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輸出動力頭。
背景技術:
在一般的鉆孔設備過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動力頭為鉆頭提供動力,而隨著工作強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動力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證動力頭的工作精度,使其工作過程更加穩定可靠,并實現動力頭裝置的速度轉換更加順暢,成為本領域人員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輸出動力頭,其可以滿足不同工況下雙動力的正常輸出,實現高速和低速之間的順暢轉換,保證了工作過程更加穩定可靠。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雙輸出動力頭,包括動力箱、輸出軸、慢擋傳動軸和快擋傳動軸,動力箱包括箱體和蓋板,箱體和蓋板之間形成容置腔,容置腔的右端設置有快擋傳動軸和固設在快擋傳動軸上的快擋齒輪,快擋傳動軸向上連接快擋電機,快擋電機的安裝座向上連接一快擋氣缸,容置腔的左端設置有慢擋傳動軸和固設在慢擋傳動軸上的慢擋齒輪,慢擋傳動軸向上連接慢擋電機,慢擋電機的安裝座向上連接慢擋氣缸,容置腔的中間設置有套筒,套筒的外側固設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能夠與慢擋齒輪或快擋齒輪相嚙合,所述套筒與輸出軸之間通過連接鍵相結合,輸出軸的軸頭伸出于箱體的下蓋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兩組動力,可以滿足不同工況下雙動力輸出的正常需要,進而選擇合適的慢擋電機或快擋電機;本實用新型采用慢擋氣缸和快擋氣缸交替上升或下降,以實現從動齒輪與快擋齒輪和慢擋齒輪的交替嚙合,從而得到合適的輸出,并有效保證了動力頭的工作精度,并使其工作過程更加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
1.慢擋氣缸,2.慢擋電機,3.箱體,4.慢擋傳動軸,5.慢擋齒輪,6.蓋板,7.從動齒輪,8.套筒,9.快擋氣缸,10.快擋電機,11.快擋傳動軸,12.快擋齒輪,13.容置腔,14.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雙輸出動力頭,包括動力箱、輸出軸14、慢擋傳動軸4和快擋傳動軸11,動力箱包括箱體3和蓋板6,箱體3和蓋板6之間形成容置腔13,容置腔13的右端設置有快擋傳動軸11和固設在快擋傳動軸11上的快擋齒輪12,快擋傳動軸11向上連接快擋電機10,快擋電機10的安裝座向上連接一快擋氣缸9,容置腔13的左端設置有慢擋傳動軸4和固設在慢擋傳動軸4上的慢擋齒輪5,慢擋傳動軸4向上連接慢擋電機2,慢擋電機2的安裝座向上連接慢擋氣缸1,容置腔13的中間設置有套筒8,套筒8的外側固設有從動齒輪7,所述從動齒輪7能夠與慢擋齒輪5或快擋齒輪12相嚙合,所述套筒8與輸出軸14之間通過連接鍵相結合,輸出軸14的軸頭伸出于箱體3的下蓋板。
本實用新型有兩組動力,慢擋電機2和快擋電機10,通過慢擋氣缸1和快擋氣缸9來控制動力的選擇,當輸出軸14需要較小轉速時,慢擋氣缸1控制慢擋齒輪5向上運動并與所述從動齒輪7相嚙合,快擋氣缸9向下運動,快擋齒輪12脫離所述從動齒輪7,并由慢擋電機2帶動輸出軸14工作;當輸出軸需要較大轉速時,慢擋氣缸1帶動慢擋齒輪5向下運動,慢擋齒輪5脫離所述從動齒輪7,快擋氣缸9控制快擋齒輪12上移,并與所述從動齒輪7相結合,快擋電機10帶動輸出軸14工作。本實用新型采用慢擋氣缸1和快擋氣缸9交替上升或下降,以實現從動齒輪7與快擋齒輪12和慢擋齒輪5的交替嚙合,從而得到合適的輸出,并有效保證了動力頭的工作精度,并使其工作過程更加穩定可靠。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已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