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收卷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收卷機用的高強度八瓣式無縫卷筒。
背景技術:
目前縱剪分條線中所使用的收卷筒體按結構分為無縫卷筒和有縫卷筒,此種卷筒由水平旋轉油缸帶動滑套做移動,弓形板和斜塊跟隨滑套做上下的垂直運動,由上下鉗口處的兩塊斜塊斜度不同形成上鉗口和下鉗口垂直運動的位移產生差值,從而形成鉗口,油缸縮回夾緊板帶。無縫式卷筒在弓形板之間增加封閉楔,隨滑套做上下垂直運動。這種通用的卷筒有如下幾個問題:1油缸伸出時四瓣下移剛好貼緊,油缸縮回時四瓣上移的同時四瓣弓形板之間相應的產生了縫隙,而這些縫隙很容易導致板料產生壓痕和缺陷,尤其0.5mm以下的鋼板,2由于滑套的存在,限制了收卷卷筒軸徑的大小,而軸徑導致無法收取25t以上的卷料,3傳統無縫卷筒有4塊弓形板和4塊封閉楔通過與滑套斜面配合組成一個圓柱體,如果滑套、弓形板、封閉楔任一零件稍有超差,都造成相鄰弓形板與封閉楔結合線高低不平或長度方向局部不平等問題,即結合易產生高點,直接影響卷筒圓度精度,因此此類卷筒的可加工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收卷機用的高強度八瓣式無縫卷筒,解決卷筒有縫、強度低,加工難度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高強度八瓣式無縫卷筒,包括主軸,主軸上設有軸向的滑槽,滑槽內設有可活動的斜塊,所述斜塊與其外側的封閉楔通過斜面接觸式配合,封閉楔沿主軸橫截面圓周方向均布間隔設有四個,在封閉楔外端橫截面為梯形,每個封閉楔間隔位置設有弓形板,所述弓形板與封閉斜通過斜面接觸式配合;沿主軸軸向有若干組斜塊、封閉楔和弓形板的斜面接觸式配合;
所述弓形板包括一個第一弓形板和三個第二弓形板,其中第一弓形板遠離主軸一側設有U型開槽,所述U型開槽內設有主滑塊和輔滑塊,所述主滑塊的底部與U型槽底部滑動配合,主滑塊可沿主軸軸向移動,所述輔滑塊的橫截面為三角形,其斜面斜向外,輔滑塊通過鉸鏈與主滑塊鉸接連接,輔滑塊可沿主軸徑向移動;輔滑塊與弓形板間的位移差形成鉗口,且弓形板作為上鉗口,輔滑塊作為下鉗口;第二弓形板上設有導向槽,導向槽內設有蝶形彈簧,蝶形彈簧的彈力將第二弓形板與封閉楔的緊密貼合;
在主軸的中心設有拉桿,拉桿的一端固定設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套置于有滑動座,滑動座可沿固定座軸向移動,所述固定座與滑動座間設有螺旋圓柱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封閉楔的斜度為1:4。
進一步地,所述任意相鄰兩封閉楔或相鄰兩弓形板沿主軸橫截面圓周方向夾角為90度。
進一步地,所述主滑塊的底部設有燕尾,燕尾與U型槽底部的燕尾槽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設有T型滑槽,滑動座上設有T型滑塊,所述T型滑塊與所述T型滑槽配合,且T型滑塊可沿T型滑槽滑動。
進一步地,在所述U型開槽開口位置固定安裝有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固定塊,固定塊的斜面與輔滑塊的斜面相對。
進一步地,所述弓形板與中心軸間設有導向鍵。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無滑套式結構,卷筒主軸直徑增大,強度增強,達到收取35t卷料的目的。
2.使用燕尾槽代替原T型槽,減小導向滑塊厚度,有利于減小主軸滑槽深度,提高卷筒強度。
3.固定座與滑動座采用圓柱螺旋彈簧用以夾緊板料時壓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軸向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卷筒收縮時的軸向剖視圖;
圖3為圖1中A-A的徑向剖視圖;
圖4為圖3中B-B的徑向剖視圖;
