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鉆刀。
背景技術:
刀具是機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稱切削工具。絕大多數的刀具是機用的,分為面加工刀具、孔加工刀具、螺紋加工刀具、齒輪加工刀具以及切斷刀具等。
刀具一般包括夾持部分、工作部分,工作部分就是產生和處理切屑的部分,包括刀刃、使切屑斷碎或卷攏的結構、排屑或容儲切屑的空間、切削液的通道等結構要素。
有的刀具的工作部分則包含切削部分和校準部分,切削部分的作用是用刀刃切除切屑,校準部分的作用是修光已切削的加工表面和引導刀具。
其中孔加工刀具有鉆頭、擴孔鉆、鏜刀、鉸刀和內表面拉刀等,現有的鉆刀大部分都是采用麻花鉆頭進行鉆孔加工,鉆頭易崩裂,損壞刀具以及工件,工作效果不理想,且在鉆孔時容易出現定位偏差,導致鉆孔失敗。
綜上所述,為解決現有用于鉆孔的刀具結構上的不足,需要設計一種設計合理、鉆孔質量好的鉆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設計合理、鉆孔質量好的鉆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鉆刀,包括:
刀桿,具有連為一體的夾持部、工作部,所述工作部遠離夾持部一端為底端,在工作部上開設有豎直設置的兩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由底端延伸至工作部中部且兩排屑槽關于刀桿的軸心線中心對稱,在工作部的外周側面上固設有位于兩排屑槽之間的若干擠壓條,所述擠壓條靠近工作部中部設置且擠壓條的外側壁呈圓弧形設置,在刀桿內還開設有供切削液流通的流道且流道依次貫穿通過夾持部、工作部;
刀片,通過固設在刀片上端的凸柱與工作部底端固連,刀片下端設置有刀尖以及分列在刀尖兩側的兩切削刃,兩切削刃分別相對刀尖呈傾斜向下設置,且兩切削刃關于刀尖中心對稱,每個切削刃兩側均設置有前刀面、后刀面,兩前刀面與兩排屑槽一一對應設置,在前刀面靠近刀尖一端開設有斷屑槽,所述斷屑槽由傾斜設置的兩斷屑面相交而成。
在上述的一種鉆刀中,在刀片兩側分別豎直設置有刃帶,且兩刃帶關于刀尖中心對稱。
在上述的一種鉆刀中,在底端固設有呈中心對稱的兩安裝塊,兩安裝塊合圍形成安裝槽,所述流道位于安裝槽中部,上述凸柱插設在流道內,且凸柱與流道間隙配合,每個安裝塊上均開設有安裝孔。
在上述的一種鉆刀中,所述擠壓條的數量為四個,且兩兩分列在排屑槽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排屑槽的設置有利于切屑的順利排出,避免刀具的損壞;斷屑槽的設置能夠斷裂切屑,避免過長的切屑纏繞在刀具上,確保切屑的順利排出;擠壓條的設置能夠對已加工好的孔進行修光并能引導刀具進一步鉆孔,確保鉆孔的準確性,保證鉆孔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圖1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刀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刀桿;11、夾持部;12、工作部;121、排屑槽;122、安裝塊;1221、安裝孔;123、安裝槽;13、流道;14、擠壓條;20、刀片;21、刀尖;22、切削刃;23、前刀面;24、后刀面;25、斷屑槽;26、刃帶;27、凸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至圖4所示,本鉆刀包括:
刀桿10,具有連為一體的夾持部11、工作部12,工作部12遠離夾持部11一端為底端,在工作部12上開設有豎直設置的兩排屑槽121,排屑槽121由底端延伸至工作部12中部且兩排屑槽121關于刀桿10的軸心線中心對稱,在工作部12的外周側面上固設有位于兩排屑槽121之間的多個擠壓條14,擠壓條14靠近工作部12中部設置且擠壓條14的外側壁呈圓弧形設置,在刀桿10內還開設有供切削液流通的流道13且流道13依次貫穿通過夾持部11、工作部12;
