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安全靜脈針針座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錯位出料裝置、一旋轉移料裝置、一水平調向裝置、一CCD檢測裝置以及一旋轉調向裝置;其中,所述錯位出料裝置、所述旋轉移料裝置、所述水平調向裝置、所述CCD檢測裝置以及所述旋轉調向裝置依次設置于針座上料的流水線上;
并且,所述水平調向裝置包括:
一電缸底板,呈條形板狀;
一電缸,一端嵌裝于所述電缸底板上,另一端設置一電機;
一第一滑動組件,一側安裝于所述電缸的滑軌上,另一側與一擺動單元相連;
一止推單元,安裝于所述擺動單元上,通過所述止推單元驅動所述擺動單元中的擺塊在水平方向上轉動;
其中,所述擺動單元包括:
一安裝底板,一側設置有一第一條形凹槽,且所述條形凹槽貫穿所述安裝底板的左右兩端;
一治具安裝架,固定于所述安裝底板的另一側;
一第二滑動組件,安裝于所述第一條形凹槽中;
一隨動器安裝板,安裝于所述第二滑動組件上;
若干個擺動組件,一端與所述治具安裝架相連,另一端通過螺紋緊固件與所述隨動器安裝板相連;
所述擺動組件沿所述治具安裝架的長度方向呈陣列均勻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單元包括:
一止推氣缸,所述止推氣缸的缸體兩端分別通過一L形彎板固定于所述治具安裝架的一端;
一第三滑動組件,安裝于所述治具安裝架的另一端;
一安裝塊,安裝于所述第三滑動組件上,且所述安裝塊的一端與所述止推氣缸的活塞桿端相連,所述安裝塊的另一端通過一接頭與一牽引塊相連;
其中,止推氣缸的軸線方向與所述治具安裝架的長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接頭的一端與所述安裝塊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接頭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牽引塊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組件包括一旋轉子組件和所述擺塊,其中,所述旋轉子組件的一端嵌套于所述擺塊的一端,所述旋轉子組件的另一端用以安插針座;所述擺塊的另一端通過螺紋緊固件安裝于所述隨動器安裝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子組件包括一針座治具、一旋轉軸以及兩個滾珠軸承,其中,所述針座治具連接于所述旋轉軸的一端,兩個所述滾珠軸承依次沿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套裝于所述旋轉軸上,且其中一個所述滾珠軸承靠近所述針座治具,另一個所述滾珠軸承靠近所述擺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子組件還包括兩個卡簧,其中,兩個所述卡簧分別卡接于所述旋轉軸上,且其中一個所述卡簧位于靠近所述針座治具一端的所述滾珠軸承的上端;另一個所述卡簧位于靠近所述擺塊一端的所述滾珠軸承的下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錯位出料裝置包括:一振動單元、一平送單元、一錯位單元、一基板以及調整單元,其中,所述平送單元位于所述振動單元和所述錯位單元之間,將所述振動單元中的針座依次進入所述平送單元,進而通過所述平送單元送至所述錯位單元中;所述調整單元的一端與所述基板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錯位單元相連;
并且,所述調整單元包括:
一上下平移組件,包括兩組對稱設置于所述基板左右兩側的立柱套筒子組件,且所述立柱套筒子組件的一端貫穿一第一平移支撐板,并與安裝在所述基板上的底板相連,所述立柱套筒子組件的另一端與一連接板相連;
一左右平移組件,包括兩組對稱設置于所述第一平移支撐板左右兩側的第一滑軌滑塊子組件,且每組所述第一滑軌滑塊子組件包括兩個滑軌和兩個滑塊;
一第二平移支撐板,安裝于所述第一滑軌滑塊子組件上;
一前后平移組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于所述第二平移支撐板左右兩側的第二滑軌滑塊子組件;
其中,所述上下平移組件還包括一上下平移氣缸,且所述上下平移氣缸的活塞桿通過一方向氣缸連接塊與所述第一平移支撐板相連,所述上下平移氣缸的缸體固定于底板上;
所述左右平移組件還包括一第一左右平移氣缸,且所述第一左右平移氣缸的活塞桿通過一側T形氣缸連接塊與所述第二平移支撐板相連,所述第一左右平移氣缸的缸體與所述第一平移支撐板相連;
所述前后平移組件包括一前后平移氣缸,且所述前后平移氣缸的活塞桿通過一正T形氣缸連接塊與所述錯位單元相連,所述前后平移氣缸的缸體與第二平移支撐板相連,且所述上下平移氣缸、所述第一左右平移氣缸以及所述前后平移氣缸均與外部氣源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送單元包括:
一平送支架,呈一框形支架,且位于兩振動盤前側中部;
兩平送底板,一端與安裝在所述平送支架上的平送支撐座相連,另一端沿所述平送底板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有若干個定位組件。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錯位單元包括:
一固定板,呈條狀,一端安裝于所述調整單元上,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板的寬度方向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槽口,且槽口貫通固定板的前后兩側面;
若干個定位件,分別安裝于每一個所述槽口內,并通過螺紋緊固件固定,且每一個所述定位件的一側開設有一條形凹槽;
若干個指型限位件,且每一個所述指型限位件的一端與限位連接塊相連,另一端與開設有所述條形凹槽一側的所述定位件上的豁口相配套;
其中,所述限位連接塊與所述固定板之間為滑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錯位單元還包括若干個光纖傳感器,其中,所述光纖傳感器的一端通過螺母安裝于所述定位件上,并貫通所述定位件的一側,且伸入所述條形凹槽中,所述光纖傳感器的另一端與所述限位連接塊上的U形凹槽相配套,其中,所述光纖傳感器與所述條形凹槽分居于所述定位件的兩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移料裝置包括:
一第一框形支架;
一第一平移單元,包括兩個對稱設置于所述第一框支架上端面左右兩側的第一平移組件;
一第一升降單元,包括兩組對稱設置于所述第一框形支架左右兩側的第一升降組件,且所述第一升降組件安裝在固定于所述第一平移組件上的第一平移滑板,并貫穿所述第一平移滑板;
一翻轉固定板,呈平板狀,且一端與所述升降組件相連;
一旋轉單元,包括一旋轉組件,且所述旋轉組件的兩端分別通過左支板和右支板與所述翻轉固定板的另一端相連;
其中,所述第一平移單元還包括一第一水平氣缸,且所述第一水平氣缸的缸體通過第一氣缸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框形支架上,所述第一水平氣缸的活塞桿通過第一氣缸固定塊與所述第一平移滑板相連;
所述升降單元還包括一第一垂直氣缸,且所述第一垂直氣缸的缸體卡接于所述第一平 移滑板上,所述第一垂直氣缸的活塞桿貫穿所述第一平移滑板,并通過第一氣缸連接塊固定于所述翻轉固定板上;
所述旋轉組件包括一主動翻轉軸、一從動翻轉軸、一擺桿、一氣缸連接件、一翻轉氣缸、若干個第一夾緊組件以及一翻板,其中,所述主動翻轉軸的一端與所述翻板的一端相卡接,所述主動翻轉軸的另一端穿透所述左支板,并與所述擺桿的一端相連;所述從動翻轉軸的一端與所述翻板的另一端相卡接,所述從動翻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右支板相連;所述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缸連接件的一端相連,所述氣缸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翻轉氣缸相連,且所述翻轉氣缸的缸體通過翻轉支架與所述翻轉固定板相連,若干個所述夾緊組件沿所述旋轉組件的所述翻板的長度方向均勻陣列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