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生產線中用的翻轉機構,特別涉及一種氣缸翻轉機。
背景技術:
在自動化生產線中,為了實現自動化生產,常常需要一些翻轉設備來翻轉工件。目前在市面上出現的翻轉設備多用于重載物料翻轉,而且翻轉速度比較慢,這類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現有快速、輕載的自動化生產線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缸翻轉機,其結構輕巧,響應速度快,板料翻轉后保證原有的位置坐標不變,非常適用自動化生產線物料翻轉需求。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缸翻轉機,包括板料放置平板、氣缸Ⅰ、氣缸Ⅱ及兩條平行設置的滑軌,板料放置平板兩邊下側分別連接有支撐柱,同一側的支撐柱之間連接有支撐連桿,兩側的支撐連桿之間連接有拉桿,拉桿上套有可相對拉桿滑動并可推拉拉桿的滑塊Ⅰ,支撐柱下側還分別連接有與滑軌相配合的滑塊組,氣缸Ⅰ設置在兩條滑軌之間并位于板料放置平板的前側,氣缸Ⅰ的活塞推桿通過連桿Ⅰ與滑塊Ⅰ連接,氣缸Ⅰ的活塞推桿與連桿Ⅰ活動鉸接;在板料放置平板前端兩側還分別設置有支撐轉軸的支撐座,轉軸支撐在兩支撐座上,轉軸上固定連接有板料夾具安裝支架,氣缸Ⅱ設置在其中一條滑軌的外側,氣缸Ⅱ的活塞推桿與齒條連接,轉軸在氣缸Ⅱ所在側的端末上連接有齒輪,齒輪與齒條相嚙合。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氣缸Ⅱ的前側設置有齒條安裝座,齒條安裝座與氣缸Ⅱ的活塞推桿末端連接,齒條固定連接在齒條安裝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氣缸Ⅰ位于板料放置平板的前側且不位于兩條滑軌之間的正中間位置,使氣缸Ⅰ的軸線偏向其中一條滑軌。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還包括安裝基板,兩條平行設置的滑軌分別連接在安裝基板的上表面,氣缸Ⅰ固定連接在兩條滑軌之間的安裝基板的上表面,氣缸Ⅱ固定連接在其中一條滑軌外側的安裝基板的上表面,氣缸Ⅱ的軸線與滑軌相互平行。
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板料夾具安裝支架可安裝板料夾具,在板料夾具夾住板料時,系統控制氣缸Ⅱ工作,氣缸Ⅱ推動齒條運動,齒條推動齒輪轉動,齒輪轉動時轉軸帶動板料夾具安裝支架一同旋轉,齒輪轉動180度將板料翻轉至板料放置平板上,完成板料的翻轉,之后系統控制氣缸Ⅰ工作,連桿Ⅰ通過拉滑塊Ⅰ進而拉動拉桿向前運動,拉桿受向前的拉力時滑塊組相對滑軌運動,板料放置平板整體向前運動,將板料移動至翻轉前的位置,板料翻轉過程全部自動化控制完成,不存在中途停下來進行人工翻轉放料現象,大大提高了沖壓生產線的效率,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實用新型由于氣缸Ⅰ不位于兩條滑軌之間的正中間位置,氣缸Ⅰ的軸線偏向其中一條滑軌,使得氣缸Ⅰ的活塞推桿只要運動較短的距離就能將板料放置平板拉動至板料翻轉前的位置,響應速度快,板料翻轉后保證原有的位置坐標不變,非常適用自動化生產線物料翻轉需求。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氣缸翻轉機的另一方向視圖;
