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釬料預裝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環形釬料與接頭自動內置預裝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圈形接頭的內置釬料是人工手動放置,需要大量勞動力來完成此道工序。生產效率低,人力手動安裝還易出現安裝不到位,或者漏裝的風險。導致管件釬焊不良而造成管件報廢,造成材料浪費,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環形釬料與接頭自動內置預裝裝置。用機械臂自動上下料,用具有彈性收縮結構的壓裝機構配合有至少一個放置接頭工位的分度盤實現環形釬料與接頭的自動內置預裝。應用較低的成本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生產率,減少人力,減少廢品,提高成品率。
本實用新型所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環形釬料與接頭自動預裝裝置,包括上料機構、裝配機構和下料機構三大部分,還包括PLC、接近開關、光電開關和伺服系統;所述上料機構包括振動盤、滑軌、帶料托盤和機械臂,所述振動盤下方出口連接滑軌一端,所述帶料托盤在滑軌的前側,所述機械臂在帶料托盤一側,機械臂能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同時機械臂能在水平面內移動,機械臂在水平面移動區域覆蓋帶料托盤;所述裝配機構包括壓裝機構、分度盤和壓緊夾頭,所述壓裝機構在滑軌另一端,所述壓裝機構包括氣缸和夾持臂,所述夾持臂連接氣缸,并豎直位于滑軌另一端上方,所述夾持臂為彈性收縮結構,所述壓裝機構整體能旋轉使夾持臂水平放置,所述夾持臂處于水平位置時,夾持臂在氣缸帶動下能伸進壓緊夾頭內部并穿出,所述分度盤在壓緊夾頭前側,所述分度盤在帶料托盤左側,且分度盤上有至少一個裝夾工位,所述裝夾工位中心與壓緊夾頭中心同軸,當分度盤上的裝夾工位旋轉至最左端和最右端時,機械臂能到達該兩工位處;所述下料機構包括傳送帶和滑板,所述傳送帶一端在分度盤左側,所述機械臂還能到達傳送帶該端處,所述滑板連接傳送帶另一端;所述PLC為控制核心;所述接近開關感應分度盤上各工位接頭安放正確;光電開關感應接頭中的釬料填充狀況;伺服系統控制機械臂、氣缸和分度盤的行程。
所述滑軌從振動盤一端到另一端為逐漸向下傾斜結構。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應用環形釬料自動化預裝,數字化自動控制,控制精度高。節省輔助時間。采用彈性夾頭夾具卡自動預裝,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保證每次釬料的準確安裝。提高生產率,減少人力,減少廢品,提高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上料機構、裝配機構和下料機構三大部分,還包括PLC、接近開關、光電開關和伺服系統;上料機構包括振動盤101、滑軌102、帶料托盤103和機械臂104,裝配機構包括壓裝機構201、分度盤202和壓緊夾頭203,壓裝機構201包括氣缸和夾持臂。下料機構包括傳送帶301和滑板。
本實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
振動盤101內放入環形釬料,振動盤101振動將環形釬料排序流出至滑軌102,并沿著滑軌102滑動至另一側。帶料托盤103上放置接頭,位于帶料托盤103另一側的機械臂104運動抓取接頭放在分度盤202轉動到最右側的工位,接近開關感應分度盤上各工位接頭安放是否正確,分度盤202繼續旋轉將最右側工位的接頭轉至最上端。伺服系統對機械臂104進行控制行程,保證機械臂104精確運動。壓裝機構201的夾持臂位于滑軌102另一側環形釬料正上方;氣缸推動夾持臂下移插入環形釬料內部,壓裝機構201整體旋轉90度,使夾持臂處于水平位置,氣缸繼續推動夾持臂向前移動,使夾持臂穿過壓緊夾頭203,將環形釬料送入處于分度盤202最上端的接頭內,當環形釬料到達預定位置時,具有彈性伸縮結構的夾持臂在壓緊夾頭203的擠壓下收縮至最小,氣缸帶動夾持臂回退并旋轉回復至初始位置繼續工作。伺服系統控制氣缸的行程。光電開關感應環形釬料在分度盤202上是否放置到位。環形釬料放置好后,分度盤202在伺服系統控制下繼續旋轉使接頭到最左端,機械臂104將接頭取下放置在傳送帶301上,傳送帶301將預放置好環形釬料的接頭輸送至滑板,接頭沿著滑板滑出后成平面狀自動堆疊。
PLC是整個的控制核心。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