刀片20,通過固設在刀片20上端的凸柱27與工作部12底端固連,刀片20下端設置有刀尖21以及分列在刀尖21兩側的兩切削刃22,兩切削刃22分別相對刀尖21呈傾斜向下設置,且兩切削刃22關于刀尖21中心對稱,每個切削刃22兩側均設置有前刀面23、后刀面24,兩前刀面23與兩排屑槽121一一對應設置,在前刀面23靠近刀尖21一端開設有斷屑槽25,斷屑槽25由傾斜設置的兩斷屑面相交而成。
現有的鉆刀大部分都是采用麻花鉆頭進行鉆孔加工,鉆頭易崩裂,損壞刀具以及工件,工作效果不理想,且在鉆孔時容易出現定位偏差,導致鉆孔失敗。
為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鉆刀,采用刀桿10與刀片20的組合設計,實現鉆孔工作,夾持部11用于將刀具安裝在相應的設備上,工作部12與刀片20共同作用。同時又設置了擠壓條14,可以對已加工的孔壁進行擠壓修光,能夠調節孔壁的粗糙度,同時還能夠引導刀具,確保鉆孔位置準確,鉆孔質量好。
其中,擠壓條14的外側壁呈圓弧形設置,且擠壓條14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周面與刀片20旋轉切削時所形成的圓周面等徑設置,保證擠壓條14與孔壁接觸,擠壓條14的修光、引導作用良好。
刀片20上設置有兩個切削單元,兩個切削單元呈中心對稱,在鉆孔時,刀片20隨著刀桿10一起做旋轉運動,在旋轉時,兩個切削單元同時工作,加快鉆孔速度同時又保證鉆孔平穩,切削效果好。
鉆孔時,在切削刃22作用下產生的切屑沿著對應的前刀面23排出,接著進入相應的排屑槽121,向外排出,前刀面23的設置能夠控制切屑沿著既定軌跡排出,確保切屑的順利排出。
在上述切屑的排出過程中,斷屑槽25的設置還能對較長的切屑進行切斷,避免過長的切屑隨著刀具的旋轉纏繞在刀具上,損壞刀具,影響鉆孔工作的進行。
優選地,在刀片20兩側分別豎直設置有刃帶26,且兩刃帶26關于刀尖21中心對稱。刃帶26的設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刀片20的強度,同時減少了加工時的外圓磨損,保證了刀片20工作的可靠性,使得待加工孔的內表面光潔度提升。
進一步優選地,在底端固設有呈中心對稱的兩安裝塊122,兩安裝塊122合圍形成安裝槽123,流道13位于安裝槽123中部,上述凸柱27插設在流道13內,且凸柱27與流道13間隙配合,每個安裝塊122上均開設有安裝孔1221。
本實施例中的兩安裝塊122與工作部12連為一體設置,整體的結構性以及穩定性好,安裝槽123的設置也方便了刀片20的安裝,實際工作時,可將螺釘、螺栓等連接零件裝入對應的安裝孔1221中,將刀片20固定安裝在工作部12底端,確保刀片20與工作部12的穩固連接,平穩工作。
凸柱27插設在流道13內且凸柱27與流道13間隙配合,工作時,切削液從夾持部11流入,穿過工作部12后經流道13可直接作用到刀片20上,不用采用外部管道。切削液一方面可以降低刀具、工件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的溫度,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沖刷切屑,進一步避免切屑堵塞加工的孔,保證鉆孔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鉆孔的質量,實用性好。
優選地,擠壓條14的數量為四個,且兩兩分列在排屑槽121的兩側。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擠壓條14的數量優選為四個,且四個擠壓條14以兩個為一組,兩排屑槽121之間的位置有兩處,每處位置對應一組擠壓條14,分布均勻,工作效果好。
本鉆刀結構設計合理,排屑槽121的設置有利于切屑的順利排出,避免刀具的損壞;斷屑槽25的設置能夠斷裂切屑,避免過長的切屑纏繞在刀具上,確保切屑的順利排出;擠壓條14的設置能夠對已加工好的孔進行修光并能引導刀具進一步鉆孔,確保鉆孔的準確性,保證鉆孔質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