附圖標號說明:1-安裝基板,2-氣缸Ⅰ,3-滑軌,4-連桿Ⅰ,5-齒條安裝座,6-齒條,7-氣缸Ⅱ,8-滑塊組,9-支撐柱,10-支撐連桿,11-齒輪,12-板料放置平板,13-轉軸,14-滑塊Ⅰ,15-拉桿,16-支撐座,17-板料夾具安裝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包括板料放置平板12、氣缸Ⅰ2、氣缸Ⅱ7及兩條平行設置的滑軌3,箭頭F所指的方向為前方,板料放置平板12兩邊下側分別連接有支撐柱9,同一側的支撐柱9之間連接有支撐連桿10,兩側的支撐連桿10之間連接有拉桿15,拉桿15上套有可相對拉桿15滑動并可推拉拉桿15的滑塊Ⅰ14,支撐柱9下側還分別連接有與滑軌3相配合的滑塊組8,在本實施例中滑塊組8連接在支撐連桿10的下表面,當然滑塊組也可以直接連接在支撐柱下,這時支撐連桿連接在支撐柱的側壁之間(圖中未示出該實施方式)。氣缸Ⅰ2設置在兩條滑軌3之間并位于板料放置平板12的前側,氣缸Ⅰ2雖然位于板料放置平板12的前側且不位于兩條滑軌3之間的正中間位置,使氣缸Ⅰ2的軸線偏向其中一條滑軌3,在本實施例中,氣缸Ⅰ2設置在其中一條滑軌3的內側邊緣位置,這樣與將氣缸Ⅰ2設置在兩條滑軌3之間的正中間位置相比,板料放置平板12移動相同的位移,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設置使得氣缸Ⅰ2活塞推桿的運動位移更短,可有效降低運送板料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氣缸Ⅰ2的活塞推桿通過連桿Ⅰ4與滑塊Ⅰ14連接,氣缸Ⅰ2的活塞推桿與連桿Ⅰ4活動鉸接;在板料放置平板12前端兩側還分別設置有支撐轉軸13的支撐座16,轉軸13支撐在兩支撐座16上,轉軸13上固定連接有板料夾具安裝支架17。氣缸Ⅱ7設置在其中一條滑軌3的外側,氣缸Ⅱ7的活塞推桿與齒條6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氣缸Ⅱ7的前側設置有齒條安裝座5,齒條安裝座5與氣缸Ⅱ7的活塞推桿末端連接,齒條6固定連接在齒條安裝座5上,當然做為本實用新型的變換形式,也可以不設置齒條安裝座,而將氣缸Ⅱ墊得高一點,此時齒條的端面可以直接連接在氣缸Ⅱ的活塞推桿末端。轉軸13在氣缸Ⅱ7所在側的端末上連接有齒輪11,齒輪11與齒條6相嚙合,氣缸Ⅱ7工作時,氣缸Ⅱ7的活塞推桿即推動齒條6前后移動,齒條6運動時帶動齒輪11轉動,齒輪11轉動時轉軸13跟著一起轉動。
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還包括安裝基板1,兩條平行設置的滑軌3分別連接在安裝基板1的上表面,氣缸Ⅰ2固定連接在兩條滑軌3之間的安裝基板1的上表面,氣缸Ⅱ7固定連接在其中一條滑軌3外側的安裝基板1的上表面,氣缸Ⅱ7的軸線與滑軌3相互平行。當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變換形式也可不設置安裝基板1,而是將上述安裝在安裝基板1上的部件安裝在工作臺上。
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可用在小件沖壓送料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作時先在板料夾具安裝支架17上固定連接板料夾具(圖中未示出),當送料設備(圖中未示出)將板料放到板料夾具安裝支架17的板料夾具上時,吸盤將板料吸緊同時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器中,由控制系統控制氣缸Ⅱ7伸出,固連在氣缸Ⅱ7上的齒條6帶動與之相互嚙合的齒輪11,使齒輪11作旋轉運動,從而帶動固連在轉軸13上的板料夾具安裝支架17一起作旋轉運動,使板料翻轉至板料放置平臺上方,然后由系統控制吸盤吹氣將板料放到板料放置平臺上,再由控制系統控制氣缸Ⅰ2伸出,驅動鉸接在氣缸Ⅰ2活塞推桿上的連桿Ⅰ4,連桿Ⅰ4帶動滑塊Ⅰ14作左右滑動,同時向前拉動拉桿15,還同時驅動滑塊組8沿滑軌3向前運動,使板料放置平板12移動至板料翻轉前的位置,從而完成板料的翻轉。當然本實用新型氣缸翻轉機亦可用于其他翻轉機械裝置、翻轉送料生產線,在此不一一列舉。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列舉的形式,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