶不移位;所述的刀口包括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第四刀口和第五刀口;所述的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折彎部件、第四刀口、第五刀口和扣合部件依次順序地設置在所述的導軌內;所述的沖頭部件的形狀和位置與刀口相匹配;所述的導軌用于料片的通過;所述的沖頭部件用于與刀口相配合進行料片的沖裁;所述的第一刀口用于在料片上沖切卡扣;所述的第二刀口用于在料片上沖切出連料片;所述的第三刀口用于在料片上沖切出散熱片;所述的第四刀口用于沖切連料片和散熱片之間的連接,斷開散熱片和連料片之間的連接;所述的第五刀口用于沖切散熱片與廢料邊之間的連接;所述的折彎部件用于卡扣的折彎;所述的扣合部件用于每片散熱片之間卡扣的扣合,形成散熱器。進一步地,所述的上模設置有連接柱。進一步地,所述的下模設置有連接孔;所述的連接柱的大小位置和連接孔的大小位置相匹配,用于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的模具還包括電氣控制裝置和沖壓切換氣缸,電氣控制裝置與沖壓切換氣缸連接;所述的沖壓切換氣缸設置在上模的一側,用于控制刀口的工作,從而切換不同的工作步驟,實現長、短散熱片的切換和沖切不同位置的工步的切換。進一步地,所述的扣合部件底部設置有出料口。進一步地,所述的出料口的方向和水平面的夾角為鈍角,以便于產品斜排出料并扣合。進一步地,所述的電氣控制裝置上還設置有計數器,所述的計數器用于準確計算長散熱片和短散熱片的片數。本實用新型的模具具有以下優點:1.一次成型:該模具相比于現有技術,增加了沖切連料片的刀口,在保證產品精度的同時將連料片切除,減少人工操作,提升生產效率;2.同時生產長、短散熱片兩種產品:利用該模具可同時將同一料片生產為長、短散熱片;3.通過將出料口設置為傾斜面,使產品在出料扣合時可斜排出料并完成扣合,具有自動引導功能,使其扣合點準確吻合。本實用新型還另外公開了一種制備該散熱器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所需加工的料片送進模具的進料口,下模的定位刀口和設置在上模底部的與定位刀口相匹配的沖頭部件相配合,在料片沖裁,使其形成定位孔,步驟a產生的廢料從定位刀口排出;b.所述的浮升導料銷和定位針將料片進行導正定位;c.電氣控制裝置控制沖壓切換氣缸啟動第一刀口和與第一刀口匹配的沖頭,兩者配合在料片上加工沖裁形成散熱片的卡扣后,第一刀口和沖頭退出,步驟c產生的廢料從第一刀口排出;d.扣點加工完成后,根據加工產品的類型選擇是否啟動第二刀口和與第二刀口匹配的沖頭,如果是加工長散熱片則無需啟動,如果是加工短散熱片,則啟動第二刀口和沖頭,在料片上加工形成具有短散熱片的連料片,步驟e產生的廢料從第二刀口排出;f.沖壓切換氣缸啟動第三刀口和與第三刀口匹配的沖頭,在料片上沖切出散熱片,步驟f產生的廢料從第三刀口排出;g.折彎部件將卡扣進行折彎;h.沖壓切換氣缸啟動第四刀口和與第四刀口匹配的沖頭,所述的第四刀口將連料片與散熱片之間的連接切斷,使連料片和散熱片分離,步驟h產生的廢料,即連料片從第四刀口排出;i.沖壓切換氣缸啟動所述的扣合部件上的第五刀口,第五刀口將散熱片和廢料邊之間的連接切斷,形成獨立的散熱片,步驟i產生的廢料邊從模具的廢料出口排出;j.扣合部件將每片散熱片之間的卡扣進行逐一扣合,形成散熱器;k.電氣控制裝置上的計數器計算所需加工產品的長散熱片和短散熱片的數量,將達到數量的產品通過模具上的出料口進行出料。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制備方法全程使用自動化生產,在模具上直接將連料片切除,無需額外的人工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精度,有效提升了產品產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施例1的現有技術的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1的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施例1的現有技術的短散熱片的制作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施例1的用于制備所述的散熱器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施例1的所述的步驟i所形成的料帶的結構示意圖。1為上模;2為浮升導料銷;3為第一刀口;4為第二刀口;5為下模;6為第三刀口;7為折彎部件;8為第四刀口;9為連接孔;10為扣合部件;11為連接柱;12沖切氣缸;13為散熱片;14為連料片;15為卡扣;16為廢料邊;17為定位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的散熱器,所述的散熱器由兩種長度不一樣的散熱片進行扣合而成;制備長度不一的散熱片時,在短散熱片的制作上通常會使用連料片;所述的連料片是在傳統模具技術中作連接散熱片與料帶用的,為保證產品的尺寸和工藝,為增加強度而設計的,但在產品實際上是不需要的,所以還需增加工序將連料片折斷去除。