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帶鋸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鏤空處理的帶鋸。
背景技術:
帶鋸在使用過程中開裂現象會經常遇到,有時會造成帶鋸在運轉過程中突然斷裂,發生生產及工傷事故,因此杜絕和減少帶鋸開裂是設計中最難處理的一項技術環節,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強烈的沖擊、拉伸和摩擦而造成帶鋸疲勞而因此開裂,急需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鏤空處理的帶鋸,通過開設通孔減少鋸條的應力沖擊,在鋸條受到極大的拉伸力時還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延長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鏤空處理的帶鋸,包括鋸條,所述鋸條的一側等間隔設有鋸齒,鋸條上與鋸齒所在側相對的另一側為鋸背,兩個相鄰的鋸齒之間形成齒槽,所述鋸條上等間隔設有與鋸齒相對應的橢圓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位于對應的齒槽傾斜線的中點,通孔與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a為15~20度。
所述齒槽的底端位于齒槽底線上,所述齒槽底線與鋸背平行。
所述齒槽傾斜線與鋸齒傾斜線平行,所述鋸齒傾斜線為與鋸齒的傾斜角度相同的直線,所述齒槽傾斜線一端位于齒槽與齒槽底線的交界點上,另一端位于鋸背上。
所述通孔的長軸的左端點到鋸背的距離b與右端點到齒槽底線的距離c相等。
所述通孔的短軸長度為長軸長度的1/4~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開設通孔減少鋸條的應力沖擊,在鋸條受到極大的拉伸力時還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鋸條1、鋸背2、鋸齒3、齒槽4、通孔5、鋸齒傾斜線6、齒槽傾斜線7、齒槽底線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如圖1所示,鏤空處理的帶鋸,包括鋸條1,所述鋸條1的一側等間隔設有鋸齒3,鋸齒3為傾斜設置。鋸條1上與鋸齒3所在側相對的另一側為鋸背2,整個鋸背2呈一條直線設置,兩個相鄰的鋸齒3之間形成齒槽4。
所述鋸條1上等間隔設有與鋸齒3相對應的橢圓形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中心位于對應的齒槽傾斜線7的中點,所述齒槽4的底端位于齒槽底線8上,所述齒槽底線8與鋸背2平行。所述齒槽傾斜線7與鋸齒傾斜線6平行,所述鋸齒傾斜線6為與鋸齒3的傾斜角度相同的直線,所述齒槽傾斜線7一端位于齒槽4與齒槽底線8的交界點上,另一端位于鋸背2上。由于帶鋸工作時在鋸齒3、齒槽4和鋸背2上的拉應力最大,而在鋸條1中間處的拉應力最小,通過將通孔5的中心設在鋸齒3、齒槽4和鋸背2的最大受力范圍的交叉區域內,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應力沖擊,延長使用壽命。
通孔5與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a為15~20度。所述通孔5的長軸的左端點到鋸背2的距離b與右端點到齒槽底線8的距離c相等。該角度是由鋸齒3的傾斜角度決定的,使得鋸齒3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與a相同,即鋸齒傾斜線6與通孔5的長軸關于水平面對稱。
本實用新型中的鋸齒傾斜線6、齒槽傾斜線7和齒槽底線8均是虛擬的線條。
所述通孔5的短軸長度為長軸長度的1/4~1/3,可根據鋸條1自身的厚度對通孔5的短軸長度進行調整,鋸條1的厚度越大,通孔5的短軸長度越小,更能適應帶鋸多樣化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