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管類加工輔助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連軋管機用芯棒。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管類加工過程中,當加工的管類較長時,管體容易松動,使得其空腔在加工過程中費時費力,而且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并且現在還沒有一種專門用來避免管類加工時容易發生竄動的輔助裝置,一般都靠工人的來回調整,從而達到工藝的要求,在無縫鋼管的生產過程中,芯棒的運作影響著鋼管的質量,因此要求芯棒工作面不允許有使鋼管表面刻傷、劃痕和撕裂等損壞鋼管表面質量的任何缺陷存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連軋管機用芯棒,以用來解決頂桿與頂頭松動與竄動的問題。
一種新型連軋管機用芯棒,包括芯棒本體、傳動端與連接端,所述芯棒本體、傳動端與連接端為一體結構,所述芯棒本體左端設置連接端,右端設置傳動端,中心設置散熱孔,外部設置芯棒套,所述散熱孔貫通芯棒本體、傳動端與連接端,所述傳動端右端為空心圓柱體,左端為半球體,所述連接端的右端為同心大小頭,連接端的左端設置固定爪,所述固定爪至少兩根,由彈性桿連接凸塊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芯棒套與芯棒本體為一體結構,芯棒套外層為強化耐磨層。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傳動端與連接端上設置固定螺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凸塊的截面為優弧與弦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連接端的截面左端寬度小于右端寬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新型連軋管機用芯棒,芯棒中心設置散熱孔,更利于芯棒的散熱,且能夠減輕整體的重量,芯棒本體外部設置光滑耐磨的芯棒套,芯棒不易受到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保證了生產的產品質量,凸塊與頂頭接觸部分為弧形,且彈性桿使芯棒與頂頭的連接更加方便,省時省力且不易造成頂頭連接部與凸塊的磨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芯棒本體,2.傳動端,3.連接端,4.散熱孔,5.芯棒套,6.固定爪,7.彈性桿,8.凸塊,9.固定螺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所示,一種新型連軋管機用芯棒,包括芯棒本體1、傳動端2與連接端3,所述芯棒本體1、傳動端2與連接端3為一體結構,更加穩固,避免脫落,所述芯棒本體1左端設置連接端3,用以連接頂頭,右端設置傳動端2,用以連接工作傳動設備,芯棒本體1外部設置芯棒套5,芯棒套5為光滑耐磨結構,避免有使鋼管表面刻傷、劃痕和撕裂等損壞鋼管表面質量的任何缺陷存在,影響鋼管質量,芯棒中心設置散熱孔4,所述散熱孔4貫通芯棒本體1、傳動端2與連接端3,更利于芯棒的散熱,且能夠減輕整體的重量,所述傳動端2右端為空心圓柱體,左端為半球體,設置固定螺空,所述連接端3的右端為同心大小頭,連接端3的左端設置固定爪6,所述固定爪6至少兩根,由彈性桿7連接凸塊8組成,彈性桿7使芯棒與頂頭的連接更加方便,省時省力且不易造成頂頭連接部與凸塊8的磨損。
如圖所示,所述芯棒套5與芯棒本體1為一體結構,芯棒套5外層為強化耐磨層,芯棒不易受到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保證了生產的產品質量。
如圖所示,所述傳動端2與連接端3上設置固定螺孔9,使芯棒與頂頭與傳動裝置的連接更加穩固。
如圖所示,所述凸塊8的截面為優弧與弦組成,凸塊8與頂頭接觸部分為弧形,更加方便與頂頭的結合與分離,省時省力。
如圖所示,所述連接端3的截面左端寬度小于右端寬度,更加適應頂頭的形狀。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