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
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的機械加工常使用液壓夾頭壓緊被加工零件,由于零件外形不均勻且不規則,使用常規的夾緊方式無法吸收零件變形帶來的夾持誤差,夾持誤差會造成零件變形,當加工完成后零件又二次變形根本無法確保加工尺寸要求,因此需設計一款可吸收零件變形的夾持定位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該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有利于方便工件定位和夾持。
本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設在基座上的工件支撐定位機構,以及自動定心機構和擺轉式夾緊機構,所述支撐定位機構包括可橫向移動的V型塊、可縱向移動的下撐座和固定設置的底支撐釘,所述底支撐釘和下撐座支撐定位工件的下表面,所述V型塊定位工件的橫向,在V型塊相對側設有側向定位的側支撐釘。
進一步的,上述下撐座上設有彎扣,以壓置工件表面。
進一步的,上述自動定心機構包括固定座、橫向穿設在固定座第一側內的第一側銷釘和橫向穿設在固定座第二側內的活動伸縮銷釘。
進一步的,上述活動伸縮銷釘設在固定座第二側的槽孔內,在活動伸縮銷釘與槽孔底部之間設有彈簧。
進一步的,上述活動伸縮銷釘周壁上設有一斜楔面,所述固定座上設有用于穿設豎向無頭螺釘的孔道,所述豎向無頭螺釘下端部限位斜楔面。
進一步的,上述擺轉式夾緊機構包括可升降的擺轉軸和設在擺轉軸上端的擺轉臂,所述擺轉臂上設有壓制工件的壓頭。
進一步的,上述擺轉臂端部設有凸銷,所述凸銷上套設有壓置塊,所述擺轉臂上表面設有用于扣壓壓置塊的扣壓塊,所述壓頭設在壓置塊側部下表面上。
進一步的,上述扣壓塊下表面與壓置塊上表面之間設有間隙。
本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的工作方法,所述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包括基座、設在基座上的工件支撐定位機構,以及自動定心機構和擺轉式夾緊機構,所述支撐定位機構包括可橫向移動的V型塊、可縱向移動的下撐座和固定設置的底支撐釘,所述底支撐釘和下撐座支撐定位工件的下表面,所述V型塊定位工件的橫向,在V型塊相對側設有側向定位的側支撐釘;工作時,將工件放置在支撐定位機構后,由自動定心機構定心,同時由擺轉式夾緊機構將工件壓緊。
在定心機構定心后,通過彎扣的下降再次扣緊工件。
本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有利于方便工件定位和夾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待加工工件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機構處于加工工位的立體圖(未裝夾工件);
圖3是本實用新型機構處于定位工位的立體圖(裝夾工件);
圖4是本實用新型機構處于裝夾工位的立體圖(裝夾工件);
圖5是圖2的局部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機構的主視剖面圖;
圖7是圖6的H-H剖面圖;
圖8是V型塊的立體圖;
圖9是圖8的俯視圖;
圖10是彎扣的側視示意圖;
圖11是支撐釘的側視圖;
圖12是圖1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包括基座1、設在基座1上的工件支撐定位機構A,以及自動定心機構B和擺轉式夾緊機構C,所述支撐定位機構A包括可橫向移動的V型塊2、可縱向移動的下撐座3和固定設置的底支撐釘4,所述底支撐釘4和下撐座3支撐定位工件的下表面,所述V型塊定位工件的橫向,在V型塊相對側設有側向定位的側支撐釘5。
進一步的,為了扣置穩定可靠,上述下撐座3上設有彎扣301,以壓置工件表面, 通過下撐座3的升降動作,可使彎扣301升降,進而固定工件表面。
