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刨刀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模具行業(yè)在國內(nèi)發(fā)展迅速,總產(chǎn)量增長明顯,國產(chǎn)模具總產(chǎn)量已經(jīng)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所需要的模具需求量巨大,尤其是在模具作為載體的的制造生產(chǎn)。跟據(jù)形勢來看,未來我國模具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
雖然我國的模具在“十一五”期間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其國際知名度排位仍然靠后,產(chǎn)量也日益攀升,但是仍然滿足不了國內(nèi)模具的供應需求,尤其是精密模具方面。由于模具設計和工藝不合理導致:模具結構復雜,裝夾繁瑣,毛坯出現(xiàn)峰口過多、氣泡和周邊密度均勻性不平衡。
由于這些技術的制約使得質(zhì)量難以突破,同時國內(nèi)的一些大型需求企業(yè)也頻頻向國外的模具企業(yè)伸出橄欖枝,嚴重的貿(mào)易逆差使得國內(nèi)模具企業(yè)舉步維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刨刀模具,克服了現(xiàn)有的模具結構復雜,裝夾繁瑣,毛坯出現(xiàn)峰口過多、氣泡和周邊密度均勻性不平衡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刨刀模具,包括上沖裝置、下沖裝置和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沖裝置設置在模體上方;所述下沖裝置設置在模體下方;所述模體內(nèi)部傾斜設計,其設有壁空;所述壁空位于上沖裝置的上沖頭下方。
進一步,所述模體內(nèi)部傾斜,產(chǎn)品的上沖型面的傾斜角度為30°。使毛坯成型時受力均勻,不出現(xiàn)坯峰,側面也不需要刨刀專用磨床加工,減少原料消耗,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進一步,所述上沖裝置包括上芯桿和上沖頭,所述上芯桿與上沖頭緊密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所述上沖裝置還設有上沖底座,所述上沖底座位于上沖裝置頂部,上沖底座為圓柱結構。將上沖的底座設計成圓柱裝夾,在機床上裝夾上沖時,直接把上沖底座套到夾具圓孔里,一個螺絲固定即可。這種結構上沖裝置易拆卸,能對損壞的上沖進行快速更換,提高裝模效率。
進一步,所述上沖頭底部設有字體,所述字體順時針90°擺放。在壓制毛坯過程中字體部分易脫模,因而減少維修模上沖的次數(shù),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進一步,所述下沖裝置包括下沖頭和下芯桿;所述下沖頭一端為中空結構,另一端為實心結構;所述下芯桿與下沖頭中空結構端連接。
進一步,所述下沖裝置的上沖頭設有圓錐形的凸臺,所述凸臺位于下沖裝置的頂部。在壓制毛坯成型時,圓錐形凸臺能夠產(chǎn)生頂壓力,可以把上沖擠壓下來的物理顆粒往上擠,達到平衡毛坯孔周邊密度均勻性。
優(yōu)選地,所述刨刀模具由金屬制造而成;框架是碳鋼,模具成型接觸部分是硬質(zhì)合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刨刀模具設計簡單科學,容易安裝拆卸,出的毛坯密度均勻、在設計公差范圍內(nèi),還能減少后續(xù)加工工序,提高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成本創(chuàng)造更高的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刨刀模具爆炸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刨刀模具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A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2所示刨刀模具的模體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刨刀模具的上沖頭仰視示意圖;
附圖中:1-上沖裝置;11-上沖頭;12-上芯桿;111-上沖頭底部;112-字體;2-模體;21-壁空;22-傾斜角度;23-金屬模架;3-下沖裝置;31-下沖頭;32-下芯桿;311-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刨刀模具,包括上沖裝置1、下沖裝置3和模體2,上沖裝置1設置在模體2上方;下沖裝置3設置在模體2下方;模體內(nèi)部傾斜設計,其設有壁空21;壁空21位于上沖裝置1的上沖頭11下方。
模體2內(nèi)部傾斜,產(chǎn)品的上沖型面的傾斜角度22為30°。使毛坯成型時受力均勻,不出現(xiàn)坯峰;壁空25.5°,側面也不需要刨刀專用磨床加工,減少原料消耗,提高生產(chǎn)效率。上沖裝置1包括上芯桿12和上沖頭11,上芯桿12與上沖頭11緊密連接在一起上沖裝置1還設有上沖底座13,上沖底座13位于上沖裝置1頂部,上沖底座13為圓柱結構。將上沖底座13設計成圓柱裝夾,在機床上裝夾上沖裝置1時,直接把上沖底座13套到夾具圓孔里,一個螺絲固定即可。上沖裝置1易拆卸,能對損壞的上沖進行快速更換,提高裝模效率。上沖頭底部111設有字體112,字體112順時針90°擺放。在壓制毛坯過程中字體112部分易脫模,因而減少維修模上沖裝置1的次數(shù)。
下沖裝置3包括下沖頭31和下芯桿32;所述下沖頭31一端為中空結構,另一端為實心結構;下芯桿32與下沖頭31中空結構端連接。下沖裝置3的下沖頭31設有圓錐形的凸臺311,凸臺311位于下沖裝置3的頂部。在壓制毛坯成型時,圓錐形凸臺311能夠產(chǎn)生頂壓力,可以把上沖裝置1擠壓下來的物理顆粒往上擠,達到平衡毛坯孔周邊密度均勻性。刨刀模具由金屬制造而成;框架23是碳鋼,模具成型接觸部分是硬質(zhì)合金。
實施例:
上沖裝置1的上芯桿12為金屬,上沖底座13在上芯桿12上,在機床上裝夾上沖時,直接把上沖底座13套到夾具圓孔里,一個螺絲固定即可;上沖頭11的底部111帶有字體112,字體112順時針90°擺放,在壓制毛坯過程中字體112部分易脫模,因而減少維修模上沖裝置1的次數(shù)。上沖頭11與上芯桿12緊密連接在一起形成上沖裝置1。下芯桿32插進下沖頭31的孔中,下沖頭11的圓錐形凸臺311頂住模體2。工作時,把模體2固定在金屬模架23上,下沖裝置3緊貼在模體2下方;把材料倒進模體2內(nèi),上沖裝置1下壓,下沖裝置2的圓錐形凸臺311能夠產(chǎn)生頂壓力,可以把上沖裝置1擠壓下來的物理顆粒往上擠,達到平衡毛坯孔周邊密度均勻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