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領域,尤其是一種汽車沖壓件送料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在自動沖壓工段之前,都設有將沖壓板料輸送到沖壓工段中的送料裝置,由于傳統的送料裝置是由一個傳送臺面和安裝在傳送臺面上的定位機構組成,定位機構是四個橫截面呈L型的定位塊,且四個固定塊的開口分別朝向傳送臺面的四個頂角方向,四個定位塊之間形成具有寬度的十字型的通道;因此傳統的送料裝置只能用于體積較大的板料的輸送,不能實現體積較小的板料和一模兩腔零件材料的定位功能,容易導致在板料運輸過程中發生板料輸送裝置上滑落等生產事故,也容易導致輸送到沖壓工段的板料存在較大的誤差,使得容易導致沖壓零件報廢,還容易使沖壓機被損壞;并且換料與換產的過程消耗的時間長,導致整個生產線的工作效率低下,導致生產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沖壓板料送料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送料裝置不能實現體積較小的板料和一模兩腔零件材料的定位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沖壓板料送料裝置,包括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傳送臺面和安裝在傳送臺面上的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為四個橫截面為L型結構的定位塊,所述四個定位塊的開口分別朝向傳送臺面的四個頂角方向,且四個定位塊之間形成十字型的通道;還包括輔助托架及可拆卸定位柱,所述輔助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在輸送機構上定位的限位機構,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數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梁,且第一支撐梁關于底座的中線對稱,所述第一支撐梁與傳送臺面的寬度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支撐梁上固定有數根第二支撐梁,且第二支撐梁與第一支撐梁垂直形成網狀結構;所述第一支撐梁上均設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用于和可拆卸定位柱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為由四根鋼材端部依次連接形成的方形框架結構,所述限位機構為分別設置在兩根鋼材連接處的限位柱。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和L型結構的定位塊的直角處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傳送臺面上設置輔助托架,解決了現在傳統的送料裝置不能定位和運輸體積較小、較窄的零件材料和一模兩腔零件材料的技術問題,使得傳統的送料裝置實現了多種板料的穩定定位和安全運輸,避免了板料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滑落和位置偏移的情況,有效的避免了生產事故的發生。
②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第一支撐梁上設有若干盲孔,可拆卸定位柱可方便的在盲孔中進行固定實現板料在輔助托架上的快速定位,不僅定位準確,避免板料在沖壓工段存在誤差,導致設備損壞等情況發生,還使得在換料與換產時縮短工時約15分鐘,大大的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明顯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輔助托架及板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1、2,本實用新型包括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傳送臺面1和安裝在傳送臺面1上的定位機構,定位機構為四個橫截面為L型結構的定位塊2,四個定位塊2的開口分別朝向傳送臺面1的四個頂角方向,且四個定位塊2之間形成十字型的通道;這樣使得體積較大的板料的重力能夠均勻的分布在定位塊上,保證了板料的穩定運輸;還包括輔助托架3及可拆卸定位柱4,輔助托架3包括底座31,底座31上設有用于在輸送機構上定位的限位機構6,限位機構用于將整個輔助托架3固定在傳送臺面1上;底座31上表面固定有數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梁32,且第一支撐梁32關于底座31的中線對稱,第一支撐梁32與傳送臺面1的寬度延伸方向平行;這樣使得能夠準確定位一模兩腔的零件板料,避免一模兩腔的零件板料中左右兩邊的板料出現定位誤差;第一支撐梁32上固定有數根第二支撐梁33,第二支撐梁33用于放置板料5,且第二支撐梁33與第一支撐梁32垂直形成網狀結構;第一支撐梁32上均設有若干盲孔34,這樣使得多個盲孔34可以和可拆卸定位柱4配合對板料5實現一個全方位的準確定位,實現了體積較小、較窄的零件板料和一模兩腔零件板料的快速換料和換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底座31為由四根鋼材端部依次連接形成的方形框架結構,限位機構為分別設置在兩根鋼材連接處的限位柱,這樣設置底座31保證了底座31強度的同時,還能夠減輕整個輔助托架3的自重,使得輔助托架3的結構設計更加合理,使得輔助托架3的安裝和拆卸也更加方便和省力。
限位柱和L型結構的定位塊2的直角處配合;這樣使得通過限位柱直接與定位塊2的直角處配合卡住,使得安裝輔助托架3方便簡單,并且這種安裝方式還可以避免輔助托架3在傳送臺面1上發生滑動,保證了板料5定位的準確性和板料運輸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