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控旋轉的工作平臺,尤其是應用在沿圓周進行焊接等作業的工位上的旋轉工裝。
背景技術:
對于金屬法蘭的制作,需要在法蘭盤和端管之間沿圓周進行焊接,實際操作中是在焊接一段圓弧之后,轉動法蘭盤和管子,再繼續下一段圓弧的焊接,沿整個圓周的一條弧縫往往會有多個接頭,這種方式一來操作不便,影響了工作效率;二來顯然影響了焊接質量,影響焊件外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控旋轉的工作平臺,使得在需要針對構件沿圓周進行焊接等操作時,通過轉動工作平臺帶動構件轉動,從而保持作業本身的不間斷,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焊接質量。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可控旋轉的工作平臺的結構特點是:在固定底盤的中心固定焊接呈直立的軸桿,在所述軸桿上呈一上一下分別設置上軸承和下軸承;設置旋轉軸套,所述旋轉軸套套裝在軸桿的外周并由上軸承和下軸承支承,使所述旋轉軸套能夠相對軸桿在水平面中轉動;在所述旋轉軸套的頂部固定焊接上平臺,在所述旋轉軸套的底部固定焊接下平臺,在所述上平臺和下平臺的外圓周面上固定焊接外連桿,通過所述外連桿和旋轉軸套固定連接的上平臺和下平臺能夠整體地相對軸桿在水平面中轉動,以所述上平臺為可旋轉的工作平臺。
本實用新型可控旋轉的工作平臺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外連桿共有四根、各根外連桿在外圓周面上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可控旋轉的工作平臺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上平臺為剛性平板臺面,所述下平臺為圓環形轉盤,在所述圓環形轉盤與旋轉軸套之間以徑向連桿固定連接。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尤其應用在沿圓周作業的工位上作為旋轉工裝,以上平臺為可旋轉的工作平臺,在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用手或是用腳都可以使工作平臺發生轉動,以此帶動平臺上焊接的轉動,以此保持沿圓周作業的焊接等工作本身的持續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焊接質量。
2、本實用新型在上平臺和下平臺之間連接多道外連桿,便于操作者手動,使用方便靈活。
3、本實用新型采用人工控制的方法,特別適于手工作業平臺。
4、本實用新型中上平臺可360°轉動,能適用于沿圓周的整周作業或任何角度的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固定底盤,2軸桿,3上軸承,4下軸承,5旋轉軸套,6上平臺,7下平臺,8外連桿,9徑向連桿,10法蘭盤,11管件,12焊槍。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中可控旋轉的工作平臺的結構形式是:
在固定底盤1的中心固定焊接呈直立的軸桿2,在軸桿2上呈一上一下分別設置上軸承3和下軸承4。
設置旋轉軸套5,旋轉軸套5套裝在軸桿2的外周并由上軸承3和下軸承4支承,使旋轉軸套5能夠相對軸桿2在水平面中轉動;
在旋轉軸套5的頂部固定焊接上平臺6,在旋轉軸套5的底部固定焊接下平臺7,在上平臺6和下平臺7的外圓周面上固定焊接外連桿8,通過外連桿8和旋轉軸套5固定連接的上平臺6和下平臺7能夠整體地相對軸桿2在水平面中轉動,以上平臺6為可旋轉的工作平臺。
具體實施中,外連桿8共有四根、各根外連桿8在外圓周面上均勻分布,上平臺6作為工作平臺采用剛性平板臺面,下平臺7為圓環形轉盤,在圓環形轉盤與旋轉軸套5之間以徑向連桿9固定連接,徑向連桿9呈十字分布,以使整體結構牢固。
本實用新型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以手動或腳動都可以推動工作平臺的轉動,并能隨時停止,因此可以極地降低焊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焊工的工作舒適度,提高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圖1所示,實際操作中,將法蘭盤10旋轉在上平臺上,管件11與法蘭盤10相應配置,焊工手持焊槍12,取坐姿,用手推動上平臺或外連桿,或是用腳推動下平臺或外連桿,都可以隨時轉動或停止工作平臺,保持圓形焊縫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