圖5為第一弓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主軸,2斜塊3封閉楔,4弓形板,41第一弓形板,42第二弓形板,5主滑塊,51燕尾,6輔滑塊,7拉桿,8固定座,9滑動座,10圓柱螺旋彈簧,11蝶形彈簧,12滑槽,13鉸鏈,14導向槽,15U型開槽,151燕尾槽,16固定塊,17導向鍵,18鉗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至圖4所示,該實用新型包括主軸1,主軸上設有軸向的滑槽12,滑槽內設有可活動的斜塊2,所述斜塊與其外側的封閉楔3通過斜面接觸式配合,封閉楔沿主軸橫截面圓周方向均布間隔設有四個,如圖2所示,所述任意相鄰兩封閉楔沿主軸橫截面圓周方向夾角為90度。
在封閉楔外端橫截面為梯形,每個封閉楔間隔位置設有弓形板4,所述弓形板與封閉斜通過斜面接觸式配合,封閉楔的斜度為1:4。所述任意相鄰兩弓形板沿主軸橫截面圓周方向夾角為90度。沿主軸軸向有若干組斜塊、封閉楔和弓形板的斜面接觸式配合。
如圖5所示,所述弓形板包括一個第一弓形板41和三個第二弓形板42,其中第一弓形板遠離主軸一側設有U型開槽15。所述U型開槽內設有主滑塊5和輔滑塊6,所述主滑塊的底部與U型槽底部滑動配合。進一步地,所述主滑塊的底部設有燕尾51,燕尾與U型槽底部的燕尾槽151配合。使用燕尾槽代替原T型槽,減小導向滑塊厚度,有利于減小主軸滑槽深度,提高卷筒強度。
所述弓形板與中心軸間設有導向鍵17。主滑塊可沿主軸軸向移動,所述輔滑塊的橫截面為三角形,其斜面斜向外,輔滑塊通過鉸鏈13與主滑塊鉸接連接,輔滑塊可沿主軸徑向移動。輔滑塊與弓形板間的位移差形成鉗口18,且弓形板作為上鉗口,輔滑塊作為下鉗口。第二弓形板上設有導向槽14,導向槽內設有蝶形彈簧11,蝶形彈簧的彈力將第二弓形板與封閉楔的緊密貼合。
在主軸的中心設有拉桿7,拉桿的一端固定設有固定座8,在所述固定座上套置于有滑動座9,滑動座可沿固定座軸向移動,所述固定座與滑動座間設有螺旋圓柱彈簧10。
所述固定座上設有T型滑槽,滑動座上設有T型滑塊,所述T型滑塊與所述T型滑槽配合,且T型滑塊可沿T型滑槽滑動。
在所述U型開槽開口位置固定安裝有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固定塊16,固定塊的斜面與輔滑塊的斜面相對,便于加工。
該實用新型采用無滑套式結構,卷筒主軸直徑增大,強度增強,達到收取35t卷料的目的。
具體實現過程為:斜塊2上設有可活動的斜面,斜塊的頂部固定有封閉楔3,斜塊2可在主軸1上沿主軸1的軸向方向滑動,從而帶動封閉楔3上沿主軸1徑向方向產生位移。封閉楔和弓形板均為四個,均布在主軸1外圓周上,相鄰的兩封閉楔3或兩弓形板軸線夾角呈90°,使四個斜塊2的軸線連線呈十字。所述斜塊2的斜度均為1:4,弓形板4通過蝶形彈簧11的彈力緊密的和封閉楔貼合,在一件弓形板內有主滑塊5和輔滑塊6,輔滑塊6為下鉗口,弓形板為上鉗口,主滑塊5和輔滑塊6通過鉸鏈連接。這樣在油缸拖動拉桿7縮回時,斜塊2的軸向平動使封閉楔3產生徑向位移,弓形板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也跟著產生徑向位移,當漲到最大時這些封閉楔3又能剛好頂起弓形板4填住四塊弓形板漲起時所留下的縫隙,從而達到無縫收卷的目的;弓形板與兩側的封閉楔緊密貼合,隨著封閉楔一起運動。
當輔滑塊6下滑時卷筒縮回,上鉗口和下鉗口之間出現縫隙,此時,可以將物料卡入縫隙中,然后使卷筒漲緊,為了能進一步固定夾料口,所述主軸1端部的拉桿7上還固定有一固定座8,固定座8上設有一滑動座9,滑動座9的一端固定在主滑塊5的端部,在固定座8和滑塊座9側壁之間套有圓柱螺旋彈簧10,通過增加彈簧用以夾緊板料時壓縮,借助彈簧的彈力實現壓緊作用。
所述上鉗口弓形板的底部設有燕尾槽,主滑塊5上設有凸起的燕尾51與燕尾槽151相配合。主滑塊5與弓形板4采用燕尾槽設計,可以減少弓形板4的厚度,增加主軸1的厚度,從而提高主軸的耐用性和承載力。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