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數控機床領域,尤其涉及全自動斜床身多段細長軸車銑機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細長軸類數控機床一般都要求加工精度適中,加工頻率高,而且一般都是工人休息機床不休息,導致這種類型的傳統平床身機床故障率很高而且使用年限少,由于要求加工頻率高,對該類機床響應速度要求很高,若機床整機剛性欠佳,切削時引起振動會對機床配件壽命和工件質量產生很大影響,該類型機床生產加工的鐵屑為無規律飛濺,傳統平床身鐵屑會經常出現鐵屑堵塞現象,許多客戶由于產能的需要,會投資大量的設備,所以對于設備的空間占用非常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諸多問題,提高機床壽命和加工工件精度,減小機床占用空間而開發該類型的斜床身機床,本發明提供全自動斜床身多段細長軸車銑機床,包括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一端的自動送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頂部為傾斜臺面,所述傾斜臺面上設有Z向滾珠絲杠及設于Z向滾珠絲杠兩側的Z向滑軌,大托板通過Z向滑塊與Z向滑軌聯接,所述大托板上設有X向滾珠絲杠及設于X向滾珠絲杠兩側的X向滑軌,小托板通過X向滑塊與X向滑軌聯接,所述小托板上設有立銑部件,所述Z向滑軌一端設有主軸箱,所述小托板及大托板均為蜂窩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為三角形挖空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立銑不見包含高度調整裝置,方便調整刀具切削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自動送料部件包含支架及設于支架上的滑道,還包含有沿滑道滑動的滑動塊,滑動塊上設有頂料桿,頂料桿推動工件進入主軸箱。
進一步地,所述滑道靠近主軸箱一端設有傾斜的布料板,工件置于布料板上,首個工件滑到布料板底部,由頂料桿推進主軸箱,待頂料桿退回,下一個工件滑到布料板底部,實現自動化生產。
本發明的顯著優勢在于:1、這種斜床身的機床由于重力的作用,直接作用于絲桿的軸向,傳動時的反向間隙幾乎為零,可以有效提高工件加工精度;2、機床的刀具是在工件的斜上方切削,切削力與主軸工件產生的重力相一致,所以主軸運轉相對平穩,不易引起切削振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機床部件壽命和加工精度;3、鐵屑由于重力的關系不易產生緾繞刀具和鐵屑堆積,利于排屑;4、經過產品試驗對比,對于旋具頭產品的加工效率,本產品比舊型號機床提高了1.2倍,精度提高了1.5倍。5、將大托板和小托板全部改良為蜂窩狀結構,不僅剛性是普通部件的1.5倍,且整體質量降低20%;通過上述結構性優化使機床具備更高的響應速度,由于質量的下降導致機床運動慣量降低,也將會大幅度提高相關配件的壽命。6、在普通機床底座的機構基礎上,改良底座挖空結構,將傳統的四邊形挖空優化為三角形挖空,使機床底座具備更高的穩定性、抗應力變形以及沖擊吸震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其中1是底座,2是臺面,3是主軸箱,4是Z向絲杠,5是Z向滑軌,6是大托板,7是小托板,8是支架,9是滑道,10是滑塊,11是頂料桿,12是布料板,13是立銑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圖2及圖3所示,本發明具體為全自動斜床身多段細長軸車銑機床,包括底座1及固定于底座一端的自動送料部件,底座為挖空結構,且底座側邊均為三角形挖空結構,使機床底座具備更高的穩定性、抗應力變形以及沖擊吸震能力。底座頂部為傾斜臺面2,所述傾斜臺面上設有Z向滾珠絲杠4及設于Z向滾珠絲杠兩側的Z向滑軌5,大托板6通過Z向滑塊與Z向滑軌聯接,Z向滾珠絲杠連接有Z向伺服電機,在Z向伺服電機的驅動下大托板可以在Z向滑動,大托板上設有X向滾珠絲杠及設于X向滾珠絲杠兩側的X向滑軌,小托板7通過X向滑塊與X向滑軌聯接,X向滾珠絲杠與X向伺服電機連接,在X向伺服電機的驅動下小托板可以在X向滑動,所述小托板上設有立銑部件13,立銑部件含有對工件加工所用的刀具同時立銑部件還設有高度調整裝置,高度調整裝置為絲杠機構,方便調整刀具切削位置,Z向滑軌一端設有主軸箱3,小托板及大托板均為蜂窩狀結構。
自動送料部件包含支架8及設于支架上的滑道9,還包含有沿滑道滑動的滑動塊10,滑動塊上設有頂料桿11,頂料桿推動工件進入主軸箱。滑道靠近主軸箱一端設有傾斜的布料板12,工件置于布料板上,首個工件滑到布料板底部,由頂料桿推進主軸箱,待頂料桿退回,下一個工件滑到布料板底部,實現自動化生產。
工作時,工件滑落到布料板底部,頂料桿進行送料,通過液壓馬達驅動頂料桿將工件從布料板推入到主軸箱內,主軸夾頭夾緊,依靠車銑部件的刀具對工件前端進行端面車削、外圓車削、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