如圖3所示,傳統的去除連料片的方法通常是先將其沖壓預斷,再人工將其掰斷形成短的散熱片后,再將其與長散熱片進行扣合,形成所需的產品。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可一次成型具有長短散熱片的散熱器的模具;所述的散熱器的制備模具包括電氣控制裝置、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的一側設置有沖壓切換氣缸,上模的底部還設置有連接柱;所述的電氣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模具的運行。所述的下模包括連接孔、導軌、刀口、折彎部件和扣合部件;所述的導軌為兩排浮升導料銷形成的通道;所述的浮升導料銷配套有定位針,所述的定位針用于插入料片上的定位孔,使料帶不移位;所述的連接孔的大小位置與上模的連接柱的大小位置相匹配;所述的刀口包括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第四刀口和第五刀口;所述的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折彎部件、第四刀口、第五刀口和扣合部件依次順序地設置在所述的通道內;所述的沖頭部件的形狀和位置與所述的刀口相匹配。其中所述的浮升導料銷用于料片的浮升、導料和脫料,負責將料片浮起并導正限位,還負責對料片的輸送定位;所述的電氣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模具的運行;所述的導軌用于料片的通過;所述的沖頭部件用于與刀口相配合進行料片的沖裁;所述的第一刀口用于沖切料片形成散熱片的卡扣;所述的第二刀口用于沖切料片使其形成連料片;所述的第三刀口用于將每個散熱片沖切開,使每個散熱片分離;所述的第四刀口用于沖切連料片和散熱片的連接部位,斷開散熱片和連料片之間的連接;所述的第五刀口用于切斷散熱片與廢料邊之間的連接;所述的折彎部件用于散熱片卡扣的縱向折彎;所述的扣合部件用于每片散熱片之間的扣合。所述的上模的一側還設置有沖壓切換氣缸,用于控制刀口的工作,從而切換不同的工作步驟,實現長、短散熱片的切換和沖切不同位置的工步的切換。所述的折彎部件用于將散熱片兩側的邊緣根據所需產品的要求折彎,本實施例采用90o折彎,所述的邊緣與卡扣的寬度相匹配。所述的扣合部件用于將第五刀口加工完成的散熱片,一片一片地扣合在一起,并將扣合好的散熱片通過出料口出料,所述的出料口設置在扣合部件的底部,所述的產品出料口的方向和水平面的夾角為鈍角,以便于產品斜排出料并扣合;該扣合部件具有自動引導的功能,使片與片之間的扣合點準確吻合。所述的電氣控制裝置上還設置有計數器,用于準確計算長散熱片和短散熱片的片數。本實施例的模具可同時加工生產形成長、短散熱片,并一次加工成型為所需的散熱器,所述的散熱器由長短不一的散熱片相互扣合的而成。而且經過該模具加工的散熱器的精度高,降低了產品的不良率,提升了產品的加工效率;該模具還具有自動計數和自動引導的功能。本實施例中還公開了一種以上所述的模具制備具有長短散熱片的散熱器的方法,該方法步驟具體如下:a.將所需加工的料片送進模具的進料口,下模的定位刀口和設置在上模底部的與定位刀口相匹配的沖頭部件相配合,在料片沖裁,使其形成定位孔,步驟a產生的廢料從定位刀口排出;b.所述的浮升導料銷和定位針將料片進行導正定位;c.電氣控制裝置控制沖壓切換氣缸啟動第一刀口和與第一刀口匹配的沖頭,兩者配合在料片上加工沖裁形成散熱片的卡扣后,第一刀口和沖頭退出,步驟c產生的廢料從第一刀口排出;d.扣點加工完成后,根據加工產品的類型選擇是否啟動第二刀口和與第二刀口匹配的沖頭,如果是加工長散熱片則無需啟動,如果是加工短散熱片,則啟動第二刀口和沖頭,在料片上加工形成具有短散熱片的連料片,步驟e產生的廢料從第二刀口排出;f.沖壓切換氣缸啟動第三刀口和與第三刀口匹配的沖頭,在料片上沖切出散熱片,步驟f產生的廢料從第三刀口排出;g.折彎部件將卡扣進行折彎;h.沖壓切換氣缸啟動第四刀口和與第四刀口匹配的沖頭,所述的第四刀口將連料片與散熱片之間的連接切斷,使連料片和散熱片分離,步驟h產生的廢料,即連料片從第四刀口排出;i.沖壓切換氣缸啟動所述的扣合部件上的第五刀口,第五刀口將散熱片和廢料邊之間的連接切斷,形成獨立的散熱片,步驟i產生的廢料邊從模具的廢料出口排出;j.扣合部件將每片散熱片之間的卡扣進行逐一扣合,形成散熱器;k.電氣控制裝置上的計數器計算所需加工產品的長散熱片和短散熱片的數量,將達到數量的產品通過模具上的出料口進行出料。本實施例還另外公開了利用所述模具制備具有長短散熱片的散熱器的方法,該方法全程使用自動化生產,在模具上直接將連料片切除,無需額外的人工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精度,有效提升了產品產能。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