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生產輔助工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
背景技術:
在鋼殼圓柱電池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圓柱頂部外側進行滾槽,現有的滾槽機在電池進料和出料時,需要工作人員直接用手將電池放到輸送帶或從輸出帶上取出,勞動強度大,效率也不高。
因此,實有必要設計一種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以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能快速地電池放到輸送帶或從輸出帶上取出,且勞動強度小、效率高的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包括:橫軸,中部鉸接在所述橫軸左端的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中部鉸接在所述橫軸右端的第三支桿和第四支桿,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桿的上端和所述第三支桿的上端的第一手桿,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支桿的上端和所述第四支桿的上端的第二手桿,豎直設置且左右兩側上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桿的下端和所述第三支桿的下端的第一夾板,豎直設置且左右兩側上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支桿的下端和所述第四支桿的下端的第二夾板,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的回復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夾板與所述第二夾板相對一側均形成可與電池配合的多個并列的弧形凹槽。
進一步,所述回復裝置是彈簧,一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夾板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夾板的左端,另一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夾板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夾板的左端。
進一步,所述彈簧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一夾板與所述第二夾板兩端的內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能快速地電池放到輸送帶或從輸出帶上取出,且勞動強度小、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號說明:
1、橫軸,2、第一支桿,3、第二支桿,4、第三支桿,5、第四支桿,6、第一手桿,7、第二手桿,8、第一夾板,9、第二夾板,10、凹槽,11、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包括:橫軸1,第一支桿2,第二支桿3,第三支桿4,第四支桿5,第一手桿6,第二手桿7,第一夾板8,第二夾板9和彈簧11。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的結構示意圖;第一支桿2和第二支桿3兩支桿的中部鉸接在橫軸1的左端,而第三支桿4和第四支桿5兩支桿的中部鉸接在橫軸1的右端;即第一支桿2與第二支桿3、第三支桿4與第四支桿5這四個支桿能在垂直橫軸1的方向上繞著橫桿的左右端轉動。
第一支桿2和第三支桿4兩個支桿的上端分別與第一手桿6的左右兩端連接,即第一支桿2和第三支桿4將會同時繞著橫軸1轉動;同樣的,第二支桿3和第四支桿5兩個支桿的上端分別與第二手桿7的左右兩端連接。
同時,第一支桿2和第三支桿4兩個支桿的下端分別連接在第一夾板8左右兩側上端,第二支桿3和第四支桿5兩個支桿的下端分別連接在第二夾板9左右兩側上端;且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兩夾板是相對著豎直設置的。在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兩夾板相對的一側均形成有與電池配合的凹槽10,且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兩夾板相對的一側上均并列設有多個凹槽10,即將第一手桿6和第二手桿7夾緊時,下端的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也會夾緊,放置在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之間的電池也會被夾緊在凹槽10內,然后將該用于電池滾槽機的工具提起,再將被夾緊的電池放到滾槽機的輸送帶或從輸出帶上取下,一次能夾起多個電池,不需要工作人員手動的上下料,效率高。
另,在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之間連接有彈簧11,在其他實施例中也能是其他的回復裝置,能使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夾緊電池即可;在本實施例中,兩夾板的左右兩側上下部均通過彈簧11連接,當兩夾板分開時,彈簧處于拉伸狀態,這樣兩夾板之間會有相對的拉力,使得兩夾板夾緊,且力度均勻,更好的將電池夾起;在使用時,將第一手桿6和第二手桿7拉開,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之間距離也會變大,這時,彈簧11處于拉伸狀態,然后將電池放到兩夾板之間,放松第一手桿6和第二手桿7,兩夾板在彈簧11的拉力作用下靠近,最后夾緊電池,不需要人力來夾緊,省時省力,且效率高。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