V型塊2的V型面內側設有齒型,V型塊的開口為95度,齒面深0.8*60度,間距1.42mm。彎扣301壓置工件的表面設有齒型,其齒面進行高頻處理,硬化層深度為1-2mm, HRC48°-HRC54°
各支撐釘表面進行高頻處理,硬化層深度為1-2mm, HRC48°-HRC54°,齒面深0.8*60度,間距2mm。
進一步的,為了實現自動定心功能,上述自動定心機構B包括固定座B1、橫向穿設在固定座B1第一側內的第一側銷釘B2和橫向穿設在固定座B1第二側內的活動伸縮銷釘B3。通過活動伸縮銷釘B3可以進行自動定心。
進一步的,為了設計合理,上述活動伸縮銷釘B3設在固定座第二側的槽孔B4內,在活動伸縮銷釘B3與槽孔B4底部之間設有彈簧B5。活動伸縮銷釘B3與槽孔B4底部之間設有彈簧B5起到彈力預緊的作用。
進一步的,為了設計合理,上述活動伸縮銷釘B3周壁上設有一斜楔面B6,所述固定座上設有用于穿設豎向無頭螺釘的孔道,所述豎向無頭螺釘B7下端部限位斜楔面B6,在未裝入工件時,無頭螺釘B7鎖緊,使無頭螺釘B7下端部限位斜楔面B6,讓活動伸縮銷釘B3無法移動,從而方便工件放入到活動伸縮銷釘B3和第一側銷釘B2兩邊,而當工件放入后,松開無頭螺釘B7,使活動伸縮銷釘B3可在彈簧B5的作用下推移工件,實現自動定心,而后再用扳手鎖緊無頭螺釘B7,使無頭螺釘B7下端部再次限位固緊斜楔面B6,使工件在左、右側得到定位。
斜楔面B6可以與水平面(垂直于無頭螺釘B7中心線的面)形成20度夾角。
在活動伸縮銷釘B3和第一側銷釘B2的外側端面均設有凸齒。無頭螺釘B7可以為內六角無頭螺釘。在固定座B1前側面設有用于避讓彎扣301的避讓槽B8。
該種定位方式不使用液壓缸及復雜的機構設計,結構簡單不需投入液壓缸等高額費用及維護費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進一步的,為了設計合理,上述擺轉式夾緊機構C包括可升降的擺轉軸C1和設在擺轉軸上端的擺轉臂C2,所述擺轉臂C2上設有壓制工件的壓頭C5。
進一步的,上述擺轉臂C2端部設有凸銷C3,所述凸銷C3上套設有壓置塊C4,所述擺轉臂上表面設有用于扣壓壓置塊C4的扣壓塊C5,所述壓頭C5設在壓置塊C4側部下表面上。
進一步的,為了有利于吸收零件變形,上述扣壓塊C5下表面與壓置塊C4上表面之間設有間隙。
安裝時,將壓置塊C4套入凸銷C3中,并在凸銷C3外端,用C型扣限位,防止壓置塊C4脫離,接著在擺轉臂C2上方連接扣壓塊C5,扣壓塊C5可通過螺釘鎖定,并且保持扣壓塊C5下表面與壓置塊C4上表面之間設有間隙,該間隙可以為2mm。工作時,當油壓啟動后油缸帶動整個擺轉軸C1、擺轉臂C2和壓頭C5轉動,轉動90度后下壓,使壓頭C5壓在被夾持零件上,若工件夾持表面高低不平,那么該機構的扣壓塊C5下表面與壓置塊C4上表面之間設有間隙可自動調節壓緊點的位置達到夾持的最佳位置 。從而實現可吸收零件變形而帶來的夾持誤差。
本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的工作方法,所述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包括基座、設在基座上的工件支撐定位機構,以及自動定心機構和擺轉式夾緊機構,所述支撐定位機構包括可橫向移動的V型塊、可縱向移動的下撐座和固定設置的底支撐釘,所述底支撐釘和下撐座支撐定位工件的下表面,所述V型塊定位工件的橫向,在V型塊相對側設有側向定位的側支撐釘;工作時,將工件放置在支撐定位機構后,由自動定心機構定心,同時由擺轉式夾緊機構將工件壓緊。
在定心機構定心后,通過彎扣的下降再次扣緊工件。
本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內置撥叉加工定位機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有利于方便工件定位和夾持,同時可降低成本和可吸收零件變形而帶來的夾持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