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火花切割,尤其涉及一種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微細電極絲導向器。
背景技術:
單向走絲(慢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是利用電火花蝕除原理,通過移動的電極絲對工件進行放電切割加工。
導向器是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上的一個重要部件,安裝時上下各一個,主要用于對電極絲移動時的精確定位,要求定位精度高,摩擦系數(shù)小,耐磨性好,同時又要求穿絲方便?,F(xiàn)有技術中常用的導向器有圓孔導向器和V形導向器,其中:參見圖1和圖2所示,圓孔導向器2通過一內(nèi)徑比電極絲1直徑略大的圓孔對電極絲1進行導向以加工工件3,圓孔兩端設置有方便電極絲1滑入的錐度或倒圓,當圓孔直徑小于0.05毫米時,制作及穿絲都極其困難,圓孔導向器2一般適用于直徑為0.05~0.35毫米的電極絲1;參見圖3和圖4所示,V形導向器4用V形槽的兩個斜面對電極絲1進行導向并配合限位柱5以加工工件3,由于V形槽槽底的圓弧半徑很難加工至小于0.01毫米,所以V形導向器4同樣適用于直徑較大的電極絲1。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微細電極絲導向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術方案是:一種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微細電極絲導向器,其創(chuàng)新在于:所述導向器包括基座和至少一對導向柱,其中:
每根導向柱的主體沿其軸向由導向段和裝配段組成,所述導向段為圓臺狀構件或圓錐狀構件,所述裝配段為柱狀構件,導向段的下底面與裝配段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對導向柱中兩根導向柱導向段下底面的外緣相外切布置;
所述基座上對應于導向柱的裝配段開設有裝配槽及緊定螺釘,所述裝配段嵌設于裝配槽中,所述緊定螺釘?shù)妮S向平行于兩根導向柱的軸心連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第二技術方案是:一種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微細電極絲導向器,其創(chuàng)新在于:所述導向器包括基座和至少一對導向柱,其中:
每根導向柱的主體沿其軸向由導向段和裝配段組成,所述導向段為圓臺狀構件或圓錐狀構件,所述裝配段為柱狀構件,導向段的下底面與裝配段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對導向柱中兩根導向柱導向段下底面的外緣相外切布置;
所述基座包括兩個安裝塊,每個安裝塊上分別對應一導向柱的裝配段開設有裝配槽,兩個裝配槽的開口面對面布置,裝配槽的深度小于裝配段的外緣尺寸,兩個安裝塊上開設有內(nèi)螺紋孔,緊定螺絲穿設于內(nèi)螺紋孔中以連接并拉緊兩安裝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第三技術方案是:一種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微細電極絲導向器,其創(chuàng)新在于:所述導向器包括基座和至少一對導向柱,其中:
每根導向柱的主體沿其軸向由導向段和裝配段組成,所述導向段為圓臺狀構件或圓錐狀構件,所述裝配段為柱狀構件,導向段的下底面與裝配段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對導向柱中兩根導向柱導向段下底面的外緣相外切布置;
所述裝配段通過黏膠固定于基座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nèi)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底面”指的是圓臺更大的底面或者圓錐的底面。
2、上述方案中,所述裝配段為圓柱狀構件,圓柱的底面與所述導向段的下底面重合。
3、上述方案中,所述裝配段為棱柱,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或五棱柱等,只要不影響兩個導向柱導向段下底面的外緣相互外切即可。
4、上述方案中,每對導向柱中兩個導向柱導向段側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5、上述方案中,對應于每對導向柱設置有一限位柱,限位柱的軸線垂直于導向柱的軸線,限位柱與導向柱分別設置于電極絲的兩側,限位柱與導向柱在電極絲的長度方向上間隔布置。
6、上述方案中,每對導向柱中的兩個導向柱導向段的尺寸相同為佳,若尺寸不同也可。
7、上述方案中,所述導向柱相對于基座為活動設置,兩個導向柱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調(diào)整,當調(diào)整到位,兩個導向柱導向段下底的外邊緣相切時,將緊定螺絲旋緊,以固定兩個導向柱。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個圓臺或圓錐側面的配合對電極絲進行導向,能夠做到最小導向傾角(零R角),導向部位和電極絲接觸為圓弧,導向順暢,定位精度高,耐磨性好,穿絲方便,并且結構簡單,制作調(diào)整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圓孔導向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圓孔導向器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附圖3為V形導向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V形導向器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基座結構示意圖;
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基座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電極絲;2、圓孔導向器;3、工件;4、V形導向器;5、限位柱;6、裝配段;7、導向段;8、基座;9、緊定螺絲;10、裝配槽;11、安裝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參見附圖5~7所示,一種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微細電極絲導向器,所述導向器包括基座8和一對導向柱,其中:
每根導向柱的主體沿其軸向由導向段7和裝配段6組成,所述導向段7為圓臺狀構件,所述裝配段6為圓柱狀構件,圓柱的底面與所述導向段7的下底面重合,導向段7的下底面與裝配段6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對導向柱中兩根導向柱導向段7下底面的外緣相外切布置;
所述基座8上對應于導向柱的裝配段6開設有裝配槽10及緊定螺釘9,所述裝配段6嵌設于裝配槽10中,所述緊定螺釘9的軸向平行于兩根導向柱的軸心連線。
每對導向柱中兩個導向柱導向段7側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對應于每對導向柱設置有一限位柱5,限位柱5的軸線垂直于導向柱的軸線,限位柱5與導向柱分別設置于電極絲1的兩側,限位柱5與導向柱在電極絲1的長度方向上間隔布置,電極絲1沿其長度方向移動,以實現(xiàn)對工件3的加工。
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個圓臺或圓錐側面的配合對電極絲1進行導向,能夠做到最小導向傾角(零R角),導向部位和電極絲1接觸為圓弧,導向順暢,定位精度高,耐磨性好,穿絲方便,并且結構簡單,制作調(diào)整方便。
實施例二:
參見附圖5、圖6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所述基座8包括兩個安裝塊11,每個安裝塊11上分別對應一導向柱的裝配段6開設有裝配槽10,兩個裝配槽的開口面對面布置,裝配槽的深度小于裝配段的外緣尺寸,兩個安裝塊11上開設有內(nèi)螺紋孔,緊定螺絲9穿設于內(nèi)螺紋孔中以連接并拉緊兩安裝塊11。
其他都與實施例一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除了實施例一與實施例二所述的兩個導向柱的定位方式,導向柱也可以采用膠粘的方式固定。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